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汉文化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夏商周三代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吉、凶、宾、军、嘉五礼以及仁、义、礼、智、信五常为核心,汉文化,“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1];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唐律疏议附录:唐律释文,卷第三名例,段末》曰:“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非同远夷狄之俗:被发左衽,雕体文身之俗也。”。礼仪是汉文化最大的特征之一,也是六艺之首。《史记·秦本纪》中秦穆公说:“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
历史
汉文化源远流长,上古汉文化有很长的发展期,考古发现了约10000年前的中国耕作文化。根据流传文献记载,中原文明在黄帝时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汉文明和古苏美尔[2]、古巴比伦、古埃及、 古印度等都是地球上重要的早期古文明,考古方面发现的中国古城文明则较晚,近代起初的发现仅至周朝,殷墟发现后推进至商朝,之后又有对更早期的考古。汉文明的一个独特之处是,在中国尽管存在各朝代、政权和统治者的更替,但是汉文化却始终延续,外来民族在汉地建立统治王朝后多入乡随俗汉化,而试图以外来马列文化进行统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随后也在实质上放弃了其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共产的基本思想以及文字拉丁化等主张并且同时中国大陆出现了中国文化的回归发展,所以汉文化是持续至今最古老的文化。流传地域广至东亚与东南亚地区,影响层面包含政治意识、思想宗教、教育、生活文化。其文化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与“汉字文化圈”。
礼仪
汉族礼仪是汉文明最为典型最为古老的特征,也就是汉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汉族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周礼和汉服是华夏的标志。礼仪文化可追溯到尧命舜推行的“五典之教”。舜时主管教育的官职有三, 其一为司徒,负责“敬敷五教”;其二为秩宗,负责“典朕三礼”;其三为典乐,负责“教胄子”。“五教”即五常之教, 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所谓“ 三礼”,即天神、地祇、人鬼之礼。
艺术
汉文化极其重视礼乐,可分为雅乐、燕乐和俗乐。其歌有韦生、王萧、踏歌、浩歌等曲;乐器则有琵琶、琴筝,一弦之属。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的民族乐器制作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帝时代,黄帝命伶伦制作乐律,根据凤凰之鸣订定十二律。伶伦在西山找到了粗细适中的竹子,用其中最结实的竹子削成竹笛。于是黄帝时产生了最早的礼仪性乐舞《云门大卷》。尧时产生《咸池》,舜时则有《大韶》,儒家以雅乐为正声,每个王朝建立伊始都要制礼作乐。汉乐分五音:宫、商、角、征、羽。宫、商、角、征、羽,谓之五声。金、石、匏、革、丝、竹、土、木,谓之八音。刘邦荣归故里时唱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视频
汉文化 相关视频
>
参考文献
- ↑ 中华礼仪之邦,礼仪之大谓之夏,简书,2020-3-4
- ↑ 苏美尔学: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与文字(组图) ,搜狐,201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