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道卡斯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道卡斯族

图片来自epochtimes

道卡斯族台湾原住民之族群之一,因政权更迭而被归类于平埔族群,此名称为日本学者伊能嘉矩所命名,又名斗葛族

历史

原居于新竹苗栗台中一带的海岸平原区。“斗葛”一名据研究亦来自“道卡斯”。

清代道卡斯族人为避分类械斗等因素,部份族人迁徙至埔里清朝嘉庆道光两朝时期(19世纪),是包含道卡斯族的中部平埔族群各社及族群的觉醒时期,但为时已晚大势已去,虽然走上迁徙一途,但还是造成各社群的没落并造成道卡斯族在内的平埔族群文化消失。现今道卡斯族高度汉化,并以台湾闽南语(如苗栗县后垅社),或客家话(如新竹县竹堑社、苗栗县猫阁社后裔)为主要家庭语言,但仍有部分长辈会在闽南语对话中参插道卡斯语单词。

现在道卡斯人正积极推动正名运动,并振复自身传统文化。[1]

著名历史事件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1731年(清雍正九年)年末,原住民族道卡斯族位于大甲一带的大甲西社,因清廷官吏指派劳役过多而群起反抗,林武力发动武装抗官行动;烧毁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衙门,杀伤衙役兵丁,同知张弘章逃逸。事发之初,时任台湾镇总兵吕瑞麟正好北巡到北台湾,闻变赶回猫盂(在今苗栗县苑里镇),被原住民起事者围困。随后,吕某突围入彰化县治,并向台湾府征兵合攻,仍未平复。

1732年八月,负责征讨大甲西社乱事的福建分巡台湾道倪象恺的刘姓表亲为求立功,竟将大肚社(在今台中市大肚区)五名前来帮助官府运粮的“良番”(归顺的原住民)斩首,谎称这五人是大甲西社的“作乱生番”。此事引起已归顺原住民的不满,群涌彰化县城理论抗议;知县随意敷衍,引起大肚社原住民不满,于是联合南大肚社、沙辘社(在今台中市沙鹿区)、牛骂头社(在今台中市清水区)、朴子篱社(今台中市东势区),吞霄社(今苗栗县通霄镇)、阿里史社(今台中市潭子区)等十馀社的平埔族群原住民约两千馀人围攻彰化县城,焚烧附近数十里民房,汉人百姓逃散。

事件扩大后,其他各社如蓬山社(今大甲)、猫罗社(今彰化县芬园乡)、岸里社(今台中市神冈区)、水里(今台中龙井区)、阿束社(今彰化市茄冬脚、彰化县和美镇)等原住民番社也起而响应。至此大安溪到大甲溪之间,原属于大肚王国领域内的山谷平原都陷入动荡之中。这是清领时期平埔族群武力反抗事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当时彰化县(今台中市、彰化县)境内平埔族群各社几乎全部参加了此行动。

吞霄社事变

发生于西元1699年,起因为吞霄社汉通事黄申专制横蛮而引起。根据清光绪19年(1893年)之苗栗县志《兵燹》一篇所记载,大清康熙38年(1699年)2月吞霄社士官卓介卓雾亚生乱。初通事黄申贌社于吞霄无止尽地征派社番供徭役,社番痛苦,士官卓介卓雾亚生鸷而起义,每当社番至鹿场捕鹿时,通事黄申即约定,社番出外捕鹿前,须缴纳钱、米,才能出外捕鹿,后因士官卓介卓雾亚生等众番鼓噪,杀汉通事黄申及其同伙数十人。当时台湾道遣使招谕吞霄社番归降,不得而入,乃发两标官兵委署北路参将常泰进剿围攻,同时并令南部之西拉雅族、新港社、萧垄社、麻豆社、目加溜湾社等四社为前锋攻击部队。吞霄社士官及众番等距力抗拒,四社番死伤惨重。而另有献计者曰岸里社番(巴宰族,即目前丰原地区)能够穿林越涧,如要擒拿士官卓介卓雾亚生非岸里社番不可。但当时岸里社并未归附清朝,而派遣翻译者进入岸里社地说项,以及赠送糖、烟、布、银,岸里社番大喜,而同意协助清朝政府出兵绕道于吞霄后山(火焰山山脉)由后而攻,清军由海面向内陆进击,两面夹攻之下,擒获士官并大败吞霄社番。士官被岸里社番所擒,押至郡户诸市斩首以示诸番是役剿乱成功。当时清军以及吞霄社番死亡人数数百人。

目前苗栗县通霄镇大坪顶山十八好汉祠,有座刻镂“灵魂”两字的石碑,即为吞霄社事变清兵与平埔族群战役中,于荒野留下骨骸合葬之地。当时通霄、苑里尚未有汉人移垦,来台理番清兵与平埔族群族人在现在之通霄、苑里深山遭遇,双方伤亡惨重,清兵结合另一批善战的平埔族群族人逮获杀清兵的头目,而在当时清兵有18人在战役中殉难,头颅被番人挂在滥仔坑(现为苑里镇蕉埔里)茄苳树上,后被路人发现18颗头颅全部放置水缸内合葬。清同治年间迁移至现址已是第三个埋葬地。灵魂碑与清朝时吞霄社事变以理番政策古战场有关,因位处深山,古战场正确位置已很模糊,但却是通苑地区汉人移民开发的开端。

风俗

祭典

  • 牵田祭:道卡斯人称丰年祭为牵田,每年于农历7月15日至8月15日举行,族人需于1个月前制作“祖灵大旗”,全长约6、7尺高,由3名“举旗手issama”在祭典时背在背上于祭圈中行走,举旗手两旁各需一名护旗手协助行走,“祖灵大旗”象征部落至高祖灵信仰,族人深信如果倒下会招来不幸。

牵田又分为做旗头、做旗尾二个节日,各为三天,族人兴致高时,则可由旗头一苴做到旗尾,白天狩猎,晚上庆祝共同分享猎物。

  • 祭祖:道卡斯人称作“巴代”(Patai)是敬祖的意思,也是道卡斯族人视为最神圣的节日,但对外人而言,则是最具神秘色彩的节日。
  • 祈雨祭:是一个不定期的祭典,唯有干旱时期才会举办的祭典,也是道卡斯族传统祭典中,唯一不曾在文献中或田野调查纪录上出现的一个祭典。

特殊文化资产

道卡斯石沪

合欢石沪是台湾早期沿岸石沪群其中之一,在苗栗外埔一带,大大小小也有近十个,但是外埔渔港兴建后,南边淘深,许多石沪崩毁,只剩北边的母乃与合欢石沪。 合欢石沪较大,现今依然使用中。依照存在的契约,为早期为道卡斯人所建,汉人交易而买下,起建年代传说上推700年,确切是日本时代有大修,扩大至今规模。 石沪采集当地卵石堆叠,多层保护以抗海浪,由于是圆石,堆叠更需技巧,目前建造维修已渐失传,台湾很多叠石技术,已经依赖水泥。

聚落

竹堑社群(竹堑二社)
后垅社群(后垅五社)

猫里社和加志阁社后来合并成“猫阁社”

崩山社群(蓬山八社/崩山八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