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乔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乔托(著名画家)
出生 1266
国籍 意大利
职业 画家
知名于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 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之一。乔托的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界线,他不仅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被誉为欧洲近代绘画之父。
知名作品逃亡埃及
《哀悼基督》
犹大之吻
《基督下十字架》

乔托(qiaotuo 1266--1337) 著名画家。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 也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之一。乔托的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界线,他不仅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被誉为欧洲近代绘画之父。

人物经历

乔托·迪邦多内出生于佛罗伦萨北方山区韦斯比亚诺的农民家庭。少年乔托为了打发时间,经常在石头上描画自己放牧的山羊。有一天,佛罗伦萨大画家契马布埃经过村道发现了他的才能,于是说服了他的父母,将他收为自己的徒弟。后来,乔托的技艺很快超过了老师。乔托青年时代居罗马,从师过罗马画派领袖彼得·卡瓦里尼,曾为圣彼得柱廊大厅做过大量的镶嵌艺术品;36岁移居帕多瓦城,在那里创作了著名的阿雷纳教堂耶稣故事壁画,几乎所有画面,都贯穿着统一的蓝色天空色彩,在下面塑造出一排富有寓意性的人物形象——仁慈、智慧、贪婪、背叛、固执、暴政等。据说诗人但丁正于此时被教会永远逐出佛罗伦萨,流落到帕多瓦,乔托热情地接待了他。

意大利的权贵们千方百计争着这位佛罗伦萨大师为他们服务,而乔托从不违背自己意愿,我行我素,在全国漫游,他到处留下自己的艺术种子,推动着人文主义艺术的发展。乔托最后的20年是在佛罗伦萨度过的,在他67岁高龄时,佛罗伦萨市政厅指定“大师乔托”领导建造大教堂独立式钟楼,可惜生前只建造起一层,后由弗朗切斯科·塔兰蒂完成,当今仍堪称佛罗伦萨最优秀的古建筑,与圣玛利亚大教堂并列。

乔托绘画的创新意义,在于发明了一套直接观察自然,以再现客观现实的绘画实验方法,开创了绘画早期的科学时代。他所塑造的宗教人物犹如雕像般的浑厚,个个都是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世俗男女,不再是中世纪的幽灵;在画面艺术处理方面,力求在平面上再现立体空间的效果,空间具有空气感和深度感,画中形象具有体积感和量感;在人物安排上,善于突出主体形象,具有视觉的吸引力,这种艺术处理的方法,成为后来欧洲绘画的典范。乔托是公认的使西方美术摆脱中世纪美术程式的第一人,从而成为开创写实画风的鼻祖,被誉为欧洲近代绘画之父。

乔托·迪邦多内主要作品

《逃亡埃及》[1]

《圣经》中说,东方三博士得知人类未来的救世主耶稣诞生,即前往耶路撒冷朝拜,以色列希律王得知后甚为恐惧,立即下令将耶稣诞生地的伯利恒地区所有男婴全部杀死,借以灭掉耶稣根除后患。上帝托梦于耶稣义父约瑟,赶快将圣母玛利亚和刚出生的耶稣带往邻国埃及避难,乔托描绘的正是这一情节。在这幅画中乔托完全抛弃了中世纪的清规戒律,画中人物有着健壮而结实的身体,充满世俗的人情意味。我们所见情景,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母亲抱着孩子骑在驴背上,在丈夫引导下和同路人在乡间山道上行进,这是一幅活生生的世俗画面。画家把神请到了人间,将神变成人。

《哀悼基督》

按贡布里希的讲法,乔托重新发现了在平面上造成深度错觉的艺术。他用短缩法,明暗造型,衣褶中的阴影,使人物给我们圆雕感、重量感。这幅《哀悼基督》把场面戏剧性地表现出来,人物的目光和动作、斜向的矮墙都把观者的眼光引向基督;圣约翰躬身向前,两臂分开,这样激情的举动打破了以往绘画中的程式化表现;每一个人物的动作和表情都令人信服地传递出一种哀痛之情,即使背对我们的人也是如此;画面具有明显的空间层次感。如果结合中世纪的艺术就能看出乔托这些处理之于艺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犹大之吻》

这是《圣经》中犹大出卖主的故事:希律王决心灭掉神子耶稣,以重金招示,捉拿耶稣。在耶稣的12个门徒中有个叫犹大的,在重金诱惑下出卖了老师。希律王派来的法利赛人说不认识耶稣,犹大献计说:当我走近一个人并与他接吻时,他就是耶稣。因此,犹大的吻是出卖主的暗号,罪恶的吻。 画家用戏剧性手法,将矛盾尖锐对立的双方置于画面的视觉中心,其余人物分列两旁,作对称式向着中心主体人物。处于中心的犹大身体被单纯的、明亮醒目的黄色斗篷所包裹着,在周围复杂的人群中显得更加突出,他抬手欲搂抱耶稣的手势,使斗篷形成扇面形的褶纹由疏到密向上集中,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头部,人们的目光最后落在耶稣和犹大的对立面孔上,犹大向上作乞求状,而耶稣俯视犹大,冷静、锐利夹着仇恨,像一双利剑欲穿透叛徒的胸膛。

《犹大之吻》是乔托的一幅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壁画,被称为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杰作。它是以《圣经》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的。这个故事我们十分熟悉:为了13块银币,犹大将自己的老师出卖给了犹太教当权者,并为拘捕耶稣的人带路。画面上犹大带领一队人马,直奔耶稣而来,将他团团围住,犹大上前亲吻耶稣,以此作为捉拿耶稣的暗号。而耶稣早已识破了他的诡计,对他怒目而视,犹大则显得十分惶恐。四周人头涌动,杂乱无序,充满了紧张的空气。无论表现什么样的主题,也不管画面中场面有多么嘈杂,乔托都有一种惊人的协调、组织并使画面重心突出的能力。捉拿耶稣的兵士手执火把,挥舞着各式武器,但画面的中心位置却显得平静而庄重。整幅作品用光、用色和构图都显得十分准确、和谐,将“犹大之吻”那一瞬间各种人物的表情、内心世界以及场面的特定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这则圣经故事的描绘,乔托的爱憎跃然其上。

《基督下十字架》

基督下十字架》是很能体现乔托风格的一幅湿壁画。这是一个极具动感的画面:基督已经死去,仿佛刚刚被人们从十字架上放下来,他四肢松软地躺在圣母的怀里,而圣母则紧紧地搂着他依然温热的身体,似乎要拼命地将他唤醒。这个悲痛欲绝的场面活脱脱一幅阴阳诀别的人间悲剧。乔托善于借助对神话人物与情景的描绘,表现人世间的无尽情怀。他在构图上注重对中心人物的强调,而又使人物之间的关系紧凑、协调。人物的造型在充分地调动了明暗关系的处理手段之后显得十分丰富,画面空间感更加强烈。

圣方济各的画像

乔托还作过几幅圣方济各的画像。圣方济各是与乔托同时代的人,许多人都见到过他,乔托年轻的时候也曾亲眼见过他。所以画圣方济各的肖像就不能像创作神话题材中谁也没见过的圣人那样,任意发挥想象,他必须画得让人们一眼就能认出那就是圣方济各。乔托凭着记忆作画,竟然画得那么逼真传神。这些画是乔托应方济会的修道士们的请求而作的,圣方济各是方济会的奠基人。画作完成之后,教徒们来到教堂不但可以聆听布道,还可以仰望乔托为他们复活的这位传奇式的英雄。

据说,当时乔托的画风靡全国,意大利的王公贵族们都以能够获得一幅乔托的绘画而感到荣耀。而乔托却不愿侍奉权贵,他游走各地,传播他的艺术主张,为推动人文主义艺术的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

乔托·迪邦多内雕塑作品

原图链接图来自 Madonna and Child

乔托还有大量的雕塑作品传世。《人民生活图景》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它反映打铁、纺织、制药等生活内容,是一幅连环画式的市井生活画卷。那时,乔托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熏染,他的作品中自然也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文主义倾向,他极力地表现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命运,以此揭示人性的本质和人生的价值。他的艺术风格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生平

13世纪末叶的某一天,意大利佛罗伦萨城热闹的大街上人头攒动,一个衣履光鲜的中年人行色匆匆,他对周围的一切似乎视而不见,中年人挤出人群,径直往北而去。出城几英里他开始放慢了脚步,并四处张望,不时向正在忙碌的村民打听着什么。他顺着村民们手指的方向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一个小山坡上。这时他有些累了,便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

这个人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知道他的名字,也许叫波蒂,也许叫哈理,历史没有记住他的姓名,但他此行找到的一个人却在艺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名字,这个名字叫做乔托。

这一天,幼小的乔托和往常一样,赶着羊群来到门前的小山坡上,他替生病的父亲放羊已经有好几个月了。每日相同的生活使乔托感到十分无聊,为了打发时间,他捡起一颗石子,在一块平整的石板上画了起来。他眼前除了光秃秃的山坡便只有羊群,于是他就把羊群吃草的神态画了下来。 这时,坐在石头上的波蒂缓过劲儿来,站起身往小山坡的另一侧走去。走到半山腰的时候,他看见一个放羊的孩子正在一块石板上聚精会神地画着什么,他不禁眼前一亮,莫非他就是人们说的那个会画画的孩子?他紧走几步凑上前去一看,果然,石板上的羊儿画得生动逼真。波蒂兴奋地将孩子抱起来,问他愿不愿意到城里去学习画画。孩子一个劲儿地点头,因为到过城里的人曾经回来向他描述过佛罗伦萨的繁华,他做梦都想去那里看看。

波蒂在说服了乔托的父亲之后,便把乔托带走了。当乔托再次回到这个叫做韦斯比亚诺的小村庄时,他已经是一位名震遐迩的大画家了。那么,带走乔托的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怎么知道在那个小小的村庄里有一个会画画的孩子呢?话还得从头说起。在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每一个画室里都有一拨为画家打杂的帮工,他们年龄很小,出身贫寒,大多来自农村,为了混口饭吃,他们要为给他们提供吃住的画家们干活,不仅要学会为画家配制颜料和打底色一类最基本的手艺,还要干所有的家务活,直到12年学徒期满之后,画家们才肯向他们传授绘画的技艺。 虽然做学徒的日子漫长而艰辛,但这样的差事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获得,他必须具有绘画的天赋,而且聪明灵气,还要能够吃苦耐劳。既然有这么多的要求,那么,找到一个这样的孩子也就并非易事。这样的孩子也便成为每个画室四处寻找的“人才”。前面说到的那位波蒂便是肩负着这一使命的“艺术探子”。据说他是当时著名画家契马布埃画室的人,此前,他从一个来自乔托家乡的生意人那里打听到那儿有一个放羊的孩子有着很好的绘画天赋,于是他便不辞辛劳地前往寻找。果然,他不虚此行,挖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璞玉。

乔托就这样在契马布埃的画室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他的老师契马布埃是一位不凡的人物,他不仅是出色的壁画家,还是卓越的建筑师。从他存留不多的作品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判别他那属于文艺复兴早期的画风。他绘画的题材多取自于《圣经》或传说故事,而非现实生活。据说,他还曾绘制过世界上最大画作,并擅长用马赛克作画。虽然我们对这位画家的生平了解不多,但他依然享有“意大利绘画之父”的美称。 乔托就是在这位画家多年的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因此我们可以相信“名师出高徒”不是一句没有根据的话。当然,乔托之所以成为一代绘画大师,不仅因为他师从过契马布埃,还因为他有着超人的绘画天赋,更因为他适逢其会,降生在文艺复兴那样一个伟大的时代。

那时人文主义思想已经萌芽,人性得以回归,教会宣扬的所谓“神性”和宗教禁欲主义遭到了普遍反对,歌颂世俗生活,主张个性解放,反对来世观念成为了思想的主流。同时实现理性、科学的生活成为人们迫切的愿望。在这场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中,美术创作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逐步摆脱宗教的桎梏,着眼于对世俗生活和现实人物的描绘。即使表现的是宗教神话题材,也会赋予笔底人物和情景人性化的色彩。同时,透视学和解剖学原理被引入到绘画之中,使美术造型更趋科学、真实和自然。

而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端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米兰和威尼斯这些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城市。乔托的故乡佛罗伦萨当时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和艺术之都,人们都以能够居住在这个城市而感到骄傲,所以,当有人不幸被驱逐出那里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这样的处罚比死刑还要可怕。

乔托·迪邦多内成就

原图链接 来自 逃亡埃及

乔托这颗优良的艺术种子,便幸运地降落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并得以茁壮成长。除了契马布埃,他还在游学罗马时,师从罗马画派画家彼得.卡瓦里尼,很快,乔托的技艺便超过了他的老师。乔托一生主要从事教堂壁画的创作,完成了许多具有生活气息的宗教题材作品。乔托一生勤奋,创作颇丰,我们在罗马、佛罗伦萨和帕多瓦等地的教堂里都能看到他的作品。乔托36岁移居帕多瓦城之后,仅在1303年至1305年间,就在斯克罗韦尼礼拜堂的墙壁和屋顶上画了100多个圣经故事。在那里他还创作了最能显示他艺术风格和成就的作品--著名的阿雷纳教堂耶稣故事壁画。据说,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但丁恰好被教会放逐到了帕多瓦,两位艺术家相逢于此,不禁感慨万端。乔托在但丁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他无私的帮助和关怀,此后两人成为要好的朋友。但丁在他伟大的《神曲》中,留下了对这位画家艺术成就的赞美之词。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小说家薄伽丘也在《十日谈》中表达了他对乔托的赞赏:“他生而具有超群的想像力,凡自然界的森罗万象,他无一不能运用他的妙笔画得惟妙惟肖,令见者几疑是物的真体。”

乔托·迪邦多内历史地位

要弄清乔托在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文艺复兴绘画艺术几个重要时期的划分。一般认为,以佛罗伦萨为中心,从乔托开始至波提切利为止这一时期为初期;而全盛期则是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的崛起为标志;以提香为代表的威尼斯画派则代表着晚期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所以,我们有理由说乔托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画家,他为绘画领域的拓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第一个勇敢探索新的绘画方式的画家。在此之前的绘画受拜占庭风格的影响,高度程式化,色彩艳俗,人物僵硬,宗教绘画中的人物更是全然“神化”,毫无个性,了无生趣。是乔托带领意大利美术突破了拜占庭美术定型化的束缚,开创了写实主义绘画的一片崭新天地,因而被誉为欧洲近代绘画之父。从乔托开始,意大利绘画的题材不再仅限于寓言,画家们开始注重表现凡人普通而真实的生活,他们运用各种新的技法,歌颂人性的美好,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乔托是一位开先河的画家,在他之前没有人这么作画。他完全没有可以参照和借鉴的蓝本,全凭自己的勤奋和天才的想像力摸索着前进。虽然我们今天提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首先想到的便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而并非乔托,但正是这位艺术的先驱,为后代的画家铺平了道路,才会有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绘画艺术的辉煌成就。 尊重科学、崇尚自然、再现真实生活,这是乔托绘画的鲜明特色。乔托笔下的宗教人物摆脱了神灵般的肃穆与僵硬,具有现实中饮食男女的七情六欲,在处理手法上,也更加注重画面主体三维空间效果的表现,使人物造型更为生动、逼真,线条的运用也日趋娴熟畅达。

晚年生活

乔托晚年回到了故乡佛罗伦萨,那时他已经基本不再作画,转而从事建筑设计。在他67岁那一年,受佛罗伦萨市政厅的委派,主持建造公共建筑的工作。乔托接手多莫大教堂建设工程的时候,这项工程已经进行了40年,乔托决心把它建造成世界上最好的教堂。乔托在使教堂主体工程顺利推进的同时,还打算建造一座与之配套的钟楼,并绘出了详尽周密的设计图,可惜钟楼只建起了一层,乔托便阖然长逝。后来弗朗切斯科.塔兰蒂按照乔托的构思继续进行着工程的建设,但令人不解的是,直到50年之后的1387年钟楼才最后竣工,这期间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不得而知。但包括钟楼在内的多莫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圣玛利亚大教堂一样,都堪称是那一时期建筑艺术的典范之作。

乔托于1337年在佛罗伦萨去世,享年71岁。乔托一生才华横溢,勤勉刻苦,他是一位集画家、建筑师和雕刻家于一身的伟大的艺术先驱,又是一位为人谦和,特立独行,严谨而可爱的长者,更是一位慈爱的六个孩子的父亲。不管在生前还是身后,人们都给了他极高的评价。

参考资料

  1. 乔托作品赏析 . 中国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