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15号,创建于1916年,是一座国家级地学博物馆,为亚洲第一大地学博物馆[1],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目录

历史

1913年,丁文江应工商部矿政司司长张轶欧的聘请,担任地质科科长。1913年,地质科改称“地质调查所”(其中规划有地质矿产陈列馆之设置),规划并总管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丁文江担任所长,但因为无人应聘调查员,导致地质调查所形同虚设。同时成立了地质研究所,与地质调查所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地质研究所先是由丁文江主持,后来丁文江赴云南调查,遂改由章鸿钊主持。地质研究所的实质是地质讲习所、培训班,招收30位学员,由章鸿钊、丁文江授课。1914年,翁文灏任专职教师。学员学习三年之后,共18人毕业,4人肄业,8人中途辍学。

1916年7月14日,地质研究所在北京丰盛胡同3号举办毕业典礼,同时还举办“学生成绩展览会”,展出师生们这三年来采集的899件岩矿标本,配以图说及野外调查照片。翁文灏回忆:“地质调查所创办之初,即有附设陈列馆之计划。历次调查皆附带采集标本,以资陈列。民国四年(1915年)迁入丰盛胡同现址后,即着手准备。民国五年(1916年),地质研究所毕业,就历年实地练习时师生采集所得,借地质调查所新制柜架,举行展览会,即为现在陈列馆之起点。”因此,中国地质博物馆将1916年7月14日定为建馆日。

根据考证,最早在1913年,地质科改称地质调查所时,便有地质矿产陈列馆之设置,但是有名无实;后来,袁世凯在洪宪元年(1916年)1月4日准奏设立“地质调查局”,局长为张轶欧,会办为丁文江、安特生,局内设有四股一馆:地质股、矿产股、地形股、编译股、地质矿产博物馆,但当时博物馆处于筹建之中。1916年2月10日,农商部总长周自齐签署了《农商部饬》119号,任命地质调查局会办、技正丁文江为地质矿产博物馆馆长。1916年7月14日是公认的建馆日,因为当时博物馆有馆长、机构、典型事件,陈列及收藏自此确定。

1920年,丁文江、章鸿钊、翁文灏商请农商部为筹建地质图书馆而发起募捐,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捐款1000元,各界捐款共计39000元。1921年,在北京兵马司胡同9号建成了地质图书馆,并用其余额8000元为地质陈列馆添建了两间展室,从而增加陈列面积400平米。1922年7月17日,新建成的地质图书馆和扩建的地质陈列馆举行了开幕式,大总统黎元洪莅临讲话并且参观了地质陈列馆。

从1916年本馆建馆到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再到1935年地质调查所南迁,是地质矿产陈列馆的初创及发展时期。该时期的馆长依次是丁文江、翁文灏、安特生、卢祖荫、徐光熙,其中前四人是中国地质学会创会会员。地质陈列馆从最初四个陈列室(矿物岩石室、地质系统室、煤铁矿产室、金属矿产室)发展至七个陈列室(新增非金属矿产室以及两个古生物室,并且在原来的矿物岩石室增设动力地质内容),后来还增加了石油煤炭土壤新生代部分;陈列标本自最初899件增加到近万件(还有未陈列标本不下10万件);陈列面积从最初不足100平方米发展到1000平方米;陈列馆从丰盛胡同3号的一隅,扩大到丰盛胡同3号全院。在该时期,兼任馆长的翁文灏对该馆发展贡献最大[2]

视频

中国地质博物馆 相关视频

我和我的祖国——中国地质博物馆国庆献礼
《文旅中原》第二十三期地质博物馆

参考文献

  1. 中国地质博物馆,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地学馆,豆瓣,2013-7-23
  2. 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08-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