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周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平
出生 1959年10月
云南省大姚县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平(Zhou Ping) 周平,男,汉族,1959年10月生,云南省大姚县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82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政教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政治学系,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法政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学系主任。2011年,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2012年10月受聘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名誉院长、西南政法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院长。

工作经历

1989年到云南大学任教以来,长期从事政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92年晋升为讲师,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被聘任为政治学系主任

1994年被遴选为政治学理论硕士点导师,2001年被遴选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博士点导师,2003年再被遴选为民族政治与公共行政博士点导师;2001年被聘任为教育部政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4年被聘任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治学学科组评审专家;2001年被选为云南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2002年被选为中国政治学会理事;2003-2004年应邀到香港浸会大学进行为期九个月的学术访问,讲授中国政府与政治;2004年被聘任为云南省委党校兼职教授;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2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科研课题

主持过1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

主持过的国家及部委级研究项目有:1."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政治、社会稳定"(国家社科基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本人为申报者和实际的主持者)。 2."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条件、任务和途径"(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重点项目)。 3."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整合研究"(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 4. "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理论研究"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项目) 5."边疆多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2005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1] 6."西部地区县级政府能力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200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7."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 8."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学与行政学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教育部"新世纪高教改革工程"项目)。

主持过的省级研究项目 1."云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研究"(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 2."马克思主义民族政治学基本理论研究"(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 3."香港政治发展研究"(2004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4."云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研究"(云南省"十一五"规划重大前期研究课题)。

学术著作

已出版著作教材10多部,其中个人专著和主编的著作和教材有:

1、《民族政治学》,专著,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民族政治学导论》,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专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政治学导论》,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学术论

发表学术论文120[10] 余篇,其中代表性的有:

1、《论政治参与》,《思想战线》1999年第4期;

2、《街道办事处的定位:城市社区政治的一个根本问题》,《政治学研究》2001第2期;

3、《促进政治发展,维护政治稳定》,《政治学研究》2001第3期;

4、《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发过程中的政治问题》,《政治学研究》2002第1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7期全文转载);

5、《民族政治学:研究对象、性质、特征和发展》,《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2期;

6、《政治文明建设必须突出机制创新》,《学术探索》2003年第8期;

7、《香港特区政府的问责制改革》,《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8、《政治文明:涵义、结构和演进》,《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第1期;

9、《中国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

10、《民族区域自治在中国的形成与演进》,《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1、《我国的边疆与边疆治理》,《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12、《中国的边疆治理:族际主义还是区域主义》,《思想战线》2008年第3期;[2]

13、《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学术探索》2009年第6期[3]

14、《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4]

15、《民族国家与国族建设》,《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3期;

16、《论中华民族建设》,《思想战线》2011年第5期 [5]

17、《国家视阈里的中国边疆观念》,《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2期。

所获奖励

获得过近20项教学科研奖励,主要的有:

1、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1年);

2、云南省首届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2年);

3、云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全省文科第一名,1992年);

4、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1998年);

5、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年);

6、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

7、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

8、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

优秀事迹

周平教授是我国民族政治学学科的创建者和奠基人,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政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政治学学科带头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云南省"四个一批"优秀人才;他领导着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主持着国家精品课,获得过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云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以及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奖励。但是,与他接触你就会发现,他既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更是一名辛勤的园丁。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教学工作

为周平教授安排教室常常是一件"麻烦"的事,因为教室总是不够坐。一次,教室座位已经比选课学生数多出近二十个,但课程开始后教室就因不够坐而不得不调整了,因为来听课的人数大大超过了预期。他的课堂上,除了选课的学生,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听众。有学生也有老师,有本校的也有外校的,有中国学生也有国际学生,常常还有社会人士。

他的讲座或学术报告,更是场场爆满。每当有他的讲座或学术报告,学生们总是早早地去占座。这样的情况总是一再出现:会场中增加了许多临时座位仍然无法容纳热情的听众,走道上、窗台外都站满了听众。虽然是严肃的学术讲座,仍然会引来许多校外的听众。周教授的学术讲座,是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聆听过周教授讲课的学生都说,他讲课,知识是从他心中流淌出来的,深刻的理论被演绎得生动而有趣,富有启发,充满智慧,极具美感,还有那种能够拨动人心弦的幽默和能够给人以强烈感染的激情。课堂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流走,宣布下课了才意识到几个小时已经过去。许多时候,他上完课,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听他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博士研究生贺琳凯这样评价,许多学生也如是说。

他常说,用心上好每一堂课,是教师的职责。教师不仅要研究讲授什么,更要研究学生会怎样接受,能够学到什么,有什么样的收获,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他常常钻研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琢磨怎样才能使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从教多年,讲授的知识早已了然于胸,但他每次上课前都要认真的备课,虽然从不照着讲稿讲课却每次课都要重写讲稿,对自己保持着近乎苛刻的严格。在与年轻教师交流教学心得时,他说:"大学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讲授知识,更要梳理知识背后的逻辑,还要揭示蕴涵于知识中的智慧,也要体现知识中特有的美感。知识性、逻辑性、智慧性和审美性,是大学课堂教学的四重境界。"其实,这样的认识就是他课堂教学特点的概括。如此有思想、倾注心血的课,岂能不精彩!怎不令人陶醉!

周平教授高品质教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他今天的学生是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可他曾教过小学、初中、高中、师范。"除了幼儿园,各个层次的学生我都教过。看来我天生就是教书的命啊!"周教授曾经这样自嘲。经历了长期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改革创新,他练就了过硬的教学本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把教学做得精益求精。

早在1992年的云南省首次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他就获得了全省文科第一名、一等奖。他1992年6月担任讲师,1994年12月破格晋升副教授,1996年10月破格晋升教授,2000年1月担任博士生导师。他的课程被评定为省级精品课、国家精品课,他本人获得了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奖、国家教学名师奖。此外,在教学方面,他还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伍达观优秀教师奖(杰出奖),拥有云南省教育厅颁授的"周平名师工作室"。

人才培养中彰显教师之爱

周平教授所在的政治学系,研究生新生入学后都会有一次与导师的见面会。"为学先为人,要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这是他在每次会上必讲的话题。他总是抓住各种机会,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而这种建立在自身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基础上的教育,学生很容易接受,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学科带头人和系主任,他总是将学生的人格品质、道德品质和学术品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全国研究生培养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渗透于常规的培养中,严格要求学生,把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体现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

周平教授对学生要求严格是出了名的。不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他都要求他们"尊重学术,力求创新",将这样的要求贯穿于学业指导和科研指导的各个具体环节,并特别注重把课堂教学、科研训练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一丝不苟地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学术训练。

周教授也常常将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学生思想上有问题,他与之细细谈心;生活上有困难,他给予帮助。吉凯博士至今还记得,看到自己衣服单薄,周教授当即将自己的新衣服送给了他。"他对学生有一份父亲般的关爱!"这是吉凯当年的感受。其实,受到周平教授帮助的学生又何止他一个啊! 他也常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会,与学生谈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以一个长辈对晚辈的深切关爱与呵护,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社会、面对人生、面对事业。

周教授培养的弟子,已经是桃李满天下。到目前为止,他教过1000多名本科生,指导过60多名硕士研究生、23名博士生。毕业生中,早已是人才济济,有学术才俊,知名学者,也有领导干部。他指导的学生贺琳凯获得了全国第九届"挑战杯"二等奖,廖琳燕获得全国第十一届"挑战杯"一等奖,张健、陆海发分别获得云南省优秀硕士论文奖,王传发获得云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方盛举在全国政治学、行政学界崭露头角,担任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成为博士生导师。一批学生担任地厅级领导,还有的学生担任了省部级领导。

周平教授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更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00年他获得了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西部地区政治学与行政学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这是全国政治学学科仅有的两个重大教改项目之一),率先在西部地区进行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他从地处西部和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率先在本科生中开设民族政治学课程,进而又创建了民族政治学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建立起了从本科的特色课程和特色方向到硕士点、博士点的民族政治学人才培养体系。随后,许多高校相继建立民族政治学学科,开设民族政治学课程,设立民族政治学的硕士点、博士点。而这些学校使用的《民族政治学》教材,就是周教授撰写的。具有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特点的民族政治学的成功创建,进一步拓展了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政治学的内涵,为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对于周平教授及其团队在民族政治学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工作,许多专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周平教授的《民族政治学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项目,2009获得了云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他领衔的"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基础平台教学团队"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

立于学术前沿,以高水平科研支撑教书育人

大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没有高水平的科研支持,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学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周平教授在教书育人中取得的显著成就,与他高水平的科研和学术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站立于学术的前沿,又以科研支撑、反哺教学和人才培养,有力地促进了教书育人工作。

周平教授已经发表学术论文123篇,其中的7篇发表于《政治学研究》,1篇发表于《民族研究》,3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数十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个人专著8部,主编教材和著作10多部。

他在我国率先将政治学的方法运用于民族政治生活、民族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研究,构建了完整的民族政治学理论体系。其专著《民族政治学》,先被教育部选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随后又被教育部选定为"研究生教学用书"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第二版,推动了我国民族政治学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

他从我国的边疆面积广大,边疆的战略重要,边疆问题突出并影响巨大的实际出发,将治理思想引入边疆问题研究,开拓了边疆治理研究领域。他还首倡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整合、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县级政府能力、政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在,这些方面已经成为政治学、民族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获得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是高校实力的体现。2003年教育部设立此类项目公开招标后,各个高校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力量参与竞标。2005年11月,周平教授率领团队参与了《边疆多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竞标,并成功地夺得了该项目。这是我国地方高校获得的首个此类项目,实现了云南省在此类项目中零的突破。

其实,周平教授获得的重要科研项目并不止于此,他先后获得并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1项,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云南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云南省政府(省院省校合作)项目2项,云南省"十一五"规划重大研究课题1 项,是云南省主持社会科学重大纵向科研项目最多的专家。

周平教授不仅科研成果卓著,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也获得了许多极具份量的科研奖励。其中他个人独立获得的奖项有: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项,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云南省文化精品工程奖1项,云南省优秀教材奖1项。

周平教授的课讲得那么富有内涵,心中仿佛有知识的活水源头,能那么自信地将知识融会贯通,在各个学科知识的大棋局中纵横捭阖,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能够将各种科研方法运用自如,都得益于他高水平的科研、丰富的科研成果和显著的学术影响。他的科研成就和学术地位,为教书育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立足于校园,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大学教师,应该立足于校园,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周平教授是这样的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作为云南省和云南大学政治学的学科带头人,他把规划和促进云南省和云南大学政治学学科的发展作为己任。2008年,他受命组织力量参加全国学科评估中政治学学科评估。虽然当时还没有政治学的博士点,云南大学政治学学科仍然取得了全国第八(并列)的好名次。在2010年全国博士学位授权评审中,他组织力量申报并领衔的政治学学科获得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

周平教授经常应邀到全国的高校进行学术演讲。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办)、天津师范大学、深圳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的讲坛上,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还是四川大学兼职教授、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9年,周平教授代表全国地方高校与南京大学(招生办)一起,共同制定了《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规范》。2010年,他参加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治学学科"十二五"规划的制定。2010年,在云南省大百科全书编纂工作中,他被云南省委省政府任命为编纂委员会委员、政治卷主编,主持政治卷编纂工作。

2010年9月,周平教授应教育部社科司要求撰写的咨询报告《我国边疆治理的回顾、挑战与重构》,被教育部社科司列为《成果摘报》第3期,上报中央主要领导。这是全国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首次入选《成果摘报》。

还在2001年,周教授就被云南省委领导聘请为决策咨询专家,受聘担任云南省第七届党代会报告撰写的政治顾问,多次参与省委重大决策的咨询工作。相当长一段时间,周教授每周都有三、四天到省委工作,被当时的省委书记令狐安亲切地称为"老周"、"我们的专家"。

在云南省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中,周平教授与几位著名学者应邀与秦光荣省长一起讨论云南十二五规划纲要。省里主要党政领导赴京参加中央的会议,他应邀提供意见。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研究室、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云南省发改委、昆明市委的决策工作,都有他的参与。日前,他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等专家,被昆明市聘请为智联院首席专家,昆明市委仇和书记亲自为其颁发了聘书。

这些立足于校园并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工作,不仅延伸了教书育人的工作,发挥了政治学学科的功能,也拓展了云南大学政治学学科的影响,提升了云南省政治学学科在全国的地位。[6]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