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杜谷(1920年—?),江蘇南京人,現名劉令蒙。1940年於成都航空機械學校畢業,後又進入四川大學文學院研讀畢業。[1]
1943年加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四川分會,歷任中央大學柏溪分校教務員,成都等地中學教師,永州中學校長,永州縣人民政府文教科長,重慶市文學工作者協會第一屆理事,四川省作家協會常務理事、主席團顧問。四川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編審。《西南青年》雜誌主編,中國青年出版社文學編輯,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有詩集《泥土的夢》等
杜谷 | |
---|---|
出生 |
1920年 |
職業 | 永州縣人民政府文教 永州中學校長 |
知名於 | 重慶市文學工作者協會第一屆理事 四川省作家協會常務理事、主席團顧問、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
人物簡介
杜谷,原名劉令蒙,江蘇南京人。中共黨員.1940年畢業於成都航空機械學校,後又畢業於四川大學文學院。1943年加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四川分會,歷任中央大學柏溪分校教務員,成都等地中學教師,永州縣人民政府文教科長,永州中學校長,《西南青年》雜誌主編,中國青年出版社文學編輯,四川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編審。重慶市文學工作者協會第一屆理事,四川省作家協會常務理事、主席團顧問。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 有詩集《泥土的夢》等。
個人經歷
杜谷1920年11月1日生於南京。早年就讀於南京中央大學實驗學校,成都航空機械學校,四川大學文學院。
1937年開始發表散文:1939年參與創辦成都華西文藝社,參加成都抗敵文協活動,1940年參加郭沫若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員會文藝組,同時在成都,重慶,桂林,昆明發表抗戰文藝作品,1942年應胡風之約將所寫的新詩編為一集列入《七月詩叢》;1943年發起組織成都平原詩社,1944年發起川大文學筆會,1945年參與創辦成都《學生報》,1950年被選為重慶市文協理事,1981年參加四川作協並被選為常務理事,主席團顧問,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泥土的夢》,《好寂寞的岸》《好寂寞的岸》《杜谷短詩選》等。
194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從事文教,出版工作曾任永川中學校長,四川人民出版社副總編。1988年4月離休。
文學特點
杜谷的詩,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緊扣時代鬥爭的脈搏,而且詩中洋溢着詩人嚮往革命、願為革命而獻身的忠誠……
杜谷詩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善於從生活中提煉出詩的形象,構成具有他個人特色的詩的意境,在表現手法上不落俗套。他在二十歲時寫的《泥土的夢》,就具有這種特色。初春,泥土像一個鄉下的少女,做着黑膩的夢,也做着綠郁的夢,春風吹拂着她美麗的長髮和紅潤的裸足,吹卷着她的寬大的印花布衫的衣角;太陽這從南方回來的漂亮的旅客,用金色的修長的睫毛搔癢着她,而春雨則以密密的柔和的小蹄搖拍着她。一系列富於詩意的新穎的比喻,把泥土都寫活了。
在西安
杜谷1940年在郭沫若、田漢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員會文藝組工作,上世紀四十年代詩作曾收入聞一多編的《現代詩抄》。建國後,他在中國青年出版社擔任文學編輯期間,先後邀請蕭三主編《革命烈士詩抄》、魏巍主編《晉察冀詩抄》,並擔任賀敬之的《放聲歌唱》、郭小川的《雪與山谷》及公劉、白樺、顧工、樑上泉、張永枚、未央、胡昭、雁翼、周良沛等第一本詩集的責任編輯。1961年下放西安,隱姓埋名近20年。
當時,我正在他下放的那所中學讀書,他授語文課,同學們都很喜歡上他的課。從他給我們上第一節課起,同學們便被他淵博的學識和侃侃的談吐所吸引。他那時雖然蒙受不白之冤,但平時在他的言談之中卻沒有絲毫的消沉和怨艾。他待人的和藹、誠懇和他嚴謹的治學態度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惜,那時的學校竟放不下一張平靜的課桌,不久,那場延宕十年的政治動亂便開始了。在那些日子裡,我目睹了杜谷所遭受的一切非人的待遇,我親眼看到一位善良無辜的知識分子所蒙受的人格上的侮辱和心靈上的摧殘;同時,我也看到「這時代所有的這個真實的詩人」(胡風語)以怎樣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人生信念迎接了那場挑戰。後來,我們下鄉了,杜谷也去了陝南。我最後一次見他是在學校附近的一條馬路上,我和幾個同學遠遠看着他帶着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吃力地走着,慢慢地消失在人群中了。
1980年,我在一所市屬中學見到了他。整整分別十一年,沒想到一見面,杜谷一眼便認出了我,並且喚出了我的名字。十多年的顛沛流離,我簡直不能相信,除了增加一副眼鏡之外,杜谷居然沒有多少變化,他精力仍舊是那樣充沛,待人仍舊是那樣和藹、誠懇,他的思想仍舊是那樣睿智,他對繁重的教學工作仍舊是那樣熱心和負責。那天,我從他那兒高興地得知,他已恢復了組織生活,並且可能要回出版社工作。不久,他便調四川出版社了。那年春節,他回西安度假,我有幸又見他一面。我們在一起談了很久,談到這幾年的新詩創作,他稱讚了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等幾部較好的作品;並且鼓勵我多讀點魯迅的作品。回四川後,他給我寫過許多信,還寄給我許多詩集,對我的詩歌創作給予了熱情的幫助。
杜谷1980年調任四川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負責文藝部工作,數年來,卻從未給自己出一本書。近年來,他對社會上的不正之風、腐敗現象深惡痛絕。1985年,他在一次來信中說:「文藝界的不正之風,令人憤慨!」在另一次來信中寄我一首小詩《海角抒懷》,信中說:「前年到海南開會,見到大海,回來以後,對當前世風深有所感,隨手寫了小詩一首,現抄寄給你……」,詩中寫道:四望是洶湧的波濤/佛要將我淹沒、吞掉/我也想投入雪白的浪花/讓純淨的大海把我溶化/尖礁下濁浪排空/我不願捲入黑色的浪沙……收到這首詩,我轉寄給《詩刊》,很快就發表了。杜谷因編務工作繁忙,很少問及他自己的創作。鄒荻帆1983年在《憶〈詩墾地〉》一文中說:「他還沒有出過一本專集,我真希望見到他的詩集。」並不斷提起要他再出詩集,要為杜谷的詩集寫序。
杜谷 - 相關評價
1979年杜谷平反入川前,在西安寫的《我的葦笛》是他新時期的代表詩作。1986年,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了杜谷遲到四十餘年的詩集《泥土的夢》,他的另一部詩集《好寂寞的岸》2005年在香港出版。文藝理論家胡風對杜谷的詩作給予很高的評價,曾說:「杜谷的向着對象徘徊、愛撫,原是由於他的切切低訴的心懷,因而使每一首都成了渾然的樂章……」。1942年曾將杜谷《泥土的夢》編入《七月詩叢》,後因時局之故未能出版。艾青講到:詩只要是形象的,就是難忘的,常以杜谷《春夜》中對星空的描寫為例。杜谷的詩作近年來贏得了許多青年學者和專家的好評,認為杜谷是「有較高才情和天分的詩人」;他的作品被稱為「中國新詩史上的珍品和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