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周元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元理(1706年-1782年),字秉中,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早期举人

生平简介

经历

乾隆三年(1738年)三十二岁时才中举人。乾隆十一年(1746年)十一年,以知县拣发直隶,补蠡县。调清苑。 周元理阅历丰富,才识过人,办事干练,经方观承推荐,升任广东万州知州,后担任霸州知州。以修城未竣,留清苑。会有部胥持伪札驰传者,察其奸,诘问具服,事上闻,上才之。调易州,擢宣化知府。母忧归。

上屡出巡幸,畿辅当其冲,宫馆、驿传、车马、刍牧诸役,主办非其人,往往为民厉,奏起元理董其事。服阕,补广平,调天津,又调保定。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擢清河道,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迁按察使,第二年迁布政使。

建议治水的措施:“以减少水石坝代替闸座,并每年测量水情并疏浚河道

三十六年,命从尚书裘曰修、总督杨廷璋勘青县、沧州减河。周元理向朝廷建议治水的措施:“以减少水石坝代替闸座,并每年测量水情并疏浚河道。”该提议得到批准。不久后,周元理出任山东巡抚。奏:“小清河发源章丘长白山,至乐安溜河门入海。章丘至博兴,有浒山、清河诸泊为纳水之区。请先将二泊濬深开广,遇水发时,有所停蓄,然后听其入河分注归海。并于每年农隙,疏濬下游各河。”未半载,擢直隶总督。

提出对应的疏濬河道方案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疏言:“直隶雨多河涨,行潦无归,行旅多滞。民间堤埝冲决,田庐受患。请用以工作赈例,勘修冲途诸州县叠道,并濬良乡茨尾雅河,新城、雄县卢僧河;修新城、清河、雄、任丘、献诸县堤埝。”上遣尚书裘曰修按行直隶河工,元理与合疏言:“直隶诸水,千支万派。总由三汊河为入海之道,全资西岸叠道,置桥穿运,而东汇入海河。出口西岸旧有桥十一,今拟添建桥九,俾无壅遏,上游不至受害。格淀堤自当城以下改为叠道,酌添涵洞,使行水畅顺。子牙河下游澄清,不使清河受淤。”诏如所请。雄县民诉知县胡锡瑛私鬻仓谷,上遣曰修及侍郎英廉按治得实,论罪。上谕曰:“直隶治赈,周元理奏言有司料理妥实。今有雄县事,所称妥实者安在?”下吏议,夺官,命留任。三十八年,加太子少保。

山东寿张民王伦为乱,令朝兴督兵助攻,乱旋定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八月山东寿张民王伦为乱,破寿张、堂邑、阳谷,犯东昌及临清,夺粮艘为浮桥,欲渡运河。上以畿南地相接,敕守要害。元理驰至故城,令布政使杨景素、总兵万朝兴、副将玛尔清阿以兵千二百驻临清西岸遏其冲。大学士舒赫德率禁旅讨贼,贼渡西岸犯我师,玛尔清阿击败之。贼溃复合,又为我师所败,进夺浮桥。贼退保临清旧城,元理令朝兴督兵助攻,伦自焚死,乱旋定。寻与侍郎兼顺天府尹蒋赐棨勘八旗在官荒地,请招佃承垦,八年后起租;沮洳庳下之区,并为开沟泄水;下部议行。四十年,元理年七十,召至京,御书榜赐之。四十一年,与学政罗源汉请热河增建学校。

民上诉,元理请罪民,责元理袒护,夺官

四十三年,上命改热河为承德府,令元理寿画。疏请改设州一县五,增置官吏如制。并请开附近潘家口汛煤窑。四十四年,坐井陉知县周尚亲勒派累民,民上诉,元理请罪民。上命尚书福隆安按治,责元理袒护,夺官,予三品衔,令修正定隆兴寺自赎。寻授左副都御史,仍署直隶总督。四十五年,迁兵部左侍郎,擢工部尚书。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周元理因病乞求退休,得到批准。次年,周元理去世于家中,享年七十六岁。

   元理為治舉大體,汎愛兼容。時以有長者行重之,為方觀承所識拔。

[1]

主要成就

周元理善于治河,在山东巡抚和直隶总督任上,他基于当地河务实情,提出对应的疏濬河道方案,并得到朝廷批准与认可。周元理在治理河务方面尽职尽责,保一方百姓平安。 周元理为政识大体,在当知县时曾受到总督方观承的赏识与提拔。他待下级宽容,敢于替下级说话,颇受下级尊重。周元理晚年被罢官,也是因为袒护下司所致。[2]

史籍记载

《清史稿·周元理传》、《荣禄大夫太子少傅工部尚书周公元理墓志铭》、《黎里志》。

周宫傅祠

周宫傅祠在南新街庙桥弄内,是清乾隆六十年(1795)为祭祀工部尚书周元理而建的专祠。总占地面积约139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35平方米,现存文物建筑(前四进)建筑面积为388平方米。作为祭祖家祠,在整个吴江只有黎里周宫傅祠堂最为隆重。周宫傅祠,为吴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周宫傅祠坐南朝北的大殿规整宏大,斗拱、枋条、柱头、悬花篮都有木雕,而且雕工精细。粗大的木柱下有覆莲式青石础,十分古朴。其正门前,有一棵古雅的罗汉松,230多岁了,依然树形婆娑,枝叶纷披,被认为是祥瑞之兆,里人争相传为奇谈。

周宫傅祠前后六进,前三进是祭祀周元理的专祠,有乾隆御祭周元理石碑一块;第四进是周家祭祀列祖列宗的场所;五六两进为周氏义学,晚清及民国年间,黎里民众祭孔仪式在此举行。是“三祭合一”,即御祭、祭孔与祭祖共于一祠。江南罕见。

参观周宫傅祠,可以看到大殿的面貌依然,整个大殿建筑放有回避、肃静等行牌。大殿北面原有三进,现只剩下最后一进,被修缮后恢复了周家全盛时代祭孔和家学私塾的历史风貌。私塾里挂有周家始祖宋理学大师周敦颐像。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周元理家族更是把他作为始祖,并推崇之以光耀周氏后人。

在周宫傅祠南大门六角缵顶亭子中间,有一块御碑,这就是当年乾隆为周元理钦赐的诏刻祭文。这座御碑可谓经历了一番波折,在文革期间曾遭到破坏,石龟的龟头被砸,碑身摔断,而碑额不知去向。

最后,在修复古迹时,终于在一进和二进东南角的水泥底下把碑额挖了出来。如今上谕碑,是由断掉的两截修补而成,反面的诏书已被磨光了文字,祭文文字基本还能看清。 [3]

相传,封建时代,有一个规定:官员年满70岁,都要“乞骸骨”,意思是告老还乡。周元理在他70岁的时候提出回家乡,可因为他为官兢兢业业,是不可多得的好官,所以乾隆皇帝就挽留他,于是,又留了他五年,他75岁的时候,周元理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乾隆皇帝就恩准他回家,没想到,他回到家乡黎里才三个多月,就病逝了。

皇帝知道了,十分痛惜和内疚。于是乾隆口授一则上谕和一篇祭文,让秉笔太监记录下来,交给江甦的布政使,带到黎里代为祭祀。周元理的三夫人许夫人和儿子周升士将乾隆上谕和祭文雕刻成碑文,安置在周宫傅祠堂的御碑亭里。这是苏州地区唯一一块皇帝祭祀大臣的御碑。[4]

有宝贝!吴江这三个地方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单了

2019年04月02日14:21:08 | 来源:吴江日报

日前,记者从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获悉,江苏省政府公布了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其中,吴江共有3处古遗址、古建筑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分别是位于桃源镇广福村的广福遗址、盛泽镇王家庄街的中和桥以及黎里古镇南新街庙桥弄内的周宫傅祠。[5]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