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木槿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木槿葉
t01e4bbd4a241285737.pn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4920290&sid=5139335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木槿葉

漢語拼音:Mù Jǐn Yè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歸心、胃、大腸經
功能:清熱解毒
主治:治療赤白痢疾,腸風,癰腫瘡毒等病症

木槿葉為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syriacusLinn.)的葉。分布於我國東南部及西南部,湖北、安徽、江西、浙江、江蘇、山東等地。味苦,性寒。歸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治療赤白痢疾,腸風,癰腫瘡毒等病症。[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木槿葉

拼音名:Mù Jǐn Yè

英文名:Leaf of Shrubalthea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ibiscus syriacus L.

出處

出自《履巉岩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葉。

採收和儲藏

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木槿 落葉灌木,高3-4m。小枝密被黃色星狀絨毛。葉互生;葉柄長5-25mm,被星狀柔毛;托葉線形,長約6mm,疏被柔毛;葉片菱形至三角狀卵形,長3-10cm,寬2-4cm,具深淺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鈍,基部楔形,邊緣具不整齊齒缺,下面沿葉脈微被毛或近無毛。花單生於枝端葉腋間,花梗長4-14mm,被星狀短絨毛;小苞片6-8,線形,長6-15mm,寬1-2mm,密被星狀疏絨毛;花萼鐘形,長14-20mm,密被星狀短絨毛,裂片5,三角形;花鐘形,淡紫色,直徑5-6cm,花瓣倒卵形,長3.5-4.5cm,外面疏被纖毛和星狀長柔毛;雄蕊柱長約3cm;花柱枝無毛。蒴果卵圓形,直徑約12mm,密被黃色星狀絨毛。種子腎形,背部被黃色長柔毛。花期7-10月。

生境分部

原產於我國中部各地。華東中南西南河北陝西台灣等地,均有栽培。

性狀

性狀鑑別

葉多皺縮,完整葉多菱狀卵圓形,長3-6cm,寬2-4cm,常具深淺不等的3裂,基部楔形,葉兩面均疏被星狀毛,葉柄長5-25mm,托葉條形。質脆,氣微,味淡。

化學成分

葉含肥皂草素(saponaretin),肥皂草甙(saponarin),β-胡蘿蔔素(β-carotene),葉黃素(lutein),隱黃質(cryptoxanthin),菊黃質(chrysanthemaxanthin),花葯黃質(an-theraxanthin),木槿粘液質(hibiscus-mucilage SL)。

性味

苦;寒

歸經

心;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赤白痢疾;腸風;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敷。

各家論述

  • 1.《品匯精要》:主腸風,痢後熱渴。
  • 2.《本草匯言》:能除諸熱。滑利能導積滯,善治赤白積痢,乾澀不通,下墜欲解而不解,搗汁和生白酒溫飲。[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木槿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木槿葉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