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承恩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承恩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东部,始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司礼监太监温祥兴建,正德八年(1513年)竣工。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寺东为三界伏魔大帝庙,西为龙王庙。承恩寺座北朝南,古树参天,格局完整。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钟鼓楼、东西配殿和倒座房。大殿两侧有配殿、厢房数十间。大雄宝殿旧存铜铸释迦牟尼大佛;天王殿左右各有倒转角房3间,转角处起阁东为钟楼,西为鼓楼;天王殿北为大雄宝殿,面阔5间,前廊后厦;大雄宝殿北有法堂5间;大雄宝殿与法堂之间,左右各有配殿3间、厢房7间;大墙院内四角各有一座石砌古碉楼。

中文名称 承恩寺

外文名称 Cheng en Temple

地理位置 北京市石景山区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190000平方米

开放时间 预约参观

门票价格 无

所处时代 明至清

保护级别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 号 Ⅲ-1

特点

承恩寺有五绝:一为壁画,一为碉楼,一为钟鼓楼,一为人字柏,一为上马石。大雄宝殿、天王殿等殿堂均绘有精美彩画,除天王殿,其余不存。寺庙院内四周有石砌碉楼四座,楼高三层,碉楼下有地道连通各处。每座碉楼方方正正,边长十余米。层之间原有隔板,墙上筑有石窗,是由整块的石材凿成篦状的,起着射箭的箭眼作用。寺庙整体建筑成“回”字形,除了外面的大墙,自天王殿至法堂,四面均由殿堂房屋围住,成为内院。内院东南、西南院角是钟、鼓楼,与其它寺院独立建筑的钟鼓楼有别。法堂北是一块6000平方米面积平地,不栽花,不种树。

历史文化

承恩寺建寺后明清两代均保持了“三不”,不受香火,不作道场,不开庙。承恩寺的山门额上“敕赐承恩寺”五个大字,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手笔[1] 。传说这座庙是太监刘瑾在唐代古刹的基础上建成的。明代大学士李东阳在撰写的《承恩寺记》中曾阐述了其“高塔前耸,崇岗后峙”的风水特点。而在《游西山诸名胜记》中,记载该寺住持僧是光宗帝朱常洛的替身僧。万历皇帝也曾驻跸该寺,寺内一直留有“龙座”等物。因此寺的特殊作用,被皇帝敕赐为了“承恩禅林”。直到清代,醇亲王,礼亲王等权贵们,都曾多次在寺内住宿。

格局

承恩寺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路北,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寺东为三界伏魔大帝庙,西为龙王庙,北部为6000平方米面积的操练场[2] 。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四进殿宇。大殿两侧有配殿、厢房数十间。大雄宝殿旧存铜铸释迦牟尼大佛,“文革”中毁。天王殿左右各有倒转角房3间,转角处起阁东为钟楼,西为鼓楼。天王殿北为大雄宝殿,面阔5间,前廊后厦。大雄宝殿北有法堂5间。大雄宝殿与法堂之间,左右各有配殿3间、厢房7间。天王殿存六铺壁画,东西墙四铺壁画各绘一腾龙;北墙绘两幅“放生图”。大墙院内四角各有一座石砌古碉楼,碉楼间有地道相通。寺东为三界伏魔大帝庙,前后两院,院内有殿宇十数间。

历史沿革

  • 明正德五年(1510年),司礼监太监温祥兴建,正德八年(1513年)竣工,明武宗赐额承恩禅寺,僧录司左觉义宗永为寺院首任住持。
  •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和三十年(1850年)三次重修。
  • 北京解放后,该地被模式口村委会接管。
  • 1955年,该地成为九中学校的一部分。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该地独立建校,为“石景山中学”。
  • 改革开放后,1980年,“石中”并入九中,再次成为九中的一部分。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承恩寺划归石景山文化委管辖。
  • 二十一世纪初,承恩寺开始三次大规模维修,主体建筑基本恢复原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