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疲于奔命

疲于奔命,汉语成语,拼音是pí yú bēn mìng, 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后也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出自《左传·成公七年》。

目录

成语出处

《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成语辨析

【近义词】四处奔波马不停蹄席不暇暖

【反义词】优游自在悠闲自得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示例

彼方支吾未暇,而吾率步兵乘高而进,声东击西,形此而出彼,乘卒初锐而用之,彼亦~矣。 ◎宋·陈亮《酌古论·先主》

毛泽东《论持久战》:“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

《三国志·郭淮传》:淮曰:“今往取化,出贼不意,维必狼顾。比维自致,足以定化,且使维疲於奔命。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一举而两全之策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使敌疲于奔命,人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克也。”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吕奉先辕门射戟 曹孟德败师淯水》:且彼或来借粮,或来借兵:公若应之,是疲于奔命,而又结怨于人;若其不允,是弃亲而启兵端也。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战胜宋国,大将子重居功要求楚王把北部两处地方封赏给自己,大臣申公巫臣极力反对,楚王没有答应子重的要求。另一个大臣子反想娶美丽的夏姬巫臣却说夏姬命相不好,不能娶她,可是后来巫臣却娶了夏姬,与她一起逃到了晋国。这样,子重、子反都非常仇恨巫臣。

子重子反为了报仇,合伙杀了巫臣的家族,瓜分了他们的财产和妻妾。巫臣得知这个消息后,托人捎了一封信给子重、子反两人。信中写道:“你们这两个坏蛋,实在太可恶了!我一定要叫你们受命奔走,疲竭而死!(原文是:‘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为了实现诺言,巫臣带了一些战车和军士来到落后的吴国,帮助吴军训练驾车射箭。在巫臣的训练下,吴国的军队逐渐强大起来。于是吴军不断出兵,逐个攻击楚国东边的属国,把它们并入吴国版图。这样,告急的文书经常传到楚国都城。楚王每次接到告急文书,总是派子重、子反率军前往救援。

他俩刚结束一场战事归来,还未得到休息,又奉命出兵平定另一处战事。一年之中,两人率领大军往返奔波,竟达七次之多,被弄得筋疲力尽。巫臣达到了复仇的目的。 [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