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开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开口

开口,汉语词汇。[1]

拼音:kaī kǒu

1、开口,指张口 [2]

2、等韵学研究的对象,通常二名不分。它是以音节表为主要方式对汉语字音进行分析的一门学科,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开口

外文名称 OPENING;aperture;cutout;Combination Wrenches

拼音 kaī kǒu

注音 ㄎㄞ ㄎㄡˇ

释义 张口说或笑

词目

开口

拼音

kaī kǒu

注音

ㄎㄞ ㄎㄡˇ

基本解释

⒈[open one's mouth;begin to speak;start to talk]∶张口说或笑。

没等我开口,他就抢先替我说了。

⒉[put the first edge on a knife]∶新刃磨、抢,使之锋利。

⒊[break]∶河水冲破堤防。

引证解释

指食口,人口。《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户万户,为开口十万人。"

指说话。①《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诚一开口请 如姬 , 如姬 必许诺。"②唐 郑谷《寄左省张起居》:依栖常接迹,属和旧盈编。开口人皆信,凄凉是谢毡。③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八回:"蒯得往见先都,倒是先都开口说起:'赵孟背了士季,袭败秦师,全无信义,难与同事。'"④《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见他发出话来,又说得正气了,一时也没得回他,通红了脸,不敢开口。"⑤ 柔石 《二月》二:"当每次 陶岚 开口的时候,他立刻向她注意看着。"

笑。①唐 吕岩 《赠刘方处士》诗:"尘世相逢开口希,共论太古同流志。"②清 汪懋麟 《九日颂嘉招同诸子饮黑龙潭得九字》:"大笑能几回,见此即开口。" 求助;告贷。①老舍《四世同堂》五二:"托朋友给找事,他以为,必须得投一点资:先给人家送点礼物啊,或是请吃吃饭啊,而后才好开口。"②茅盾 《子夜》四:"本来我不敢向 沧翁 开口,可是 三先生 的信里,口气十分严厉,我又凑不齐,只好请 沧翁 帮帮我的忙了。"

指开凿口子。《清史稿·河渠志二》:"惟新口外挑水坝稍短,清水盛旺,或恐溜宽,宜再筑长坝,不必仍旧开口。" 指为刀剪类刃具磨出刃口。

等韵学

起源

从东汉起,汉人开始学佛翻经。可是绝大多数是显教经。学这个,不用懂梵文。除了《大般涅盘经·文字品》那类的零星几处接触到梵文以外,人们并不理会悉昙。

到初唐,掺杂着巫术的密教大规模流入中国。译这种经,需要对译大段的咒语(真言),人们才开始学悉昙,并且斟酌用什么字对梵文某个音才妥当。日本释安然(841~?)《悉昙藏》五说:"上代翻译,梵汉不定。真言对注,梵唐粗定。"(2702号 418页)可以证明。日本1984年3月新刊《六地藏寺善本丛刊,别卷》318页有《真言宗教时义问答》正是安然的另一部作品,可以说明密教跟悉昙学的关系有多么密切。

汉人学悉昙久了,就仿造出唐音表来了,这就是等韵图。现存最早的韵图是《韵镜》,是宋代流到日本清末又从日本传回来的。可是《别卷》 316页著录《韵镜字相传口授目录·指微韵镜序闻书》一册,编者引"相传口授"原文说:"悉昙末师有误其故。"可见日本和尚还认为《韵镜》就是悉昙学。

比照悉昙造韵图并不完全是亦步亦趋。梵文元音14个,汉语韵有206个。字母(开头辅音)相传是36个。用206×36作一章根本办不到。只好用一韵或是几个相似的韵作一个图,用声母轮转。全书用206韵(分成若干组)轮转。几个韵概括成一个单位就叫"摄"。摄(parigraha)是佛书里表示"概括"的词,比方《因明入正理论》就说:"如是总摄诸论要义。"(1629号10页)206分为平、上、去、入4部分,得数在60上下,再概括成12或是16摄就不难了(最早的等韵图只概括成40左右个"图"。《韵镜·调韵指微》叫"四十三转",还没有"摄"这个术语。《明显四声等韵图》直接叫"章")。

图式

用《韵镜》的《外转第二十三开》图举例说明(图 1)。"开"表示没有 u类介音,"合"表示有。后代音韵学家合起来叫"呼"。这个字原来只不过当现代话"发音"或者"念"讲,后来"呼"也变成术语,成了"开口呼"和"合口呼"的总名称。整个图横着有6大格,竖着有5大格。顶上的6个大格是作图的人用来说明开头辅音(字母)的性质的。从右往左第 1格里是"唇音",第2格是"舌音",第3格是"牙音",第4格是"齿音",第5格是"喉音",这5组总名"五音"。《通志·七音略》用宫、商、角、征、羽,是借用音乐术语(C、D、E、G、А),没什么道理。第6格是"舌齿音",包括"半舌音"、"半齿音"。《韵镜》卷首的《调韵指微》说:"若来字则先舌后齿,谓之舌齿;日字则先齿后舌,谓之齿舌。"《七音略》叫"半征、半商"。唇、舌、牙、齿、喉、半舌、半齿总名叫"七音"。一共得36字母,排列为23竖行。在《调韵指微》后头有一张《三十六字母》表: 帮滂并明端透定泥见溪群疑精清从心邪影晓匣喻来日 非敷奉微知彻澄娘 照穿床审禅这里"唇音"有两组。一组叫"唇音重"(后来习惯叫"重唇"),包括帮滂并明。

据现代人拟测,大概作书的时候发"双唇音"。另一组叫"唇音轻"(后来叫"轻唇")包括非敷奉微,大概发"唇齿音"。"舌音"也有两组。一组叫"舌头音",包括端透定泥。这就是用舌尖在齿背发塞音,另一组叫"舌上音",包括知彻澄娘,罗常培说就是用舌尖在齿龈后发音。"齿音"也有两组,一组叫"齿头音"包括精清从心邪,这就是舌尖在齿背发塞擦音和擦音。另一组叫正齿音,包括照穿床审禅,大概用舌叶(或舌尖)在齿龈或齿龈后发音。"牙音"包括见溪群疑,是舌根塞音和同部位鼻音。"喉音"包括影晓匣喻,是舌根擦音、喉塞音和半元音。"半舌音"指来母,是边音。半齿音指日母,一般认为是舌面前鼻音加擦音。梵文的"摩多"m╣ta或m╣t╱k╣原来当母亲讲,以后用来指14个元音再加大空、涅盘两个点,大致就是母音。再用来称开头辅音是借用,因为梵文偶然也用m╣ta泛指一切字母表。开口

顶上的每一个大格里在"唇音"、"牙音"等总名下还有"清"、"次清"、"浊"、"清浊"各种注释。"清"和"浊"从先秦就用作音乐的术语。《韩非子·十过》就提到过"清商"、"清角"等等乐曲。孔颖达《礼记·乐记·正义》说:"黄钟至仲吕为浊,长者浊也。蕤宾至应钟为清,短者清也。"长短是指律管说的。管子长,音就低;管子短,音就高;这是管乐器的规律。因为辅音,特别是塞辅音的声带颤动一般地说是低频的,那么梵文的n╣da╪、gho▄a╪译成"浊"是最自然的。▂v╣sa╪、agho▄a╪ 自然要译成"清"。辅音影响字调。全国大多数分清(阴)浊(阳)平的方言,绝大多数都是清高浊低。广州方音是最典型的。它的四声分裂后每一种都是清高浊低。日本释明觉《悉昙要诀》一说:"初低终昂之音可为上声之重。"(2706号507页)说明唐代输入日本的音浊上声是开头低的。日本释了尊《悉昙轮略图抄》一说:"上声重,初低后昂;上声轻,初后俱昂。"(2709号657页)也可以作证。释安然《悉昙藏》三引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说:"右脚等廿五字并下八字,总有卅三字,名'初章';皆须上声读之,不可著其字而为平去入也。"(2702号380页)这就是说,念梵文ka……等辅音字母必得用高平调(ud╣tta),不该光执着汉字改念别的调。从这里看,"清"就是声带不颤动,影响得字调高。梵文比声第1个字叫prathama,第2个叫dvitīya,汉译"次清",不过是第2个清音的意思。误以为"次"是"较差",从而给"清"上加"全(清)"等字是望文生训。鼻、边音叫"清浊"是因为分析不精密。

从上文所引释了尊的话来看,他用"轻重"代替"清浊"。裴氏《涅盘文字》(2702号412页)在ka下注"稍轻呼之"、 kha 下注 "稍重声呼之"。可见"轻"指alpapr╣╯a)(小气),"重"指mah╣pr╣╯a(大气)。等韵书里不都遵从这个正确定义,有不少用得不正确。

竖着第 2大格是平声字,第3是上声字;第4是去声字,第 5是入声字。平、上、去、入总名"四声"。每图最左边末一格里的大字是《广韵》或《礼部韵略》的韵目,图里有音没字的就划圈儿。在一个大格里,字排成4个小横行。第1行叫一等,第2行叫二等,第3行叫三等,第4行叫四等。"等韵"这个名字就从这里兴起。"等"代表什么呢?清代江永《音学辨微》说:"音韵有四等。一等洪大、 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从这个话看,"等"是说主元音的开口度。拿《韵镜》外转第二十三开看,尽左边格子里写"寒、删、仙、先"4个韵目,正对着一、二、三、四等。据瑞典高本汉等人拟测,唐代人念一等用妊 【ɑ】元音。念二等用【奃】类元音。念三等用【ε】元音,并且有i类性质的介音。念四等用【e】元音。既然分 4个韵,那主元音肯定不能一样。江永的话可信。不过因为有些开头辅音(字母、纽)只和某一"等"的韵拼,比方非、敷、奉、微一般地说只和三等韵拼,人们就也叫它们"三等纽"。这是术语借用。要是有一些纽,只拼一、四等韵,如精、清等纽,又有些纽,只拼二、三等韵,如照、穿等纽,人们就可以把它们合写在一个大格里了。由于声母和"等"有固定的配合关系,所以江永又说:"辨等之法,须于字母辨之",就是利用声母逆推韵属于哪一等。有韵图的人可以不必费这个事。

等韵家用术语,并不划一。《韵镜》齐韵列在外转第十三开;是四等韵。"鸡"字"古奚切",跟一等咍韵"该"字"古哀切"用同一个切上字。内转第五合的支韵"规"字也填在四等,可是"居随切",并不用"古"作切上字。据高本汉等人研究,《切韵》的"古"、"居"不是一类:那么四等就有两种了。陆志韦把齐、先、萧……和一等用相同切上字的叫"纯"四等韵,把支、脂、祭、真、仙、宵、侵、盐等既有三等字又有四等字的韵叫"三、四等合韵"。把这类三、四等合韵里喉牙唇音既有三等又有四等的叫"重出喉牙唇音",董同龢叫"重纽"。陆的解释是纯四等没介音,三、四等合韵的三等用I介音,四等用i介音。日本释明觉《悉昙要诀》二说:" i……玄奘云'壹'……。"(2706号527 页)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廿五把╱捤注成"乙上乙去声"(2128号 470页)。这两种材料可能显示唐音重纽三等介音是╱,四等介音是半元音 y。从这儿往下推,他念╱用╱i音,跟印度、欧洲大多数人一样。他的"乙"念【*夿rid】,"一"念【*夿yid】。"乙"是质韵重纽三等字,"一"是重纽四等字。

用法

后代人用等韵,主要是帮助人们从反切推出各个字的当代念法来。拿《切韵指掌图》作例(图2)。这部书开头有个《二十图总目》 这就等于个索引。它们是:①高、娇(-ao、-iao),②公、弓 (-ong、-iong),③孤、居 (-u、-ü),④钩、鸠(-ou、-iou),⑤甘、 兼(-am、-iam),⑥金(-im),⑦千、犍(-an、ian),⑧官、涓(-uan、-üan), ⑨根、斤(-en、-in),⑩昆、君(-un、-ün),?歌、迦 (-e、-ia),?戈(果)、瓜 (-uo、-ua),?刚、姜(-ang、-iang),?光(-uang),?觥、扃(-ong、-iong),?搄、惊(-eng、-ing),?该、皆(-ai、-ie) ,?基(-i),?傀(-uei),?乖(-uai)。⑤⑥的音只有唱昆曲的人用。这里发音和现代音有些不谐调,是因为成书在宋代。查字的人遇见一个"?"字,注说"古红切"。利用总图,知道"古"在第3图。翻到第3图,查看"古"在上声格第1横行,竖行黑地白字"见"字下头。再利用总图知道-ong在第 2图。翻到第2图,查着"洪"(=红)字在黑地白字"匣"字下头。横着推到"见"字格,就知道"?"字在这里念"公"。本书《检例上》说:"先求上字居何母,次求引韵去横搜。"就说的是这个过程。开口

再比方查着"?"字"许良切"。从第3图知道"许"属"晓"母第 3横行。再利用总图查到第13图,"良"在黑地白字"来"字下头第4横行。从这里横着推到"晓"字格,遇上一个○,再往上错一个格,是"香"字。就知道"?"字该念"香"。《检例上》说:"本眼空时上下取。"再比方查着"秠"字"篇夷切"。查总图知道-ian在第8图,查到那里"篇"本身是在黑地白字的"滂"字下头。从总图查到-i属第18图。查到那里,"移"字在"喻"字底下。横推到"滂"字竖行,一片白圈。只好查第19图,"滂"字行下是"铍"字,就知道"秠"字念"铍"。《检例上》说:"此叶全无前后收。"再比方查着"蜏"字"余救切"。利用总图查着"余"的同音字"舁"在第3图"喻"字下头第4横行。查第 4图知道"救"在"见"字下头。横推到"喻"字下头去声第4 横行,遇上"狖"这个怪字。本身难认,只好从上头的平声推到上声,是"由、酉",那么这个字念"又"。《检例上》说:"见字偶然又不识,平上去入可寻求。"说的就是查这一类字的办法。

音韵学家利用早期等韵书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切韵》音系,利用晚期等韵书,可以推求作书的人的方音,考定宋以来的音变。

演变

流传久了,语音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就觉着某些等韵书跟实际语音不合。大势所趋,人们不得不改动。大致说,宋元人是零修碎补,明清人就不免大拆大改,特别利害的是"官话"区的作者。这种作品,与其说是作等韵书,不如说写方音调查报告,到这里,等韵跟悉昙的关系一点儿也没了。

例外

在演变的过程里人们发现《韵书》中有些反切跟等韵的安排并不完全吻合。比方《切韵指掌图》卷首《辨匣喻二字母切字歌》说:"匣阙三四喻中觅,喻亏一二匣中穷。上古《释》(如《经典释文》)《音》(如臣瓒《汉书音义》)多具载,当今《篇》(《玉篇》、《类篇》)《韵》(《广韵》、《集韵》)少相逢。" 就是说的这类现象。

和尚们是很谨慎(保守)的。他们只立些条例说明些例外,但是并不轻易改动。比方《切韵指掌图》有《辨检类隔切例》说:"以'苻'代'蒲',其类'奉'、'并'。……以'无'代'模',其类'微'、'明',以'丁'代'中',其类'知'、'端'。……'皮'字《广韵》'苻羁'切……('苻'字是奉字母)下合为类隔:于'并'字以下取一'蒲'字,作'蒲羁切'音皮字明矣。"这类解释例外的文字后来叫"门法"。《四库提要》在《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底下说的"原本末附明释真空《直指玉钥匙》一卷。验之即真空编《贯珠集》中,……不知何人割裂其文,缀于此书之后,又附若愚《直指法门》一卷,词旨拙涩,与《贯珠》相等,亦无可采……"可以代表后代多数学者的评论。大体贬多褒少。

《广韵》每卷韵目下头注"独用"、"ㄨ同用"字样,说明归并韵是半合法的。如《指掌图》把"支脂之"合成一类,人们没有怨言。"字母"后代变了,有人合并,就招来反对。江永《音学辨微·辨字母》说:"不可增不可减不可移易。"代表正统意见。《康熙字典》前头录的《内含四声音韵图》,字母保持36个,韵只剩两页了。也有大胆删字母的,如《早梅诗》。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