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爾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彼爾姆 |
本名 彼爾姆 所屬國家 俄羅斯 中文名 彼爾姆邊疆區 外文名 Пермский край 行政區類別 邊疆區/聯邦主體(一級行政區) 所屬地區 伏爾加聯邦管區 地理位置 東歐 面 積 193500 km² 下轄地區 別列茲尼基, 政府駐地 彼爾姆 |
彼爾姆(俄文:Пермь;英文:Perm)是俄羅斯聯邦彼爾姆邊疆區首府,全國按人口排名第13大城市,也是烏拉爾地區的工業、科學和文化中心。 [1]
簡介
地理坐標為58°00′N、56°19′E,位於卡馬河畔、烏拉爾山西麓,面積780平方公里,人口1 051 583(2018年)。 彼爾姆自19世紀以來是俄國重要的工業城市,1940至1957年曾被改名為莫洛托夫 ,此次紀念前蘇聯外交部長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
歷史沿革
彼爾姆原住民主要為芬蘭-烏戈爾人,並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彼爾姆公國。 現代皮爾姆市的歷史始於彼得大帝建城。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彼爾姆成為貿易和工業中心,擁有兩萬多人口。 俄國內戰爆發後,彼爾姆因其軍事彈藥工廠而成為雙方的主要目標。
1918年12月25日,西伯利亞白軍占領了彼爾姆。 1919年7月1日,這個城市被俄國紅軍解放。
據悉,第一批前往彼爾姆的中國人出現在19世紀初期。 1910年初,俄國經濟開始增長,俄羅斯湧入很多中國工人在煤礦工作和修建鐵路。
1915年8月開始第一批中國人大約500-700人來到了烏拉爾地區,1916年人增長到一萬人,20世紀50年代初期中國和蘇聯之間開始建立起友好關係,彼爾姆重新向來蘇聯的中國人提供工作崗位。 1955年第一批中國人來到彼爾姆,第二批於1956年9月5日到達彼爾姆,這些中國工人參與了彼爾姆石油冶煉廠,發電場和和平大街的建設工作。
90年代初期,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開始了經濟危機,中國商人開始進入俄羅斯,在彼爾姆的巴絡克威市區漸漸形成了中國市場,一直經營到現在。 1994年在彼爾姆成立了中俄友好協會,它的主要目的是維持中國和彼爾姆的文化聯繫,宣揚中國文化,講授漢語。
1998年,在彼爾姆的中國人建立了「天馬」協會。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持中國人和俄羅斯人的友好合作關係和幫助中國人辦理來彼爾姆的手續。 2000年初第一批中國留學生來到了彼爾姆。
在2007年,青島派代表團來到彼爾姆,同年青島市與彼爾姆市成為友好城市。 現在,有許多華人在彼爾姆市生活、工作和學習。
地理位置
俄羅斯彼爾姆邊疆區首府,位於卡馬河畔、烏拉爾山西麓。地處歐洲,位於西烏拉爾地區,乘坐飛機兩個小時可以直達莫斯科。
人口民族
2005年,彼爾姆邊疆區居民人數為287.95萬人,人口平均密度為14.8人/平方公里,2005年,登記失業水平為1.5%,彼爾姆市是邊疆區最大城市,人口數量99.3萬,以俄羅斯族為主、科米族、韃靼族、巴什基爾族、烏克蘭族、烏德穆爾特族、白俄羅斯族、日耳曼族、楚瓦什族、阿塞拜疆族、馬里族、亞美尼亞族、猶太族、莫爾多瓦族、摩爾多瓦人、烏孜別克族等其他民族為主。
氣候特徵
彼爾姆邊疆區位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域內。1月份的多年平均溫度為15°С,7月份為+20.1°С,年平均降水量從450至600毫米,土壤為灰化土壤和草皮灰化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