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啟元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啟功 (元白)

啟功 (元白),(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 ),字元伯﹐一作元白﹐滿族﹐姓愛新覺羅。原名「愛新覺羅·啟功」,中國書法家畫家、文物鑒賞家和鑒定家、國學大師[1]。北京人,滿族,屬正藍旗,清朝皇室愛新覺羅後裔,清雍正帝第五子和親王弘晝的第八代孫。但自己明確表示不再以「愛新覺羅」或「金」為姓氏,而自姓「啟」,字元白,也作元伯。曾為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輔仁大學教授。2005年2月9日下午6點,因突發腦血栓昏迷住進北京北大醫院,其後肺部被感染,昏迷至6月30日2時25分,因腦血管、心血管病併發症逝世[2]


簡介

啟功書法

1912年7月26日生於北京。曾從戴姜福學文史詞章﹐從賈爾魯﹑吳熙曾學繪畫﹐後又受業於陳垣。啟功遠祖是清朝雍正皇帝的第 5子和王弘畫﹐他的曾祖和祖父都是科舉出身的知識分子﹐後家道中落。他幼年喪父﹐少年失學﹐憑勤奮自學和拜求名師而成一代名家。

他6歲臨《九成宮》﹐11歲學《多寶塔碑》﹐20餘歲學趙孟頫《膽巴碑》﹐後改學董其昌米芾﹐再後雜臨碑帖及歷代名家墨跡﹐而以習智永《千字文》墨跡最久。

他的書法﹐結體精嚴﹐筆畫清朗剛健﹐布勢輕重有別﹐主賓相濟﹐風神俊秀且雅俗共賞﹐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他主張師法古人墨跡﹐認為碑刻要經過刀刻﹐再加多年風化剝蝕﹐不易見其原貌﹐墨跡則可看出古人如何運用筆墨﹐師墨跡可以得自然靈活之氣﹐甚至認為看碑也要透過刀鋒看筆鋒。他自己則半生師筆不師刀。他還一反古人“書法以用筆為上﹐結字亦須用功”之說﹐特別重視結字。認為結構對了﹐姿態自然出現。他經過潛心研究﹐得出每個字的重心不在正中﹐而在偏左或偏上的結論。

啟功長期從事教育事業﹐曾任輔仁大學附中國文教員﹐輔仁大學助教﹑教員﹑講師﹑副教授。院系調整後任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教授。又曾長期兼事文物鑑定工作﹐先後兼任故宮博物院古物館﹑文獻館專門委員﹑北京大學博物館系副教授﹑故宮博物院顧問﹑中國歷史博物館顧問﹐又兼任國務院古籍整理規劃小組組員﹑國家文物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又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北京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佛教圖書文物館董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等。又任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兼文化組副組長[3]

啟功精於古文﹐又有長期的書畫實踐和接觸古書畫的機會﹐因此在鑑定古書畫真偽上有較深的造詣。他將出土的古代墨跡和傳世的摹本﹑刻帖反覆比較﹐從多角度加以論證。如他以傳世《曹娥碑》文辭之謬誤﹐斷定傳為王羲之所書之不實﹔從宋代有關書中得到啟發而推斷傳世顏真卿《竹山堂聯句詩》係宋人用於黃絹屏障的臨摹品﹔以及考證《鶺鴒頌》為唐開元(713~741)年間翰林供奉所書而非唐玄宗作品等﹔他還考證了孫過庭《書譜》墨墨跡是原本﹐懷素《自敘帖》墨跡本不是蘇舜欽補缺的那一本等﹐都是具有獨創見解的。啟功著述有《古代字體論稿》﹑《詩文聲律論稿》﹑《啟功叢稿》﹑《論書絕句百首》等。啟功早年作畫頗勤﹐善山水﹐風格秀逸﹐繼承了明清文人繪畫的傳統。

主要學術成就

书法大师启元白——绘画艺术

啟功除了是當代著名書畫家,亦通曉語言文字、古書畫鑒定之學,其中尤精碑帖研究。在碑帖之學上,啟功開拓了新的研究方法,啟功嘗作詩論曰:「買櫝還珠事不同,拓碑多半為書工。滔滔駢散終何用,幾見藏家誦一通。」一改以往名家學者,如葉昌熾、翁方綱等研究歷代碑帖只重形式,不重內容;只知書法,而略其辭章之習。

除研究方法開拓新途外,啟功更對《孝女曹娥碑》的真偽作出一硾定音之論,判定歷代相傳的《曹娥碑》殊非王羲之真跡。期間,雖有部分學者提出異議,如香港學者陳勝長曾撰〈絹本《孝女曹娥碑》墨跡考辨〉與之辯論,惟啟功以其獨特的研究方法與深厚學養,對陳氏之立論作出有力反駁,並深責陳氏之說乃「一派胡言」,終使《孝女曹娥碑》的真偽得以辨明。詳細論述請參考啟功《論書絕句》、《古代字體論稿》、《論書札記》等書。

著作

  • 《古代字體論稿》
  • 《詩文聲律論稿》
  • 《啟功叢稿》[4]
  • 《啟功韻語》
  • 《啟功絮語》
  • 《啟功贅語》
  • 《漢語現象論叢》
  • 《論書絕句》
  • 《論書札記》
  • 《說八股》
  • 《啟功書畫留影冊》

視頻

啟功《東方之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