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皇甫沖(1490年-1558年),字子浚,號華陽山人,又號因是子、不菴叟[1],直隸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朝詩人,舉人出身。
生平
其父皇甫錄為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進士,官至重慶府知府。嘉靖七年(1528年)中舉。善騎射,好談兵,精音樂、棄棋。其詩風格樸素,較多地接觸社會現實問題,在《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詩中揭露明朝軍隊將領的腐敗,禦敵無方,致使「烽火夜照蓬萊宮,黎民半死長安陌」。與兄弟皇甫涍、皇甫汸、皇甫濂並稱「皇甫四傑」,後與同里人張鳳翼、張燕翼、張獻翼並負才名,吳人稱「前有四皇,後有三張」。著有《幾策兵統》、《枕戈雜言》、《三峽山水記》等書,凡數十萬言沖[2][3][4]。
《築垣行》中又描寫外族入侵後所造成的"火焰燒天雲,白骨盈溝渠"的悽慘景象。詩人在《順義戰》一詩中,還以飽滿的熱情,塑造了人民中奮起抗敵的愛國英雄。由於他們的英勇鬥爭,使"城邑不破殘",同時,詩人對他們功高名墜又深表同情,結尾說:"李廣豈數奇,耿恭終棄置。斯理自古然,況乃居今世。"抒發感慨,諷刺時弊。詩人對敢和嚴嵩作鬥爭的楊繼盛極其崇敬,《舟中讀楊兵部疏》表現了他的義憤,這些詩歌都具有相當的社會意義。他的另一些詩歌,抒發"為儒四十年,裒然一縫掖"(《下邳》)的功名無望的惆悵,表現"清尊獨對南城月,惟見歸鴉嗓晚煙"(《過濟懷周白川尚書》)的閒適心情,又寫得較為沖淡醇雅。
皇甫沖善騎射,好談兵。撰《幾策》、《兵流》、《枕戈雜言》等政治軍事著作數十萬言。他還精音樂、弈棋。作品有《皇甫華陽集》等。
註釋
參考文獻
- 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 皇甫汸,皇甫司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