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灵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此条目需要编修,以确保文法、用词、语气、格式、标点等使用恰当。 (2019年9月11日) |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9年9月11日) |
薛灵芸,后由魏文帝改名薛夜来。三国时代的人物,出身常山郡,为魏文帝曹丕的宫人。“红泪”典故中的主角及传说为斜红妆饰的创始人。又因其善女红[1][2]而被后是奉为针神。
红泪典故
“红泪”指女子的眼泪,典出王嘉《拾遗记》:“薛灵芸闻别父母,唏嘘累日,泪下沾衣,至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承泪,壶即红色。既发常山,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世如南宋词人陆游在其所著的名词《钗头凤》中“……泪痕红浥鲛绡透……”的一句有所引用。
斜红传说
五代后蜀的词人张泌所著的《妆楼记》写道:“夜来初入魏宫,一夕,文帝在灯下咏,以水晶七尺屏风障之。夜来至,不觉面触屏上,伤处如晓霞将散,自是宫人俱用胭脂仿画,名晓霞妆。”夜来即薛灵芸,初入曹魏文帝曹丕后宫时,一晚,曹丕正在灯下读书,四周围以水晶屏风。由于灯光昏暗,水晶屏风又透明如无物,当薛夜来走向魏文帝时,鬓边不慎撞上水晶屏风且血流不止。待鲜血擦去后,伤处留下如朝霞将散的痕迹,即使痊愈后仍留有如新月般的疤痕。后来宫中女子见薛夜来受宠,便争相在两鬓边学著薛夜来的伤痕,用朱砂、胭脂等红色膏料画上面饰,称晓霞妆。后来演变为斜红型式。
针神
东晋王嘉所著的《拾遗记》记载,薛灵芸擅长针黹,能作精妙的针线活,即便在昏暗的烛光下也能做出精细的刺绣,因而被后世奉为针神。薛灵芸入宫后,出自其手的针线制品深受魏文帝喜爱,魏文帝甚至到了非薛灵芸裁制的衣物就不穿著的地步。相关原文:“夜来妙于针工,虽处于深帷之内,不用灯烛之光,裁制立成。非夜来缝制,帝则不服。宫中号为针神也。”
野史秘闻
清代冒鹤亭《太清遗事诗》云:“太平湖畔太平街,南谷春深葬夜来。人是倾城姓倾国,丁香花发一低徊。”其中“夜来”亦指薛灵芸。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叙众人玩象牙筹:“黛玉宝钗取出几根来看,一面刻的是古来美人,一面是词句并各种饮例。大家都说有趣,当下说定由宝钗起令。宝钗抽了一根,刻的美人是薛灵芸,那面词句是‘问何因玉筋惹春红’,注‘善啼者饮,浓妆者饮’。笑道:‘这善啼的,除了林妹妹还有谁?’”大概薛灵芸之善哭只有林黛玉可以比拟一二。
注释
此条目缺少页面分类。请协助为此条目补上适当的页面分类。参见页面分类入门。(2019年9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