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林超 | |
---|---|
出生 | 1909年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地理學家 |
林超,字伯超,出生於揭陽市區漁湖鎮江夏村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受家風和社會傳統的薰陶,自幼對文科有濃厚興趣。1926年入嶺南大學修文科,次年轉入中山大學哲學系。1929 年師從瑞士教授漢姆(Ham)學地質學,隨德國克勒脫納(W. Credner)學自然地理學。1930 年從中山大學畢業,被聘為時任中大地理系教授、德國近代地理學第三代大師克勒脫納和彭沙(W. Penzer)的助教。1934 年以優異成績考取中英庚款留學生前往英國利物浦大學,師從世界著名地理學家羅士培(P. Roxby),1938 年獲得博士學位,成為利物浦大學歷史上第一個地理學博士。歸國後任中山大學教授和地理系主任,同年又被破格任命為中山大學理學院代院長。1939 年轉往昆明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0 年在重慶北碚參與籌建中國地理研究所,1941年繼黃國璋、李承三之後被任命為所長,且任期最長。抗戰勝利後,中國地理研究所由北碚遷南京,林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49 年林超赴里斯本出席國際地理學聯合會第十六屆大會,代表中國申請成為國際地理學聯合會正式成員獲得通過,為中國在國際地理學界爭得了應有的地位,從此中國成為國際地理聯合會的正式成員。林超還曾兼任復旦大學教授(1942 年)和金陵女子大學教授(1947 年)。1949 年後,林超歷任清華大學(1950-1952 年)和北京大學教授(1952-1991 年)。歷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名譽理事、該會自然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地理學報》編委,北京市地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兼《地理學》卷編輯委員會主任,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兼地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主任,中國地名委員會學術顧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詞典》編纂委員會學術顧問,中國地名研究會顧問,國際地理學聯合會景觀綜合工作組成員,加拿大景觀生態和管理學會終身會員,北京市第五、第六屆政協委員。
林超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地理學家、地理教育家,中國現代人文地理學的開拓者,綜合自然地理學的奠基人。他早期的人文地理研究成果被譽為「抗戰時期中國地理學的代表之作」,後來在綜合自然地理區劃、土地類型研究、地理學理論概括、地理學方法論凝練、中國地理學史與地名研究、地理教育、中外地理學交流諸方面也做出了卓越貢獻。
正如曾昭璇教授所言:「如以竺可楨先生為中國現代地理學的第一代開山大師,那麼,林超老師可說是屬於發展我國地理學的第二代人物之列。」[1]
研究成果
(1)中國人文地理研究。20 世紀30-40 年代,林超主攻人文地理研究。30 年代考察滇西,他實地感受到英國以緬甸為基地蠶食中國領土的圖謀,寫出了「滇緬北段未定邊境之地理及政治問題」,引起國人極大重視;1941 年發表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地理基礎及其展望」,其遠見已為歷史證實。在任中國地理研究所所長和人文地理組組長期間,林超組織了四川盆地、大巴山、嘉陵江流域及新疆西北部的地理考察,在人口地理、聚落地理、經濟地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第一手的調查研究,被譽為「抗戰時期中國地理學的代表之作」。
(2)自然地理區劃、土地類型與自然區域研究。1949 年後,林超更多關注綜合自然地理學,開拓並帶領一批人發展這門學科,他還最早提出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的譯名,被公認為中國綜合自然地理學的奠基者之一。1954年,為綜合大學地理系教學需要,林超等依據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因素,完成了我國第一個完備的全國綜合自然地理區劃。50 年代末,林超領導了由蘇聯自然地理學家伊薩欽科主講的自然地理進修班,借鑑蘇聯的經驗並結合河北省及其附近地區的實踐,對區劃方法作了深入的探討,提出了「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區劃方法,對我國近30年來的自然區劃工作有深刻的影響。60 年代初,林超敏銳地發現區劃方法不能勝任地方尺度的地學理論概括、地理學方法論凝練、中國地理學史與地名研究、地理教育、中外地理學交流諸方面也做出了卓越貢獻。
(3)地理學理論概括和方法論凝練。林超的哲學素養使他能從科學發展和分化規律的高度來概括地理學理論。他根據長期地理研究和教學經驗,寫成了一系列有關地理學理論問題的論文,深入探討了諸如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地理學的方法論基礎、地理學的學科結構、地理學在科學中的地位等問題。林超認為:地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科學不僅決定於其獨特的研究對象,也決定於所採用的方法論。只有把地理學的研究主題和研究方法結合起來,才能確立它的科學地位。因此,他不僅在理論研究中,而且在實際考察中都十分重視地理學方法論的總結和提高,他認 .地理學__方法論具有綜合性、區域性和動態性三大特徵。
(4)中國地理學史與地名研究。林超從近代地理學土地分類的思想出發,分析了《管子•地員篇》對土地分類思想的貢獻,認為地員篇的土地概念是綜合的,其土地分類代表了中國古代土地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或流派,其土地分類是有等級的、科學的和系統的,是中國古代地理學的傑出成就,發掘出了中國地理學史上的一塊瑰寶。張相文是中國近現代地理學史上一位頗有爭議的人物,林超按照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對他做出了實事求是的評價,既肯定張相文在中國現代地理學萌芽時期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對中國地理學的巨大貢獻,又指出張相文對西方地理學未能批判地吸收而是全部照搬且傳播了一些錯誤觀點和理論。另外,受竺可楨委託,林超對珠穆朗瑪峰的發現與命名進行了考證。他翻閱了大量中外資料,進行了周密細緻的分析研究,以確鑿的證據駁斥了英國人發現並命名埃拂勒斯峰(即珠穆朗瑪峰)的錯誤結論,在地名學研究和地理學史上都做出重要貢獻。[2]
教育成果
地理教育
林超是一位貢獻卓著的地理教育家。他先後任六所大學的教授,開設了自然地理、中國自然地理、歐洲地理,土地類型和綜合自然區劃等多門課程。他備課認真細緻,廣徵博引,講課條理清晰,深入淺出,並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工具,教學效果甚佳。他對學生熱情關懷,嚴格要求,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他教育學生要樹立攀登地理研究高峰的志向,為此必須具備腳踏實地的苦幹精神,同時要有堅實的理論基礎,掌握地理研究的先進手段和先進方法,而且要培養敏銳捕捉問題、大膽提出問題和圓滿解決問題的能力。林超重視野外考察,北京大學地理系1950 年代的畢業生實地考察能力都很強,這與林超的培養很有關係。1980 年代林超很重視介紹國外地理學的進展,使北京大學地理系的畢業生也很重視國外的研究動態。在林超的心血澆灌下,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走向社會,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無論在科研機關、政府部門和軍隊,還是在大、中學校,都成為骨幹。
推進中外地理學交流
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地理學比世界先進水平落後了許多,尤其迫切地需要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林超的地理學素養融貫英國學派、德奧學派和中國傳統,這使他能在中外交流中發揮特殊的作用。1949年林超代表中國申請加入國際地理學聯合會獲得通過,是對中國地理學的一大貢獻。林超熟知國外地理學進展,並積極地將其成就和重要人物介紹給中國地理學界;同時也不斷地把中國地理學的成就介紹給世界。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以來,中外地理學交流經歷了一個黃金時代,林超更加積極地參與這種交流,他利用自己在國外的名望和聯繫,邀請世界知名地理學家來華講學,促使北京大學地理系與若干世界著名地理系建立了校際交流關係;他熱情地推薦中青年地理學者到國外留學、進修、為我國培養更多的人才。[3]
為珠穆朗瑪峰正名
上世紀50年代初,林超受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著名地理學家竺可楨的委託,對我國西藏喜馬拉雅山脈上的世界最高山峰名稱進行調查研究。
林超經3個多月的周密考察,查閱大量中外文獻,並反覆進行仔細的分析、研究,掌握了大量確鑿的重要論據,發表了震撼中外的論文《珠穆朗瑪的發現與命名》,論述了最先發現這個山峰並給予「珠穆朗瑪」名稱的是居住在西藏南部的藏族人;最先把「珠穆朗瑪峰」的名稱用科學的方法記錄在中國的地圖上是清代康熙54~56年(公元1715~1717年),差遣的中國測量隊隊員勝住、楚爾藏布和蘭本占巴。林超以令人信服的材料駁斥英國人一向聲稱世界第一高峰是在1850年英國測量局局長額非爾士帶領測量隊在西藏南部發現的,因此就以他的名字定為「額非爾士峰」的歷史錯誤,理直氣壯地為「珠穆朗瑪峰」正了名。
《珠穆朗瑪的發現與命名》一文深受原政務院副總理、中國民主建國會發起人、著名教育家黃炎培和著名地質學家竺可楨教授的高度讚賞。黃炎培致書林超說:「此文是有益於世道之作」。在褚亞平主編的《地名學論稿》(1985年)一書中,把此文列為地名學研究的重要實例。[4]
家庭背景
林超先生1909年4月13日出生於廣東省揭陽漁湖江夏村。他的祖父林奕德牧師(1865~1941)是潮梅地區基督教總巡、「真理養老院」、「江夏教堂」的創辦人,1902年便已在江夏村創辦漁湖第一所初級小學——「養蒙學校」。林奕德有着濃厚的愛國情懷,給兩個兒子起名建中和建華,寓意「愛我中華,建設中華」。
林超的父親林建中(1883~1948),早年就讀於廣州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前身)。在校期間,受嶺南大學首任華人校長、興中會會員鍾榮光的賞識,被聘為秘書,並經鍾校長介紹追隨孫中山,加入同盟會,委任為潮汕籌餉委員。林建中任汕頭普益社主任時,曾到上海晉見孫中山,孫先生親題「博愛」二字相贈,也為普益社題「天下為公」,工作業績不言而喻。滿清政府倒台後,林建中回鄉興學,創辦揭陽真理學校,自此為潮汕的教育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林建中逝世時,兩廣監察使潮陽人劉侯武送來輓聯:「為吾州謀創立大學,規模蘭縷,方賴先生助一臂;看諸郎如追風騏騄,蜚聲南北,應無餘憾到九泉」。
著名文史學家饒宗頤教授在當年的《嶺東民國日報》發表了題為《敬悼林建中先生》的文章,在緬懷林建中先生時,稱讚他在為潮汕地區從舊式教育走向現代教育的過程中起着主心骨作用。
林超就在這樣一個詩禮傳承的愛國家庭中茁壯成長。祖父林奕德不但傳授文化知識、倫理常識,更注重對林超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父親林建中根據林超不同時段的知識需求,因材施教,適時引薦一些「高人」為林超指點迷津,為其創造一個較好的發展環境,使林超同自己的名字一樣,走出林家,超越自我,服務祖國。林超一生謹記家訓,做一個愛國、誠信、大度,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地理學者。
林超的母親黃景慈(1884 ~1955),漁湖鎮廣美村人,一生溫柔、勤勞、賢慧,相夫教子。行醫的姑母林益和,是潮汕第一位女西醫,她做事嚴謹,性格溫存,常教導林超以德報怨,博愛處事,對林超性格影響較大。
林超的二弟林越,早年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園藝系,24歲時任真理中學校長,是柑桔專家、華南地區柑桔上山創始人、原廣東省楊村柑桔研究所所長;三弟林趁,畢業於美國賓州大學獲地理學碩士,是美國紐約著名愛國華僑,1974年他捐資並組織愛國華僑歡迎鄧小平參加聯合國第六屆特別會議;四弟林起,畢業於湖南湘雅醫學院,是湖南省衡陽市人民醫院著名放射科醫師。林超的姐姐林惠貞,自幼聰穎,文採過人,畢生奉獻基督教祈禱團,傳播福音。林超的小妹林茵,畢業於中山大學醫學院,任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人民醫院內科主任,退休後移居美國。林超的妻子鄧國芬畢業於河北中醫學院,終生奉獻醫務工作,岳父是中共早期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鄧培。
書香門第,教育世家,使得林家人文蔚茂,才俊輩出。據統計,林超及弟妹、子侄三代就出博士4人,碩士11人,學士20人,海外留學深造的20人。林超曾為祖居「敬德堂」作冠首:「一門四博士,二代十醫生」。[5]
大愛化坎坷
林超的一生是坎坷的,但他對中國地理事業和地理人的無比熱愛,使他屢遭沉重打擊而積極應對、不棄不舍、屹立生輝。
在歷次的政治運動中,由於解放前的社會關係,他屢受批判和審查。1966年,正值林超年富力強,躊躇滿志地進行承德、房山、大石河、懷柔的山區土地類型研究且成果初露端倪的時候,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肆虐了中國大地,北京大學更是首當其衝,林超被批鬥、抄家、勒令交代問題,最後被打入牛鬼蛇神的行列,關進牛棚。受到殘酷的精神折磨和肉體折磨,但他堅韌和冷靜地面對着那瘋狂的日子。他對家人說:「任何情況下我不會自殺,如果我有意外,必定是被害」。
1969年10月,林超抱着永別北京的心情,被送到江西省鯉魚洲北大分校進行勞動改造。林超身心遭受嚴重打擊,長期的痔瘡病得不到醫治,他經常便血。惡劣的生活環境使得原有的胃病更趨嚴重,筋疲力盡又極度苦悶的林超終因胃穿孔導致大出血,不得不做了胃切除手術,後因腸梗阻又做過二次手術,不久又患上慢性支氣管炎。堅強的精神支柱,使他在難以忍受的痛苦中站立不倒。
1975年,在「反擊右傾翻案風」的浪潮中,林超又一次受到批判。1976年唐山發生地震,林超藉機到湖南、廣西弟妹處休養,以手足之情又一次化解災難。
林超的妻子鄧國芬,是林超在廣州中山大學當教師時相識的。那時,鄧國芬剛從護士學校畢業,對倜儻瀟灑的青年教師林超一見傾心,不久林超出國,一直到1938年林超從英國學成回來,二人才再度重逢。正當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刻,他們在西南聯合大學結婚。
解放後,林超才知道自己未謀面的岳父正是中共早期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鄧培,於1927年在廣州被國民黨殺害。作為烈士的子女,鄧國芬在解放後調到河北中醫學院學習,成了一名醫生。一對恩愛的夫妻,在「文革」衝擊下,引發家庭分歧,影響夫妻感情。文革結束後,林超拖着疲憊的心,以大愛和包容撫平了夫妻感情的傷疤,使家庭生活逐漸恢復正常,創造了事業的輝煌。[6]
參考資料
- ↑ 自然地理學家林超教授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網站2017-10-28
- ↑ 自然地理學家林超教授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網站2017-10-28
- ↑ 自然地理學家林超教授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網站2017-10-28
- ↑ 揭籍著名地理學家林超:功彪地理界 情系榕江濱汕頭大學圖書館.潮汕特藏網
- ↑ 揭籍著名地理學家林超:功彪地理界 情系榕江濱汕頭大學圖書館.潮汕特藏網
- ↑ 揭籍著名地理學家林超:功彪地理界 情系榕江濱汕頭大學圖書館.潮汕特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