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宁为玉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宁为玉碎

来自 网易网 的图片

宁为玉碎 指宁如珍贵之玉器被击成支离破碎,而不作贱价之瓦器得以保全。后喻宁可保全气节,为正义之事而死,而不愿忍辱屈从,而苟且偷生。语见(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三十三·元景安传》):“景皓云:‘岂得弃本宗,遂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宁为玉碎 [1]

拼音 nìng wéi yù suì

注音 ㄋㄧㄥˋ ㄨㄟˊ ㄧㄩˋ ㄙㄨㄟˋ

成语出处

景皓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

句中的"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后来演化为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成语故事

公元550年,北朝的东魏大将军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元善见退位,随后自己登基建立了北齐王朝。次年他又杀死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

有一年,出现了日食的现象,高洋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心里很害怕。原来,在古时候,人们对一些比较异常的自然现象是非常重视的。如果发生了日食、地震之类的事情,人们就会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会采取一些措施去挽救。于是,高洋就去问一位亲信。

因为高洋的皇位是从东魏元善见手上抢来的,所以高洋一直就没有安心过,他害怕别人又从自己手上把皇位夺走。他问那位亲信:"以前王莽夺取了汉朝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光武帝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去?"

那位亲信知道高洋的心思,就说:"这是因为王莽夺取了汉朝的天下以后,没有把刘氏宗室杀光。要是他当时把刘氏宗室斩尽杀绝了,后面就没有刘秀了。"于是,高洋就把元氏宗室近亲四十多家、七百多口全部杀死了。

消息传出来以后,剩下的元氏远房宗族都非常害怕,他们立刻聚集在一起商量自救的办法。有个叫元景安的县令想了个主意,他说:"我们现在要想保住性命,恐怕就不能再姓元了。我们应该请求皇上,让他赐我们改姓高。"

元景安有个堂兄,名叫元景皓,是个很有骨气的人。他坚决反对改姓,他说:"我们怎么可以为了保住性命,就抛弃自己的姓而改姓别人的姓呢?这不是连祖宗都不要了吗?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能够为了保全自身而去做瓦器!我宁愿保持气节而死,也绝不愿意为了活命而忍受改姓的屈辱!"第二天,元景安把堂弟的这番话告诉了高洋,高洋立即将元景皓斩首。但高洋也于三个月后病死。十八年后,北齐宣告灭亡。

成语寓意

玉虽硬度不算太高,但韧度在自然宝玉石中居首,故玉有宁折断而不弯曲,显坚贞不屈的勇敢精神;瓦用泥土捏制,可随意改变,显趋炎附势的懦弱心态,两相比较形成鲜明对比。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决不苟且偷生,保全自己完整的人格和本心。孟子曰:"舍生取义。"大丈夫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假若为了生存而抛弃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那么这样一个人是不可能会得到尊重的,因此无时无刻都要坚守自己的品格,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原指宁如珍贵之玉器被击成支离破碎,而不作贱价之瓦器得以保全。后喻宁可保全气节,为正义之事而死,而不愿忍辱屈从,而苟且偷生。语见(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三十三·元景安传》):“景皓云:‘岂得弃本宗,遂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