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侯芙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侯芙生2.jpg

侯芙生 中国石油化工专家。1923年11月28日出生,江苏省江苏省无锡市人。早就读东林小学和正风中学。1947年毕业于上海国立暨南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50年后历任石油工业部东北石油十厂总工程师,石油部生产技术司主任工程师、处长,石化部石油化工科学院处长,石油部炼油化工生产司副总工程师、副司长等职。1983年任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正局级),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现任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

2018年10月31日,侯芙生院士在北京[1] 逝世,享年95岁。

侯芙生

研究贡献

侯芙生长期从事炼油、石油化工及化纤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和生产工艺的研究。多次负责编制炼油、石化生产和科技发展规划;研究以石油为原料的炼油、化工、化纤行业的联合,实行原料的优化互供;指导渣油催化裂化制乙烯等炼油、石油化工重大科技攻关;改革润滑油[2] 传统生产工艺;指导节能技术改造,大幅度降低能耗;解决重大工程项目如高桥重油催化、扬子加氢裂化、齐鲁氯碱以及抚顺腈纶、巴陵已内酞胺等装置运行中的技术难题。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主编《石油炼制基本知识》《中国炼油工程师手册》《走向21世纪的中国石化工业》等专著4本。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个人作风

侯芙生是个作风正派,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事业认真负责的老科学家。他的一举一动都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真正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榜样,是我们的楷模。侯芙生更是一个高瞻远瞩,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1982年,应壳牌公司邀请,侯先生率团去法、英、德、荷四国参观考察炼油厂。侯先生对这次考察很重视,从炼油厂的技术操作管理、节能、环保到所有工艺,包括常减压、催化裂化、加氢裂化、润滑油台架评定等,一项一项实地考察。

侯先生对代表团的团员要求也很严格,要求他们都要懂外语。会上是有翻译的,但是,他要求每个人都要用英语提问,并做详细记录,会后认真核实。回国后,上报了出国考察的一本详细的技术汇报,并在石油部专门举行了报告会。这次考察,对中国今后的润滑油品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整个润滑油工艺得到了全面改革。当时中国的润滑油是按苏联模式生产,润滑油生产水平都不太高,润滑油基础油质量较差,当时被派到石油七厂搞试点,进行技术攻关,终于生产出了高质量的基础油。

突出业绩

但要做出好的润滑油,光有合格的基础油不成,还要有好的添加剂,好的配方,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侯先生在参观完英国的一家润滑油调和厂后,觉得很不错。于是他们决定改变生产体系,改成生产基础油,再调和成成品油的工艺体系。并于当年把原来搞军工燃料的621厂,改造成现在长城润滑油公司,使原来只用供军用的润滑油开始走向民用市场。到了八十年代末,中国的润滑油技术和国外的差距明显缩小。中国终于可以生产出高档润滑油。后来证明,长城润滑油成长得很好。应该说,长城润滑油能有今天的成绩,侯老是功不可没的。

侯先生在考察时发现,壳牌那么大的公司,那么多产品,只使用一个商标。他意识到公司品牌形象的重要性。于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主张一个公司只树立一个品牌。基于长城润滑油已经在市场上推广开来,他就建议把"长城"品牌在市场上树立起来,并把石化系统内的其他润滑油品牌都统一到"长城"上来。2004年,中国石化的润滑油品牌终于实现了"长城"的统一,并取得成功。

此外,壳牌公司的低能耗也引起了侯先生的注意。当时国内能耗在105万大卡,这就意味着,每炼一吨油就要消耗十分之一的油。于是,在他的具体领导和指导下,炼油厂开始大搞节能改造。经过六年的努力,将能耗降低到71万大卡,6年节约原油930万吨。后来他还专门召开了石油系统的节能工作会议,总结出炼油厂节能的具体措施。无论是当时,还是今天,都是意义深远的事情。

参考资料

  1. [1], 360-allan, 2018-09-27
  2. - 机械工程学术语, 360网, 201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