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虎丘寺 |
中文名;虎丘寺 據傳;春秋末期吳王閶閭葬此 位於;江蘇蘇州閶門外山塘街 取名者;司徒王、司空王珉 |
虎丘寺在今江蘇蘇州閶門外山塘街。據傳春秋末期吳王閶閭葬此,後有虎踞其上,故稱虎丘。一說丘如蹲虎而得名。東晉時,司徒王、司空王珉在此山建宅,建和二年(327),二人因崇佛而舍宅為寺,取名虎丘山寺,分東西二剎。後多次被毀,今存者系後建。[1]
概述
虎丘寺又名雲岩寺,位於江蘇省蘇州西北的虎丘山上,佛寺沿小山而築,將山包於殿宇之後,有「紅日隱檐底,青山藏寺中」之說,歷來高僧輩出,文人雅士慕名而至。傳說虎丘山中有虎占山為王,危害生靈。曾在寒山寺掛錫的寒山僧乃文殊菩薩的化身,其坐騎青獅惱於白虎作惡,趁文殊閉目養神之機,潛出山門,直撲虎踞之丘。雖降伏白虎,卻已來不及返回佛門,跌落于楓橋之南化作石山,被降服的白虎,也化成今天的虎丘。[2]
地理位置
虎丘寺位於江蘇蘇州閶門外,距城七里的虎丘。
自然氣候
蘇州地處溫帶,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溫15.7℃,1月均溫2.5℃。7月均溫28℃。
旅遊景區
虎丘山
被譽為「吳中第一名勝」的虎丘,又名海涌山、海涌峰、虎阜,位於江蘇省蘇州古城西北,距閶門三.五公里的郊外。
虎丘海拔三十四.三米,占地約二十公頃,山體為距今一億五千萬年的中生代侏羅紀時代噴發的岩漿凝結而成的流紋岩。
遠古時代,虎丘曾是海灣中的一座隨著海潮時隱時現的小島,歷經滄海桑田的變遷,最終從海中湧出,成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人們便稱它為海涌山。「何年海湧來?霹靂破地脈,裂透千仞深,嵌空削蒼壁。」宋人鄭思肖的詩句形象地道出了虎丘的由來。如今虎丘雖已遠離大海,人們依然能感受到海的蹤影,海的資訊。人們來到虎丘,未踏進頭山門,就看到隔河照牆上嵌有「海涌流輝」四個大字;進山門後,一座石橋跨過環山河,橋被稱作「海涌橋」;上山路旁的一些怪石,圓滑的石體是因為海浪沖刷而致;憨憨泉因為潛通大海,又被稱作「海湧泉」;擁翠山莊月駕軒內立有清代學者錢大昕書寫的「海涌峰」石刻。虎丘曾有過望海樓、海泉亭、海宴亭等勝景。在歷代文人筆下,更可見虎丘與海的淵源,「海當亭兩面,山在寺中心。」(白居易)「寶剎近城郭,峰從海湧來。」(顧瑛)「嘗疑海上峰,湧起自天外。」
雲岩寺
五台雲岩寺舊時為東南一大叢林,廟宇宏偉壯觀,佛塔琳宮、重樓飛閣,十分繁盛,是宋代「五山十剎」之一。寺院歷史上曾七次遭劫,屢毀屢建,現在主要建築僅五代所建雲岩寺塔和元代所建的斷梁殿兩處,其餘均系太平天國以後重
建的。斷梁殿即寺院的二山門,始建於唐,重建於元,平面長方形,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殿中正梁以兩根圓木接成,接縫在中央,故有「斷梁」之稱。殿內原有康熙手書「路接天閶」匾額及頻那耶迦塑像(俗稱哼哈二將),惜已毀。
現存元碑一方,明碑三方,記述寺院沿革頗詳,為重要歷史文獻。塔在山頂,始建於五代周顯德六年(959年),共七層,高約47米,人稱「虎丘塔」,是蘇州的象徵。
五台雲岩寺是東南一大名剎,名聲很大,歷代不少著名僧人曾來此住持。僅《高僧傳》等書中所記,就有名僧竺道一、竺道生、曇諦、岌法師等來此講過經。梁僧隋若、智聚,唐僧慧嚴、僧瑗、齊翰等也來過這裡。尤其是宋代高僧紹隆的到來,匯集了四方眾僧,道聲大揚,在此形成禪宗一派——虎丘派。紹隆坐化後,在虎丘東山廟西松徑後建有一塔,俗稱「隆祖塔院」。
歷史文化
據寺內碑刻記載,東晉咸和二年(327年)司徒王珣、司空王珉兄弟舍宅為寺,名「虎丘寺」。當時寺建於劍池山下東西兩處,本是兩個寺。唐時為避李虎 (唐高祖李淵祖父)之諱,便改名為「武丘報恩寺」。會昌年間(841~847年)佛寺廢毀。後來重建時,合兩寺為一寺。五代末,增建虎丘塔。北宋至道年間(995~997年)重建時又改名為「雲岩禪寺」,塔名也改為「雲岩寺塔」。清康熙年間更名為「虎阜禪寺」,但人們仍習慣俗稱「虎丘寺」。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江南才子唐伯虎與蘇州虎丘寺 , 新浪網 2013-10-11
- ↑ 題蘇州虎丘寺僧院 , 新浪網 20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