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爐監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火爐監獄 |
---|
|
火爐監獄(Hỏa Lò,nhà pha Hỏa Lò)是越南戰爭期間,北越用作關押戰俘的一所監獄。
歷史
火爐監獄是法國人於1896年所興建的監獄,名為「Maison Centrale」,時稱「河內火爐」。當地人稱之為「火爐」,因此地原是製作陶瓷的窯爐的村落。這是法國人在北越所興建的最大監獄,當時反法殖民的重大政治犯,都被關在這裡凌虐、拷問。然而,被關在這裡的異議分子,卻也得以互通聲思,更加堅定國族主義的信仰,其中有些人鍥而不捨地挖通地道逃出監獄,再度加入反法陣營,成為日後獨立建國的重要人物。
1945年北越建國後,火爐監獄成為國家監獄,收容重大罪犯。1963年南北越戰爆發,當時美國空軍全力轟炸北越,部分轟炸機被擊落,飛行員就被監禁於此,其中最知名的包括美國駐越南大使列表彼得·彼德森,以及當時是美國海軍飛行員、後於2008年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約翰·麥凱恩。
而在1975年兩越統一後,此監獄被改作再教育營,以關押與前南越政府有關人士1987年有部荷李活越戰電影便以「河內希爾頓 (電影)」為名,描述被關在這裡的美國大兵故事,也因此「河內希爾頓」幾乎成了這監獄的代名詞。[1]
1993年火爐監獄被改建成河內塔辦公大樓,只留下東南角約原址1/3大小的地方保留為監獄博物館。現博物館裡製作了許多模型和圖片,主要用以展示模擬法國占領時政治犯所遭受的殘忍待遇。至於對待美軍的部分,多半強調被俘美軍在此受到良好待遇。
影片
參考文獻
- ↑ The Hanoi Hilton. Meta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