餌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本條目序言章節沒有充分總結其內容要點。 (2020年5月) |
此條目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20年5月) |
概述
以大米為原料,一般是把米煮熟後,舂成各種形狀。主要形狀有塊狀、薄餅狀及絲狀,絲狀的也被稱為「餌絲」。餌塊儲存、運輸比較方便,吃法也很多,可以切片、切絲,烤、蒸、煮、炒等均可,深受當地大眾喜愛[1]。
菜品特色
在中國西南川滇黔桂地區,餌塊有多種別稱。如:餌塊粑、粑粑等。且上述各地對餌塊的各種稱呼交互隨意使用,並無單一的嚴格特定傾向。這也延伸到關於餌塊的來由,坊間有多種說法,其來源主要有貴州、廣西、雲南等,其與餌塊的名稱的多樣性有著必然聯繫。
《急就篇》有「餅餌麥飯甘豆羹」,顏師古注了一條:「溲米麵蒸之則為餌」;五代徐鍇《說文解字系傳》中說「粉米蒸屑」,米是弄碎的。做法是把米泡了蒸熟,上碓去舂,舂透就是餌,當然也可以用機器,但仍是米蒸為飯後做,與米先磨粉榨出的米線、蒸成的捲粉都不同。餌的原料是飯米為主,若是糯米做,就稱之為「 糍粑 」,若是糯米磨粉做,便是年糕,都有別於餌。如今江浙一帶,著類似餌塊的糍粑和年糕都多是農村在過年時大夥熱熱鬧鬧來做,需捏成各種花樣。在城市則製成每個寸把寬五寸長左右的小條在菜市出售,但名字就叫年糕,混於糯米製品,失了古意。
來由
關於餌塊的來由,坊間有多種說法,其中包括源於貴州說、廣西說、雲南說等。 舊時昆明習俗,老百姓總愛在家門口支起個爐子,把粑粑放在鐵篩子上烤,一邊烤一邊吃,真是別有風味。說起這個習俗的由來,又有一段故事。
一天清晨,粗糠寶挑著一擔山貨到昆明去賣。剛剛走進大東門,就看見城門口站著不少老百姓,一個個怒氣沖天,叫罵之聲不絕於耳。有的娃娃躺在媽媽的懷裡張著小嘴哇哇直哭,粗糠寶站在旁邊聽了一會兒,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來,昨天晚上知府衙門二堂不知什麼原因突然起火,知府氣得暴跳如雷,認定是大膽刁民故意搗亂。他馬上下令,在昆明六道城門張貼佈告,從今天開始,所有百姓一律不准在家生火做飯。此項禁令有效期三個月,違者嚴加懲處,絕不寬容。
粗糠寶向鄉親們招招手,如此這般地囑咐了一通,大夥兒頓時樂得眉開眼笑。回去以後,大夥兒紛紛從家裡搬出爐子,在上面烤起粑粑來,一個個吃得香極了。
知府老爺知道了,急忙出來查看。他揪住一個老倌吹鬍子瞪眼睛。粗糠寶走上前去,衝著知府扮了個鬼臉,「知府大人,佈告上禁止在家裡生火煮飯,可沒有禁止在家門口烤粑粑吃呀!」知府懊惱不已,事先怎麼就沒想到粗糠寶會來這一手呢。
撒梅人把粑粑叫餌塊,燒餌塊就這樣流傳了下來。昆明人至今愛吃燒餌塊,你去街上的燒烤攤和早餐鋪看看就知道了。
影片
參考文獻
- ↑ 李韜著. 舌尖上的中國鄉土小吃. 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 2013.01: 226–227. ISBN 978-7-5637-24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