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生產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勞動生產率 | |
---|---|
勞動生產率,是指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勞動成果與其相適應的勞動消耗量的比值。勞動生產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勞動生產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表示,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越少,勞動生產率就越高。
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的能力或效率。勞動生產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勞動生產率就越高,反之,則越低;也可以用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表示:即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少,勞動生產率就越高,反之,則越低。
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根據產品的價值量指標計算的平均每一個從業人員在單位時間內的產品生產量。是考核企業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是企業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職工技術熟練程度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表現。目前我國的全員勞動生產率是將工業企業的工業增加值除以同一時期全部從業人員的平均人數來計算的。計算公式為: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勞動生產率 [1]
外文名 Labor productivity
影響因素 社會生產力、個別勞動生產發展 [2]
分類 2種
提出人 卡爾·馬克思
出處 《資本論》
分類
按範圍分
勞動生產率按其計算的範圍可分為: (1)個別勞動生產率。包括個人勞動生產率和企業勞動生產率。前者按個別勞動者的勞動耗費來計算;後者按個別企業的勞動耗費來計算。 (2)社會勞動生產率。是以全社會為單位來計算單位產品所耗費的社會平均必要勞動量。社會勞動生產率是衡量全社會範圍內生產先進和落後的根本尺度。
個別勞動生產率高於社會勞動生產率,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量就低於社會必要勞動量;反之,則高於社會必要勞動量。勞動生產率同單位時間內所生產的產品量成正比,即勞動生產率越高,單位時間生產的產品量越多;而同單位產品所包含的勞動量成反比,即勞動生產率越低,單位產品包含的勞動量越大。
按條件分
勞動生產率按其決定的條件可分為:
(1)勞動的社會生產率,是指由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程度所決定的生產率。
(2)勞動的自然生產率,是指由勞動的自然條件所決定的生產率。
馬克思說:"在農業中(採礦業中也一樣),問題不只是勞動的社會生產率,而且還有由勞動的自然條件決定的勞動自然生產率"。由於勞動的自然生產率不同,同量勞動會生產出較多或較少的產品或使用價值。這種差額,在商品生產條件下會形成級差收入,在土地私有制下則會形成級差地租。
按不同人員範圍分
勞動生產率按按不同人員的範圍計算,可分為:
(1)按全部職工計算:就是全員勞動生產率。
(2)按生產工人計算:就是生產工人勞動生產率;
生產的產品量能用產品實物產量和標準實物產量、生產工作量與產品價值量(總產值、淨產值等)等指標計算。
計算方法
勞動生產率=工業總產值/全部職工平均人數;也就是求每個單個的職工在一定勞動時間內對工業產值的貢獻是多少。工業增加值是一定時期內工業的產值與此前的產值之差,也就是是工業總產值較之前的增加額,工業增加值/全部職工平均人數,所得到的是每個單個職工在一定勞動時間內生產的價值比之前提高了多少。它反映的增加額,而並非單個職工全部的產值。
影響因素
勞動生產率的狀況是由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的。具體說,勞動生產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生產中的各種經濟和技術因素:
①勞動者平均熟練程度。勞動者平均熟練程度越高,勞動生產率就越高。勞動者平均熟練程度不僅指勞動實際操作技術,而且也包括勞動者接受新生產技術手段,適應新工藝流程的能力。
②科學技術的發展程度。科學技術越發展,其成果運用於生產越普遍,就越能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③勞動組織和生產管理等的好壞,對勞動生產率的高低有重大作用。
④生產資料的規模與效能,對勞動生產率有決定性作用。主要指勞動工具有效使用程度,對原材料和動力燃料等利用程度。
⑤自然條件。包括對自然資源和自然力的利用程度,都會直接影響勞動生產率特別是農業和採礦業的勞動生產率。
勞動生產率的高低是上述諸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參考資料:《政治經濟學》)
如何提高
對理論的解釋
勞動生產率涉及部門勞動生產率和部門勞動力配置結構兩個因素,其增長可分解為以下3個部分。(1)純生產率效應(pure productivity effect)。該效應表示以基期產出或投入為權數的行業勞動生產率增長率,即按照基期產出或投入權重,計算行業勞動生產率增加率的加權平均值。之所以稱為"純生產率效應",是因為它測度了在產出或投入份額不變時各行業勞動生產率增加的平均值。
(2)鮑默效應(Baumol effect)。該效應表示在考察期間內各行業勞動生產率和行業權重變動間的相互影響對整體勞動生產率的作用效果。之所以稱為"鮑默效應",是因為鮑默在其不平衡增長理論中闡述了產出與生產率之間的關係--產出增長和勞動生產率增長正相關。
(3)丹尼森效應(Denison effect)。該效應表示考察期內因為要素流動或投人權重差異所引起的生產率變動,即不同行業間勞動再分配對勞動生產率的影響。之所以稱為"丹尼森效應",是因為丹尼森認為,勞動力從低生產率部門向高生產率部門轉移也會提高整體勞動生產率。
上述思想可以用數學公式來表示。用Xt表示t時期的GDP;St表示t時期的勞動投入,則勞動生產率為:At=Xt/St。考慮勞動配置結構的勞動生產率為:At=∑i Aitωit,其中ωit表示第i個行業勞動投入占全部勞動的比重。
如果令Rit=Ait/At表示第i個行業與整體勞動生產率的相對量,g(A()表示2時期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率,則:
如果是小的平滑時間序列,則sit≈mit=Xit/Xt。k是代表基期,於是:
上式右邊第一項將各行業勞動占比始終固定為基期(mik),只測度勞動生產率因各行業勞動生產率變化(g(Ait))而變化的程度,因此是純生產率效應;第二項測度了行業勞動占比變化(mit-mik)和勞動生產率變化(g(Ait))交互作用對勞動生產率的貢獻度,因此是的默效應;第三項不考慮各行業勞動生產率變化(g(Ait)),只考慮各行業勞動力配置結構變化(△ωit)對勞動生產率的影響,因此是丹尼森效應。由此可得:
判斷一:任何經濟體勞動生產率的增長是由部門勞動生產率變化、部門勞動力配置結構變化以及上述兩種變化的交互作用而實現的,對勞動生產率的解析必須從這3個方面進行。
判斷二: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不同部門或行業的勞動生產率差異度較大,因此部門或行業之間的勞動力配置結構的變化,將與各行業勞動生產率提升一樣,對勞動生產率發揮重要作用。
判斷三:各行業勞動生產率的提升,主要是依靠迂迴生產程度加深和中間產品使用數量增加而實現的,這種分工演進可以用勞均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投入來度量,即通過提高資本有機構成或技術進步來提高勞動生產率。
判斷四:發展中國家通過勞動力結構轉變來提高勞動生產率,需要勞動力供給與行業需求相對接,這需要有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勞動力市場,以使低生產率部門的剩餘勞動力順利轉移到高生產率部門。
勞動生產率的高低,還可以用勞動者在一定時間內推動的生產資料的相對量來表示。它同一定量勞動所推動的生產資料量成正比,而同推動一定量生產資料所必需的勞動量成反比。馬克思說:"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正是在於:活勞動的份額減少,過去勞動的份額增加。
但結果是商品中包含的勞動總量減少,因而,所減少的活勞動要大於所增加的過去勞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90頁)。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意味着活勞動的節約。因此,在商品生產條件下,勞動生產率同單位時間內所生產的使用價值量成正比,而同單位產品的價值量成反比。
如何提高勞動生產率
美國管理大師杜拉克先生對提高勞動生產率這一問題的觀點如下三方面:
(1)清晰的定義任務:這個觀點很好理解。每一個活動、項目都有一個目標,可解決"幹什麼"這一問題。
(2)專注於所定義的任務:字面理解是"專心一致的完成任務"。
延伸理解為:資源投入--產出的過程中,工作可分為有效工作和無效工作。"專注"是指增加有效工作的比重。那麼每個人都應關注自己的任務,擰螺釘的只專注於擰螺釘,上車輪的專注於上車輪。這樣流水線生產作業方式的產生就有了理論的依據。日本很關注作業時間的研究,其目的就是增加有效工作的比重。不論是對作業動作,機器排列方式的研究其目的是一樣的。可見專注任務是很有其研究廣度和深度的。
(3)正確合理的評價任務:這個觀點很重要。
評價任務的尺度選擇不當,就不能表明正確的價值觀念,其後果是完成任務的人積極性的消退,誤導群體的認知觀念。很多企業都存在(產量--質量)的通病一樣。企業有產量指標,當然也有質量指標。在生產中產量壓力相當大時,假如有二班生產,其中一班產量指標完成而質量指標未完成;另一班產量指標未完成而質量指標完成。
這是的評價任務的標準就很關鍵。我見到的企業中絕大多數認為完成產量指標的班次工作效果相比另一班的好。那麼這種評價標準所產生的影響就可想而知了。只有正確和合理的評價標準,才能具有很好的導向作用,激發群體的內在動力,從而提高工作效果和效率。
從人力資源着手
(1)對人力資源的經濟投入
(2)對人員的合理組織和配置
(3)通過教育和培訓提高企業員工的素質
(4)進行人員激勵
(5)進行企業文化建設
編輯本段意義
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有着不同的情況和意義。在資本主義制度之下,各個資本家為獲得更多的剩餘價值,競相採用新技術,以提高其勞動生產率,降低商品個別價值,以便取得超額剩餘價值;各個資本家競相追逐超額剩餘價值結果,推動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但是,這種發展是有限制,因為資本家只有在增加剩餘價值限度內才會採用新技術,否則他寧願維持現狀,甚至阻礙新技術的應用。同時,勞動生產率提高,對資本家來說,是進行資本積累一個重要因素,對勞動者來說,則是造成失業,這就加深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而產生周期性經濟危機,使社會生產力遭到破壞。
資本主義制度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各個資本家為了獲得更多的剩餘價值,競相採用新的技術,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商品的個別價值,以取得超額剩餘價值;各個資本家競相追逐超額剩餘價值的結果,推動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但是,這種發展是有限制的,因為資本家只有在增加剩餘價值的限度內才會採用新技術,否則他寧願維持現狀,甚至阻礙新技術的應用。同時,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對資本家來說,是進行資本積累的一個重要因素,對勞動者來說,則會造成失業,這就加深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而產生周期性的經濟危機,使社會生產力遭到破壞。
社會主義制度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由於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建立,消滅了剝削和壓迫,勞動者成了生產資料的主人,可以充分發揮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開闢了廣闊的道路。對社會主義來說,提高勞動生產率具有極其重大意義。列寧說:"勞動生產率,歸根到底是保證新社會制度勝利最重要最主要東西。
資本主義造成在農奴制度下所沒有過的勞動生產率。資本主義能被徹底戰勝,而且一定會被徹底戰勝,因為社會主義能造成新高得多的勞動生產率"(《列寧全集》第29卷,第388頁)。只有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才能充分顯示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並為逐步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創造必要條件。
決定因素
勞動生產率的狀況是由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的。具體說,決定勞動生產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①勞動者的平均熟練程度。勞動者的平均熟練程度越高,勞動生產率就越高。勞動者的平均熟練程度不僅指勞動實際操作技術,而且也包括勞動者接受新的生產技術手段,適應新的工藝流程的能力。②科學技術的發展程度。
科學技術越是發展,而且越是被廣泛地運用於生產過程,勞動生產率也就越高。③生產過程的組織和管理。主要包括生產過程中勞動者的分工、協作和勞動組合,以及與此相適應的工藝規程和經濟管理方式。④生產資料的規模和效能。主要指勞動工具有效使用的程度,對原材料和動力燃料等利用的程度。⑤自然條件。主要包括與社會生產有關的地質狀態、資源分布、礦產品位、氣候條件和土壤肥沃程度等。
勞動生產率分個別勞動生產率和社會勞動生產率。在個別勞動生產率中,按個別勞動者的勞動效率計算的勞動生產率是個人勞動生產率;按個別企業的勞動效率計算的勞動生產率是企業勞動生產率。以全社會的平均勞動效率計算的勞動生產率是社會勞動生產率。
社會勞動生產率是衡量全社會範圍內生產先進和落後的根本尺度。個別勞動生產率高於社會勞動生產率,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量就低於社會必要勞動量;反之,則高於社會必要勞動量。勞動生產率同單位時間內所生產的產品量成正比,即勞動生產率越高,單位時間生產的產品量越多;而同單位產品所包含的勞動量成反比,即勞動生產率越低,單位產品包含的勞動量越大。
勞動量的耗費可以按不同人員的範圍計算,如按全部職工計算,就是全員勞動生產率,按生產工人計算,就是生產工人勞動生產率;生產的產品量可以用產品實物產量、標準實物產量、生產工作量和產品價值量(總產值、淨產值等)等指標計算。
我國相關研究
提高中國勞動生產率:
勞動生產率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核心指標。從歷史縱向比較,改革開放對中國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中國2011年的勞動生產率是1980年的8倍,按照平價購買力計算,2010年的中國實際勞動生產率也比1990年增長1倍以上。
但橫向比較的結果是,中國的勞動生產率水平不僅比發達國家要落後數十年,甚至比不上拉美以及印度、泰國和摩洛哥等國家。9月26日,安永發布的《勢在必行:提高中國生產率》報告稱,中國企業亟需提高生產率以保持盈利增長,提高生產率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報告稱以資本驅動的增長是不可持續的,而提高生產率將是釋放中國經濟潛力的關鍵所在。
中國科學院曾發布多份報告認為,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只相當於美國的1/12,日本的1/11。
中國勞動生產率的滯後狀況,不僅深刻反映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即中國經濟的實際發展質量水平遠非表面數據顯示的那樣高,實際存在很大的泡沫因素,而且因其所衍生的問題,已經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產生了重大影響,自2010年底以來中國經濟持續性地增長放緩勢頭,就是其突出表徵之一。
勞動生產率水平的低下,對中國可能是極其不利,使中國原有的廉價勞動力充足和低附加值工業生產繁盛推動經濟低效、規模性增長的階段性優勢喪失殆盡,卻無更富有競爭力的勞動力和高附加值產業持續促進經濟穩定、高效增長。
未來中國的適齡勞動力人口將顯著減少,而隨着中國通貨膨脹水平的上升,勞動力價格近些年來也在不斷上漲,因此,中國將不得不面對適齡勞動力人口減少和勞動力成本增加的雙重負面結果,由此將導致經濟長期在低水平上徘徊。勞動生產率提高,關鍵還要靠勞動力,也就是人的因素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關鍵。
過去的失誤是,過於注重數量增長而忽視了質量提升,過度使用廉價勞動力和依賴政府投資推動經濟規模增長而忽視了勞動力生產技能和知識水平的培養,導致經濟雖然獲得了表面的繁榮和發展,卻並未同步實現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在各種矛盾和問題集聚到一個臨界點以後,經濟發展必然會遭遇難關,出現增速放緩的局面,如不進行有效改革,將使經濟長期陷入低增長,甚至會使增長停滯。
中國經濟增長勢頭放緩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毫無疑問,勞動生產率低下是其核心因素之一。在中國勞動生產率低下的現象以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後果背後的深層次問題是,中國經濟沒有全面和徹底地貫徹市場經濟法則,在權力干預下呈現出結構性扭曲的格局,一方面是經濟高速增長的繁華景象,一方面是掩藏在這堆繁華下的泡沫和低效,包括勞動生產率的低下、高附加值產業未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擴張性的政府投資的泛濫等等。
市場經濟的自由屬性和權力的干預,是當前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基本矛盾之一。權力對經濟的干預,主要還是依靠行政資源主導下的經濟手段的綜合運用,比如財政、稅收、金融政策等,但更為惡性的權力干預形式則是政府官員通過行政命令直接介入經濟運行的具體環節,比如通過權力尋租使得政府招投標行為虛化、弱化。
除了為國家、為事業的崇高信念之外,主導官員的還有兩種思維方式,其一表現為一切圍繞政績轉,透過促進經濟發展帶動個人發展;其二表現為權力尋租。政績思維決定了他們將經濟的量的增長放在了地方發展的頭等位置,千方百計引進項目,吸引投資,千方百計聚集資金,加大投資,總而言之,就是為官一任,促進增長,好打開個人升遷的方便之門。
在政績思維下,他們會傾向於發展短平快的項目,發展立竿見影的項目,比如房地產業、低附加值加工業以及化工、煤炭等重型工業。這些行業都輕視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也不重視勞動力技能的提升,同時,由於官員們的精力過於投入到那些看得見摸得着的項目。
因此具有長遠意義和戰略價值的教育和科技就難以獲得與其作用相稱的地位,勞動力的知識和技能長期得不到應有的提高,久而久之,無論是勞動力因素,科技因素,還是產業布局因素,都無從對提高勞動生產率作出積極的、有效的貢獻。
權力包辦了市場運行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且由於產生機制的不夠民主、內部制衡性因素不足以及外部監督因素的匱乏,導致其難以得到有效的制約而絕對化,因此對市場經濟的損害,對勞動生產率的提升,往往是致命性的。在權力尋租思維下,本來都是可以用來發展教育、科技事業的重要資金被挪用。
只有通過改革的辦法,致力於改變權力主導和過度干預經濟的局面,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經濟運行中的支配性作用,才能解決中國勞動生產率低下的問題。同時,從權力的產生機制、內部制衡機制和外部監督機制入手,為其越軌和濫用築起防範和懲戒的堤壩,也是真正讓前面所提改革得到徹底進行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