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跳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环跳穴】 Huán tiào(GB30),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镮跳。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太阳之会。别名:髋骨、环谷、髀厌、髀枢、枢中、枢合中。环跳穴的位置: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中医认为刺激环跳穴有缓解治疗半身不遂、腰跨疼痛、下肢痿痹等作用。
穴位含义
胆经水湿在此大量气化为天部阳气。
1.环跳穴。“环”,一种园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或一串连环中的一节,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肺金特性的凉湿之气。跳,跳动也,阳之健也,指穴内阳气健盛。环跳名意指胆经水湿在此大量气化为天部阳气。本穴物质为居髎穴传来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水湿渗入穴内丰满的肌肉之中并气化为天部的阳气,穴内阳气健盛使人在如,故名“环跳穴”。
2.膑骨穴。“膑”,膝盖骨也。“骨”,肾气也。膑骨名意指本穴地部的生发之气旺盛,使人体的活动如膝关节般运转自如。理同环跳名解(古有膑刑,即切去膝盖骨使之不能行者,而穴名之膑者取义则正相反)。髋骨名意与膑骨同。
3.分中穴。“分”,分而散之也。“中”,与外相对,指内部。分中名意指穴内气血在此分而散之。本穴物质为居髎穴传来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地部水湿气化并散于穴外,本穴如同胆经气血的分流之处,故名“分中穴”。
4.环谷穴。“环”同上解,指穴内物质为肺金特性的凉性水气。“谷”,指穴周各部。环各名意指胆经的凉性水气在此输向髋之各部。理同环跳名解。
5.髀枢穴。“髀”,通脾,指穴内的肌肉部位。“枢”,门户的转轴也。髀枢名意指穴内的肌肉层次中大量气化阳气并输向穴外各部。理同环跳名解。
6.髀厌穴。“髀”,通脾,指穴内脾土。“厌”,厌恶也。髀厌名意指胆经上部经脉下传的水湿太过则为穴内的脾土所不喜,故名“髀厌穴”。
概况
【取穴】在骨盆上端从腰部往腹部触摸,就可发现骨盆最前侧。本穴位在前侧约1个指幅下方。取穴时,侧卧,伸下腿,屈上腿取穴[1]。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的水湿及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地中水湿渗入脾土之中,天部之气则外输人体各部。
【功能作用】健脾益气、祛风化湿。
作用功效=
【功效应用】具有祛风化湿,强健腰膝的功效。
【主治病症】
主治腰腿、下肢等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不遂,膝胫酸痛,冷风湿痹,风疹,水肿,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腰胯腿痛
现代又用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髋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湿疹,腰腿痹痛,脚气,感冒,神经衰弱等。
【配伍应用】
环跳穴配殷门穴、阳陵泉穴、委中穴、昆仑穴,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 治坐骨神经痛。
环跳穴配居髎穴、委中穴、悬钟穴,有祛风除温散寒的作用,主治风寒湿痹证。
环跳穴配风池穴、曲池穴,有祛风活血止痒的作用,主治遍身风疹。
穴位疗法
【针刺】直刺2~3寸,局部有胀重感,或有触电感向下肢远端放散
【灸法】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常用拇指指端用力揉按环跳穴,每次1~3分钟,可防治下肢痿痹、膝关节痛等下肢疾病
视频
焦守廷上传足少阳胆经《环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