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头临泣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揭密真相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能视为专业意见。任何医药相关资讯,应谘询专业人士。

头临泣穴】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名临泣;《圣济总录》名目临泣;《针灸资生经》名头临泣。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足少阳、阳维之会。别名:临池。头临泣穴的位置: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中医认为刺激头临泣穴有缓解治疗头痛、目眩、流泪等作用。

穴位含义

胆经经气在此冷降为寒湿水气并由天部降落地部。
头临泣。头,指本穴在头部,有别于足临泣之穴。临,居高位而朝向低位也,此指穴内气血的运行变化为由上而下。泣,泪水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 冷降为寒湿水气并由天部降落地部。穴内水湿从天部滴落于地部。本穴物质为阳白穴上传的阳热风气,至本穴后散热吸湿而化为寒湿的降水云气,雨滴由天部降于地 部,如泪滴从上落下,故名。临池名意与头临泣同,池指本穴气血为天部的降水云气,富含水液。

概况

【取穴】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目正视,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位于人体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中点处。(按身体对称轴对称,左右各一个)[1]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化雨冷降归地,小部分吸热后循胆经上行目窗穴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作用功效

【功效应用】具有聪耳明目,安神定志的功效。
【主治病症】
主治头目、神志等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内障雀目,目翳,流泪,小儿惊痫,头痛,目眩,目外眦痛,鼻塞,鼻渊,惊痫,目痛,小儿惊风,癫痫。
现代又多用头临泣穴治疗急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角膜炎,角膜白斑,泪囊炎,屈光不正,中风昏迷,小儿高热惊厥,急性脑血管病等。
【配伍应用】
头临泣穴配百会穴人中穴、内关穴,有通窍醒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痛。
头临泣穴配百会穴、印堂穴、头维穴,为近部取穴法,主治头痛。
头临泣穴配攒竹穴、丝竹空穴、合谷穴,有清热明目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痛。

穴位疗法

【针刺】一般沿皮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或向周围扩散。
【艾灸】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每天早晚各揉按头临泣穴1~3分钟,可改善和治疗头痛、目痛、鼻塞鼻窦炎等疾病

视频

头临泣穴:聪耳明目、安神定志、降浊升清!

参考文献

  1. 头临泣穴,穴位密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