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界市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界市镇四川省隆昌市辖镇,位于隆昌市城区正北,隆昌北部新城。距城区13公里,东与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相邻。南与隆昌市周兴镇、普润镇相连,西与东兴区永东乡和隆昌市迎祥镇接壤,北与东兴区顺河镇、平坦乡交界。

界市镇还是全国重点小城镇、四川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首批试点镇、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镇和川南十大魅力乡镇。

2019年12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内江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1号):将原迎祥镇高庙村、凉山村和原周兴镇王布政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界市镇管辖,界市镇人民政府驻界新北路59号。[1]

基本概况

界市镇位于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是成渝高铁入川第一门户,全镇幅员面积69.31平方千米,辖31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总人口39504人(2017)。市委、市政府,成功争取成渝高铁在界市设站,给界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市委、市政府,确定将界市打造为隆昌北部新城,2012年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隆昌北部新城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北部新城建设指挥部,给予十六条优惠政策,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北部新城的建设。

自北部新城建设启动以来,狠抓项目建设,先后实施了庆丰苑安置房、北湖文体公园、站前广场、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城市供水主管网、市政道路等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6亿元,撬动民间资金10亿元,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5万人。自2016年1月起,率先在全市乡镇实行棚改货币化安置,截至7月底,已签约206户,安置补偿资金5418万元。同时,立足自身原始生态优势,着力推进一三产业融合、产城一体的绿色经济,培育了花卉苗木、水产养殖、樱红李、皂角等农业基地6个。成功创建为全国重 点小城镇、四川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首批试点镇和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镇。

依托融入成渝经济区“半小时经济圈”优势,市委、市政府高标准打通了隆界快速通道,使隆昌至界市只需10分钟车程。成渝高铁隆昌北站客流量5000人/天,节假日高达16000人/天,辐射重庆盘龙、泸州、富顺等周边城市10余座,辐射人口达1000万人。按照国家新一轮“八纵八横”高铁路网规划,成渝高铁下一步将与京昆通道(北京-西安-成都-昆明高铁)和兰广通道(兰州-成都-贵阳-广州高铁)无缝对接,这让隆昌名副其实融入到全国互联互通的高铁路网中,一座集“现代生活、现代产业、现代城镇”为一体的新城正在隆昌北部迅速崛起。[2]

建制沿革

1951年置界市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乡,1985年复建镇。

1992年7月,由原来界市区公所、界市镇、蔡家寺乡、天华乡合并为界市镇。

交通运输

界市将依托成渝高铁、隆界快速通道、界盘路与荣隆物流机场、东泸快速通道,对接落实好东泸路、盘界路(界市段)两条出境通道建设;抓好红旗水库、川东竹海、魅力天华旅游环线规划建设,逐步建成内联外通、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进一步强化隆昌北部门户的区位优势。

铁路

成渝高铁穿境而过,设立隆昌北站。可以到达成都、重庆、贵阳等城市。

公路

界市镇拥有隆界快速通道、隆界路、永界路等公路。

班车可直达内江、隆昌、泸州、古蔺、叙永等城市。

行政区划和人口

全镇幅员面积69.31平方千米,辖葛藤、大河、花坟、四平、新房、井场、五里、龙台、芋荷、桂花、柏树、王家寺、包家山、槽房、潮水、段家、石佛寺、烂泥、蔡家寺、蔡家滩、湖潭沟、金盆寺、朱家坪、李家咀、大星寺、天宝、吴家祠、天宫、高屋、石印、古堰等31个行政村,界市社区、天华社区等2个社区,33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504人(2017),有19个民族,以汉族为最多,回族次之,其它民族较少。

经济发展

2017年,全镇GDP增长完成8.3%,占目标任务的103.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预计完成(下同)735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0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5% ,占目标任务的103.3%;全部工业入库税金完成242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00.8% ;农业增加值增长完成4.2%,占目标任务的116.7%;招商引资额完成52000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06.1%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8%,占目标任务的120.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00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00.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162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08.3%。

脱贫攻坚

2017年顺利完成255人贫困户脱贫;制定“五个一批”工作措施,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255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20人,低保政策兜底103人,医疗救助扶持255人;第一批产业扶贫惠利320人;提前实施2018年易地搬迁10户28人,危房改造61户。贫困村退出方面:一是抓产业,桂花村建成雷竹产业园600亩、皂角基地500亩、苗木基地200亩、龙虾基地100亩,“一园区三基地”初具规模;柏树村新增柑橘种植区,扩大生态甲鱼养殖规模,形成白鹤湖生态旅游观光带;引进高效益、精品质的肉鸡养殖产业,形成实效的产业新局面。二是夯基础,桂花村、柏树村新建水泥路12公里、山坪塘10口、囤水田4口、蓄水池4口、提灌站1座、新建6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

通道经济

界市镇紧紧围绕市委一届二次全会提出的依托隆界快速通道,大力建设“通道经济”。

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一是紧紧围绕市委提出建设成渝经济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目标,建设以蔡家、段家、四平等村为重点的稻鱼基地;建设以柏树、蔡家滩村等村为核心的千亩柑橘示范片;打造以石佛、王家寺、柏树村为示范点的甲鱼、龙虾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二是巩固壮大现有竹产业,以“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为发展思路,实行“麻竹+雷竹”种植,建立初、精加工企业,完成利民合作社竹笋加工项目。2018年计划打造龙台竹乡和建成桂花村雷竹基地,在柏树、王家寺、包家山等村新增雷竹种植5000余亩。三是强化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积极申报界市竹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创建界市萝卜、天华七星海椒、吴家祠菜藕等农产品品牌。计划新培育龙头 企业 1 个,种植大户3 户,家庭农场2 个,农民专合社 3个。

加快打造田园综合体。以王家寺、龙台等村为核心,打造竹博园、竹海生态绿廊、民宿体验为功能区的生态综合公园,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竹产品观光、竹文化体验、竹子美食、农业活动等休闲产业,形成城中有竹,竹中有城的格局,建设集“农业+旅游+生态”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招商工作大跨越,围绕界市人文历史、优势产业、特色资源,进一步搜集、整理、更新好界市招商资源。不断加大界市招商资源的推荐力度,加强在相关大众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的宣传力度,推介好界市的招商引资资源,吸引优质企业落户界市;立足高铁区位优势,以生态商贸服务、休闲养老、生态旅游、教育医疗四个业态为重点,选出配套项目承载主体,做靓项目包装。积极跟进已落户的鹏诚驾校、加油加气站等项目,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努力实现电子商务全覆盖,以争创市级电子商务示范镇为总揽,建立以萝卜加工、竹笋食品加工、天华七星海椒、吴家祠菜藕、柏树甲鱼等特色产品规范化的商业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鼓励鲜活农产品线上销售,实施快递配送,促进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相结合,扩大电子商务交易量。加快“电商进农村”,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创业平台,解决农村就业。

新型城镇化建设

界市镇三举措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重现一座民国古镇。界市将以建设国家级特色小镇为目标,在省级特色小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加注重提升城镇特色。遵循“继承”和“创新”原则,保留古街古镇原有风貌,突出客家文化主题,融入竹文化元素,重现一座集“农旅+商业+文化”为一体的民国古镇。

建好一座北部高铁新城。以投资促进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建设集“现代生活、现代产业、现代城镇”为一体的北部高铁新城。抓紧实施界隆街3期、桥梁建设、中心敬老院的改(扩)建等续建项目;加快启动利民合作社竹笋加工项目、桂花村雷竹基地、吴家祠车厘子基地、瑞丰园柑橘种植基地、龙台村竹乡、农贸市场、天西路西段、加油加气站、红旗水库环湖第一期、川东竹海森林公园道路工程第一期、庆丰园二期安置房等新开工项目,协助市发改局完成钻井工程。稳步实施棚户区(城中村)危旧房改造,继续发放农发行贷款到位2亿元资金,完成137户棚户区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

建设一批幸福美丽新村。申报并建设一批“四好村”和幸福美丽新村,完善农村水、电、路、文化院坝等基础设施配套,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加强乡风文明宣传教育,提升美丽乡村文明水平,努力构建“现代新城+美丽乡村”统筹发展新格局。[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