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油杉〔拉丁學名:Keteleeria fortunei (Murr.)Carr〕松科,油杉屬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胸徑達1米以上;樹皮黃褐色或暗褐色,縱裂或塊狀脫落;1年生枝紅褐色,無毛或有毛,2~3年生小枝灰色或淡黃褐色。葉在側枝上排列成兩列,球果圓柱形,種子有膜質闊翅,種翅中上部較寬,與種鱗近等長。2~3月開花,球果10~11月成熟。[1]
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香港和中國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湖南、江西、雲南及浙江。
目錄
性味
淡;葉味微酸;性平。
功能主治
消腫解毒。主癰疽瘡腫。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1米;樹皮粗糙,暗灰色,縱裂,較鬆軟;枝條開展,樹冠 塔形;一年生枝有毛或無毛,干後橘紅色或淡粉紅色,二、三年生時淡黃灰色或淡黃褐色,常不開裂。葉條形,在側枝上排成兩列,長1.2-3厘米,寬2-4毫米,先端圓或鈍,基部漸窄,上面光綠色,無氣孔線,下面淡綠色,沿中脈每邊有氣孔線12-17條;橫切面上面至下面兩側邊緣和下面中部有一層連續排列的皮下層細胞,兩端角部二至三層;幼枝或萌生枝的葉先端有漸尖的刺狀尖頭,間或果枝之葉亦有刺狀尖頭。球果圓柱形,成熟前綠色或淡綠色,微有白粉,成熟時淡褐色或淡栗色,長6-18厘米,徑5-6.5厘米;中部的種鱗寬圓形或上部寬圓下部寬楔形,長2.5-3.2厘米,寬2.7-3.3厘米,上部寬圓或近平截,稀中央微凹,邊緣向內反曲,鱗背露出部分無毛;鱗苞中部窄,下部稍寬,上部卵圓形,先端三裂,中裂窄長,側裂稍圓,有鈍尖頭;種翅中上部較寬,下部漸窄。
生長環境
多生於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闊葉林中,有時海拔可上達800米。
陽性樹種,喜暖濕氣候,在酸性紅壤或黃壤中生長良好。分布區地處南亞熱帶至中亞熱帶邊緣,主要位於東南沿海地區,向西分布於廣西南部海拔較低的低山區。夏秋氣溫較高,冬春溫涼,年平均溫17~23℃,極端最低溫-3℃,年降雨量1100~1600毫米,春夏雨日多,秋冬乾燥。油杉為深根性喜光樹種,對土壤適應性廣,能在酸性山地土壤(pH值4.5~5)和鈣質土上生長,耐乾旱瘠薄;在深厚肥潤,陽光充足的環境生長迅速。
保護現狀
保護等級
III級,已載入《中國植物紅皮書》和《廣東省珍稀瀕危植物圖譜》。
物種現狀
漸危種。由於人為干擾,破壞嚴重,成片森林極少。多散生在闊葉林中。
保護措施
封禁保護,對古樹掛牌保護,採種育苗,推廣人工造林。
僅存的成片油杉林,多在寺廟附近和風景區,如福州的湧泉寺、莆田的西岩寺,已實行封禁保護。其他各地零散的油杉應儘快給予保護。
繁殖方法
通常用播種繁殖,栽培要點 當11月上中旬球果由淺綠色轉變為栗褐色時,可採收播種,種子也可用濕沙層積 貯藏至次年2月春播,20多天即發芽出土。油杉苗期喜光,但在7、8月間需短期遮蔭。幼苗生長緩慢,經移植培育三、四年可供造林用。
油杉萌芽力極強,亦可用萌芽更新恢復成林。
栽培技術
圃地選擇
油杉幼苗耐陰、怕水澇。因此,圃地應選擇地勢較平坦或略有傾斜易於排灌的半陰、半陽或陰坡地;土壤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呈酸性的沙質壤土或輕粘壤土;宜選用水田或生荒地。不要選用前茬作物為蔬菜或育過針葉樹苗的土地。以減少病蟲害。
細緻整地
這是培育壯苗的物質基礎。在全墾的基礎上起畦,畦的規格:床高15~20厘米,寬約1米,長10~20米,苗床方向可依地形而已,但以南北向為好。床面要求土細、平整。最好做成略呈拱面式的,以利排水。
施足基肥
油杉育苗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播種前6~10天施放草木灰和鈣鎂磷肥共同漚過的基肥。施肥量沒公頃6~9公斤,磷肥2250~3000公斤,或腐熟的圈肥6~9公斤。基肥和畦面土要均勻。放基肥的同時加入適量的油杉或松樹林表土,有利於接種菌根。
苗木出圃
由於油杉的種子采自天然母樹林,母樹良莠不一。因此苗木分化較大。全面採取以上育苗技術措施。一年生苗高20~35厘米,二年生苗高40~80厘米,一般來說,高20厘米以上的苗木方能出圃上山造林。
主要價值
科研
油杉是分布最南的種類,對於研究油杉地理分布及海南島植物區系有一定的價值。
經濟
木材紋理直,結構細,為建築、家具、船艙、面板等良材。
生態
樹形優雅美觀 ,可作庭園綠化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