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灰椋鸟 |
---|
原图链结 图片来自flickr |
基本资料 |
学名 Sturnus cineraceus 目/科/属 雀形/八哥/椋鸟 迁徏状态 冬候鸟 普遍性 不普遍 体长/体重 22-24cm/68-95g |
灰椋鸟,雌雄似相。虹膜褐色。嘴橙黄色,嘴基蓝灰色。脚橙黄色。
- 雄鸟繁殖期:
- 头、颈至胸黑色,额及脸颊白、夹杂暗色细纹。
- 背灰褐,翼及尾羽暗褐色,次级飞羽羽缘白,腰白。
- 腹暗灰褐,尾下覆羽及外侧尾羽末端白色。
- 雌鸟羽色较淡,额及脸颊白色范围较大,体背偏褐,腹面较白。
- 成鸟非繁殖期:羽色较淡,嘴先端转黑,头较多白色。
- 亚成鸟似非繁殖期,相较羽色更淡,有污白脸颊,嘴暗黄,先端黑。
- 飞行时,白腰明显,翼无白斑。
栖地&习性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疏林草甸、河谷阔叶林,散生有老林树的林缘灌丛和次生阔叶林,也栖息于农田、路边和居民点附近的小块丛林中。
灰椋鸟性喜成群,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成群活动。常在草甸、河谷、农田等潮湿地上觅食,休息时多栖于电线上、电柱上和树木枯枝上。
杂食性。主食昆虫及其幼虫,种子和水果。[1]
繁殖期
灰椋鸟繁殖期5~7月。营巢于阔叶树天然树洞或啄木鸟废弃的树洞中,也在水泥电柱顶端空洞中和人工巢箱中营巢。通常成群到达繁殖地,4月末5月初开始分散成对,5月初至5月中旬即开始寻找巢位筑巢。
雌雄鸟共同筑巢,每窝产卵通常5~7枚,偶尔有多至8枚和少至4枚的,1天产1枚卵。卵为长卵圆形,翠绿色或鸭蛋绿色。[2]
保育
不受全球威胁
鸣声
高度多样化。带有复杂的嘎嘎声和呼啸声,喀嗒声,吹口哨,吱吱作响,“嘶嘶”叫声,或“wheeeeoooo”声。欧洲椋鸟也是模仿者,经常模仿其他鸟类和动物(青蛙,山羊,猫)的歌曲或声音,甚至模仿机械声音。
分布
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俄罗斯(外贝加尔湖东南部,往东至俄罗斯远东乌苏里、萨哈林岛南部、库页岛南部)、越南。
旅鸟:寮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北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和泰国。[3]
参考书目
台湾野鸟手绘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