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环境学院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起源于1981年设立的环境生物学专业,2001年6月成立环境工程系,2014年4月成立环境学院。曾永平教授任学院院长,周敏任党委书记。
学院共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正高职称17人,副高职称31人,中级职称2人;48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人数的96%;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一年以上的人员30人,占60%;获批讲座教授7人,均是国际上知名学者,其中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获得者1人、海外专家4人。学院的支撑系列主要包括专职行政人员7人、专职实验系列人员7人。博士后30余人,特聘研究员3人,科研助理20余人。
目录
科研团队
学院目前有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学、环境暴露与健康风险、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环境规划与管理等五个研究方向,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学科优势和特色的科研团队。
自2015年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9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省部级及地方项目近60项,项目总经费130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600余篇;环境科学/生态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出版专著和教材10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学院的影响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环境学院实验室包括专业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包括环境科学[2]、环境工程、给排水专业教学实验室及学生创新实验室;科研平台实验室包括质谱平台、光谱平台、生物平台、元素分析平台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达60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9000万元。5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36台套,如LC-MS-TOF、LC-MS、GC-MS–C-、GC-MS、LC-ICP-MS、PCR、流式细胞仪、离子色谱仪等,可满足当代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与科研平台建设方面,有广东省环境污染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处理工艺与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环境暴露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水土环境毒害性污染物防治与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高校水处理材料产学研示范基地等。
人才培养
环境学院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40人。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环境科学(工学)、环境工程2个二级硕士点,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点,以及环境科学(工学)、环境工程2个本科专业,学院有全日制在读本科生241人、硕博研究生230人;环境学院与生态学系共享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已出站博士后10余人,在站博士后26人。
学院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每年均派出部分教师出国进修或开展科研合作,并接纳大批国内外和港台地区的学者、专家前来访问、讲学;自2015年起创办了“环境污染与健康”国际学术会议并连续主办了三届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了一个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视频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 专业介绍 | 环境科学 ,搜狐,2019-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