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字宪之,又字道邻,祥符人(今河南开封)。
崇祯年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崇祯八年(1639年),随卢象升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十年,被张国维推荐升任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及河南江西湖广部分府县。后总督漕运,拜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弘光政权建立后,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时称“史阁部”。清兵入关后,曾主张与之议和,共讨李自成的农民军。后被马士英等人排挤,于是督师淮扬,竭力协调江北四镇将领,以抵御清兵。顺治二年(1645年),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史可法拒绝投降,固守城池,后被攻破,壮烈就义。多铎因为攻城的清军遭到很大伤亡,心里恼恨,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大屠杀延续了十天,史称“扬州十日”。史可法死后,其遗体不知下落,家人将其衣冠葬于扬州城天甯门外梅花岭。
在围城期间,史可法写就著名的《复多尔衮书》,流传后世。另著有《史忠正公集》。
生平
二十岁那年,史可法在应试途中寄宿古庙苦读。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时任京畿督学的左光斗微服出巡。当他们一行人来到古庙时,看到一个年轻人正读倦了趴在桌上睡觉,桌上放著一篇刚拟好草稿的文章。左光斗拿来一看,大为赞赏,见他衣服单薄,马上将自己外套脱下披在此年人身上。问了寺僧,知此人名字是“史可法”,左光斗这才悄悄离去。
应试当天,左光斗任主考官,看到前来应试的史考法,便当场在试卷上批了他第一名。左光斗曾私下对太太说:“我的几个儿子都很平庸,不足以成就大事,将来能够继承我志业的,恐怕就只有这个年轻人了。”
明末的朝政非常混乱,明熹宗天启五年,左光斗因杨涟案而被牵连,被捕入狱。史可法知道恩师被奸人关在狱中,因奸人戒备很严,连自家的仆人都不准接近,所以只好朝夕在狱门外窥视。过了许久,史可法听说左光斗受了炮烙,迟早将死,便拿了五十两银子,哭泣著跟狱卒商量,求见恩师一面,狱卒终被感动了。
隔天,史可法换上破烂衣服、背著竹框、手拿铲子、假装成清垃圾的人,进入到狱中探望恩师。他看到左光斗“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于是忍不住抱著恩师痛哭。左光斗眼睛焦烂张不开,但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于是努力的用手把眼皮拨开,目光如炬,怒斥史可法说:“庸奴!这是什们地方啊,你竟敢前来!国家已经败坏到这个地步,我年纪大也就算了,而你却轻忽自己的生命而不晓大义,天下事还有谁可指望呢?!你再不快走,不等奸人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
史可法知道恩师用心良苦,只好哭泣著离开。后来他常跟人提起这件事,说:“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但也正因左光斗提携后进及“铁石肺肝”的人格感召,深深影响了史可法,成就了史可法忠肝义胆的作风。[1]
《左忠公轶事》中记载史可法任职凤庐道时,每当军情紧张时,他往往数日不卧床睡觉,而是让士兵轮番休息,自己坐在营帐外守候。每当寒夜猛然站起来,拍动衣服时,铠甲上的冰霜被振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声音。有人劝他要稍作休息,史可法总是回答说: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由此可知左光斗在史可法心中的份量与地位。
崇祯末年,马士英左右朝政,对史可法心存妒忌,设计将史可法外放到扬州。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史可法明知外调扬州是马士英的阴谋,但为了保护扬州不让清兵入侵,只好将计就计,他说:“马士英让我去守扬州,不外是想要独掌政权。可是守扬州这个重任,如果让他们那帮人去担任,能守得住城吗?”于是他便欣然前往就职。
弘光元年,在与清兵苦战七昼夜之后,史可法误中清兵圈套,以为三千援军来到,于是打开城门迎接,方知是清兵伪装。同时,清兵又用洋炮击垮西北城墙,瞬间扬州城陷。众人簇拥著史可法逃脱,但史可法为国殉难之志甚坚,不愿再往前行,对著清兵大喊:“我乃大明督师史可法是也!”于是他立即被清兵包围。
多尔衮闻讯赶来劝他投降,并尊称他为“先生”。但史可法面对这样的局势,依然坚定的说:“城在我守,城亡我死!”多尔衮叹曰:“忠臣也,当杀之,以成其名节。”史可法就这样从容就义,享年44岁。清乾隆时追谥忠正,著有《史忠正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