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太白酒,陕西省眉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太白酒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名酒。始于商周,盛于唐宋,成名于太白山,闻名于唐李白,太白酒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大麦、豌豆制曲做糖化发酵剂,配以土暗窖固态续渣分层发酵,混蒸混烧传统老六甑工艺精心酿制,酒海贮存、自然老熟,科学勾兑而成。其品质清亮透明,醇香秀雅,醇厚丰满,甘润挺爽,诸味谐调,尾净悠长。 2005年5月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太白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生产情况
2006年5月太白酒厂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 2007年,太白酒公司占地256亩,总资产2.24亿元,现有员工1300多名,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3名。公司设有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六个车间、一个分厂、八个部室、四个分公司、—个酒业宾馆。产品有风香型、浓香型、兼香复合型三大系列60多个子品牌。 1998年~2007年,太白酒业公司累计生产成品酒1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8亿元,实现利税2.7亿元。 2006年,太白酒实现销售收入3.36亿元.利税5500万元,销售收入、利税分别是1998年的12倍和25倍。
产品特点
太白酒沿用传统工艺酿制,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以上等大麦、豌豆制曲,取用太白山主峰(次高峰海拔3666米)积雪融水作浆陈酿,土窖低温发酵,老法续渣,泥封窖池,悠火蒸馏,掐头去尾,分级入库,精心勾兑,精酿而成。酒度为65°,属清香型白酒。酒质“三无一清”,即无悬浮、无杂质、无沉淀,清澈透明。且香甜醇厚,甘润柔和,协调爽雅,回味悠长,风味独特。 太白酒精选不同轮次、不同发酵期、不同酒龄、不同风格特点的原浆酒和调味酒勾兑调味而成。整个生产过程和环节严格按ISO9002标准执行,始终贯彻“雪水、纯粮、陈藏”质量方针,不使用任何添加剂,香味成分自然天成,各微量成分及其量比关系协调合理,风格典型,自成一体,是纯天然发酵食品。如果说水是酒之血,粮是酒之肉,曲是酒之骨的话,那么这些异常复杂的微量成分,就是太白酒之魂,彰显个性与魅力,赋予功能与活力,使太白酒除了具有“水之形,火之势”外,风味更优雅,品质更高贵,特色更鲜明,情感更丰富,既热情奔放,又醇意绵绵。太白酒经过3年以上的长期陈酿,邪杂成分大量挥发,酒精分子与水分子缔合紧密,对人体的刺激作用减弱。所以太白酒醇和绵顺,不辣口,不刺喉,不烧心,不上头。 [1]
产地环境
太白酒产于太白山下,以太白山水为浆,故被称为太白酒。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是中国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南北地理、气候的分界线。太白酒的生产地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环境优美,微生物丰富,属暖温带半湿润共区,地处北纬34°线,是白酒生产的黄金地段(专家们经过分析论证,将北纬28°和34°称为白酒的黄金线)。该地的土壤为黄绵土,富含水份,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适宜于作窖池四壁的窖泥,它能加速发酵过程的生化反应,促使酸、酯、醛、醇等香味物质的形成,使太白酒香而不淡,浓而不艳,醇香典雅,具有乙酸乙酯为主、己酸乙酯为辅的复合香气。 “太白积雪六月天,雪水陈酿几千年,借得太白灵池水,酿成玉液醉八仙”。佳酿之地,必有名泉,太白酒生产用水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卫生检测所分析,国家地矿部和省矿产资源管理局评价:水中含有锂、锶、锌、溴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化学成份,属含锶、偏硅酸的重碳酸钙镁型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查其源头,乃是国家森林公园太白山顶峰的太白明珠—大爷海(冰斗湖)流出的大寒之水,俗称太白山融雪水。渠水蜿蜒,过岩石,滤砂砾,穿泥土,使水质吸收了大量的矿物质,用它做酿造用水有利于糖化发酵,再经传统老六甑工艺生产,混蒸混烧,秦地独创的酒海贮存。从而使酒的品质醇厚绵顺、甘润挺爽、诸味谐调、尾净悠长。[2]
历史溯源
太白酒生产地眉县在6000年前炎黄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人工谷物酒,考古新发现明确地证实了这一点:1983年10月,在炎帝部落活动的重要地域—宝鸡地区眉县杨家村出土了一套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计有五只小杯,四只高脚杯和一只陶葫芦。考古专家鉴定确认:这批古陶器为酒具无疑,器物为泥质红陶,烧成温度约九百度,有5800-6000年历史(见《宝鸡报》1998年9月1日周末文化版)。 西周初年,周武王为了报答叔父太伯、虞仲给周文王让位之恩泽,便把秦岭一带山脉封为太伯山(后转音为太白山),以示纪念(此段历史见岐山周公庙壁文)。此后,秦岭山中的许多动物、植物、中草药皆以“太白”命名。太白酒生产地域——眉县就在太白山脚下,这一带出产的酒自然也就称作“太白酒”。 太白酒在唐代也出现了空前繁盛的发展景象,史部尚书王圭(今眉县人)陪同唐太宗李世民到眉县太白山汤凤泉避暑时,畅饮了当地所产的太白酒后欣然赋诗赞曰:“闻香十里远,隔夜知味长,何得此琼液,恒寒雪花浆。”足见当时太白酒的醇香和太白山水的美妙。 盛唐时期的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仙”和“酒仙”,他流传下来的1000多首诗中,与酒有关的就有170多首。当初,李白从西蜀出发欲往长安求取功名,他翻越太白山,夜宿金渠镇,饮了当地所产太白酒,回忆蜀道艰难,人生辛酸,当夜挥笔写下千古绝唱《蜀道难》。并以此诗为引,拜会了当朝名仕、秘书监贺知章。贺知章读后拍案叫绝称李白为“谪仙太白”,广为流传。后来,李白在《对酒忆贺监并序》中忆及那次奇遇:“四月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为谪仙人。”“谪仙李白”的美誉也使太白酒在唐代声名大振,达到昌盛时期。唐代以后,长安、卞梁等大都市所开酒店,悬挂“太白遗风”、“太白酒家”者甚多。 清代时,眉县的酒业迅速发展,仅金渠、齐镇一带大小作坊就有30多家,太白酒数量增多,质量也大大提高。当时,关中著名的“三李”之一的文学家李雪木,饮太白酒后写诗道“弈开星斗阵,酒饮汉湘波,不识蒲团上,何缘见雪娥。”就是说喝了太白美酒后,就像坐在蒲团上作神仙一样逍遥自在。据《陕西省志?轻工业志》载:清代,“当时太白酒也闻名中国。”
据《眉县志》载: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19日,西京(今西安)“万寿酒店”代理人郝晓春向省建设厅申请注册“太白酒”商标。他在诉愿书中说:“商经营酒业历十余年,在眉、凤等处采购、远销省城及东府各县。其酒质纯正,气味清香,与街市所售者实有天渊之别。”省建设厅9月28日对郝的申请审查同意,并以建四字第225号报请中央经济部商标局,时因日寇侵华,南京失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注册商标的批文搁浅。由于太白酒在西安及东府各县销售已具盛名,万寿酒店恐他店争先注册,遂于1940年12月18日在《西安文化日报》4105号登载注册商标广告:“注册商标太白酒。”并刊登广告词:冬、寒冬、届寒冬,万象凋零,栗烈西北风。太白酒酿最精,醇和香烈口同声,雪满三尺漏尽五更,一滴入肠便忘却坚冰,请试一盏躬尔康温暖。西京南大街一八五号万寿酒店。1942年11月8日经济部商标局始以中注第11665号批准注册,从此太白酒在国家正式注册。此时,该县酒业尚有十八家,主要分布于齐镇、金渠、马家等地,日产太白酒一万市斤,以生产期八个月计,年产二百四十万市斤,价值法币九百六十万元。一九五六年春,在仅存之太泉、溢成海、福长号、德盛茂、裕德海、义永丰六家私人酿酒作坊基础上,组成公私合营眉县太泉酒厂。当时核实私股为四十二股,总资金十万零二千三百零六元。1964年收归宝鸡专区接管,改名地方国营宝鸡专区太白酒厂;1968年9月移交眉县,易名地方国营眉县太白酒厂;1991年2月经陕西省工商局、轻工业厅批准,更名为“陕西省太白酒厂”。1995年8月,中国白酒协会凤型协作组第七届会议在太白酒厂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代表对太白酒给予了高度评价,著名酿酒专家周恒刚先生临别时挥毫留言:“春兰秋菊太白酒,桃花潭水汪伦情”;中国白酒专家组组长沈怡方等知名专家饮罢太白酒赞叹不已,联名合书:“太白陈香透瓶外,诗仙遗风凝酒中”。2000年,在咸阳召开的国际酒文化研讨会上太白酒荣获金奖,著名国际酿酒专家、酒坛泰斗秦含章先生挥笔寄语:“李白称酒仙,饮中三百篇。
参考文献
- ↑ 陕西3大尴尬酒,辉煌时刻家喻户晓,如今沦落卖厂自救网易订阅
- ↑ 陕酒 听你一声“吆喝”不容易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