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囊 |
囊:náng ㄋㄤˊ、nāng ㄋㄤˉ。
裝有物品的袋子是囊之範式。
囊:náng ㄋㄤˊ、
1、本義:袋子。如:探囊取物、囊空如洗。
2、衍義:象袋子一樣東西。如:膽囊。膠囊。
3、衍義:姓。
囊:nāng ㄋㄤˉ。
4、衍義:指豬的腹部肥而鬆軟的肉。如:囊膪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囊
拼音; náng,nāng
部首; 口
字碼; U+56CA
五筆; gkhe
倉頡; jbrrv
鄭碼; ajer
筆順; 1251245251251112213524
外文名稱; bag(英)
注音; ㄋㄤˊ、ㄋㄤˉ
總筆畫; 22
部外筆畫; 19
四角碼; 50732
字源演變
形聲字。初文作(《金文編》425頁,""字所從),像扎住袋口的囊(小圈兒象徵扎系袋口的繩索),象形字。後改為從 ("橐"之初文)的形聲字。小篆及秦漢古隸從,襄省聲;草書與楷書則是從省(省去"木"),襄省聲。以上各體雖然均從襄省聲,但所省者各不相同:小篆"襄"字作(從衣,䕦聲),字形1所從省去了"衣"旁;古隸"襄"字作、,字形2、字形3所從都省去"䕦"和"衣"的下半;隸書"襄"字作,草書(字形4)所從省去了"";楷書則僅省去了"亠"。"囊",本義是口袋。《史記·平原君列傳》:"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漢王充《論衡·無形》:"形之血氣也,猶囊之貯粟米也。"引申指用口袋盛物。漢桓譚《新論·求輔》:"雖積和璧,累夏璜,囊隋侯,篋夜光,未足以喻也。"明馬中錫《中山狼傳》:"策蹇驢,囊圖書。"
囊之異體字:
現在統一規範簡化為"囊"。
詳細釋義
囊:náng ㄋㄤˊ、nāng ㄋㄤˉ。
裝有物品的大袋子是囊之範式。
囊:náng ㄋㄤˊ、
1、本義:袋子。如:《詩·大雅·公劉》:"乃裹餱糧,於橐於囊。"。《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錐之處囊中。"。唐·杜甫《重贈鄭鏈》:"鄭子將行罷使臣,囊無一物獻尊親。"。唐·韓愈《送文暢師北游》:"出其囊中文,滿聽實清越。"。又如:探囊取物、錦囊妙計。囊橐(口袋;代指財物)、囊空羞澀(兜內無錢)、囊橐充盈(腰包錢足)、囊橐蕭瑟(口袋中無錢)、囊輜(行李)、囊錐露穎(比喻顯露才華)、囊中術(指智謀)、囊底(袋子裡面)、囊空(袋中無錢)、囊澀(身無分文)、囊書(囊中書札)。
2、衍義:用袋子裝。如:《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善張網者引其網……引其網而魚已囊矣。"。《清史稿》:"濤齧堤岸,勢洶湧,錦棠囊土以御。"。馬中錫《中山狼傳》:"策蹇驢,囊圖書。"。又如:囊螢映雪、囊括、囊米(裝入口袋的米)、囊琴(裝琴入袋)、囊載(裝入囊中運走)、囊撲(把人裝入袋中打死)、囊土(以袋盛土)。
3、衍義:指斂藏。如:《管子·任法》:"世無請謁任舉之人……皆囊於法以事其主。"(尹知章注:'囊者所以斂藏也。謂人皆斂藏過行,以順於法,上事其主。'。)。
4、衍義:象袋子一樣東西。如:如:明·沈德符《敝帚軒剩語·牡猿化牝》:"廣西橫州山中,猿皆黑,老則轉為黃,其勢與囊俱。"。又如:膽囊。膠囊。
5、衍義:覆蓋、蒙住。如:柳宗元《童區寄傳》:"二豪賊劫持反接,布囊其口。"。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二:"五刑備其體,三木囊其頭,刀斧分其屍。"。又如:囊吞(囊括蠶食);囊首(用袋蒙頭致死);囊奏(囊封,封事);囊括四海(統一全國;包羅天下)
6、衍義:即瓤。果實皮與子之間的肉或瓣兒。如:《西遊記》第一回:"火荔枝,核小囊紅。"。《初刻拍案驚奇》卷一:"那買的不知好歹,看見船上吃法,也學他去了皮,卻不分囊,一塊塞在口裡。"。
7、衍義:或指新疆的一種特色烤麵餅。
8、衍義:用作量詞。如:《隋書·禮儀志四》:"文武群官朝服,上禮酒十二鍾,米十二囊,牛十二頭。"。郎鍈《七修類稿·國事八·散粥施藥》:"朝廷每歲一月,日散粥米二百石,丸藥六千囊。"
9、衍義:差、弱、次。如:《凍蘇秦》第三摺:"你比我文學淺,我比你只命運囊。"。《博望燒屯》第三摺:"你退了五萬,肯退了那好兵,都是囊的、懦的、老的、小的、瘸的、跛的,則留下精壯的。"。
10、衍義:中國西藏農奴主家奴隸的稱呼。如;囊生。(亦稱"朗生"。)
11、衍義:姓。如:《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春秋時楚有囊瓦。"。
囊:nāng ㄋㄤˉ。
12、衍義:指豬的腹部肥而鬆軟如口袋的肉。如:囊膪
13、衍義:虛弱、懦弱。如:囊揣。
翻譯
囊
bursa;purse;theca;vesica;vesicle;
音韻集匯
粵語:nong4
客家話:[沙頭角腔]long2[海陸豐腔]nong2nang2[梅州腔]nong2[東莞腔]long2[客英字典]nong2[寶安腔]long2[客語拼音字彙]nong2[陸豐腔]nong3[台灣四縣腔]nong2nang2
山西方言:nang
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方言,表示疑問二聲、表示指示性四聲。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古文〕⑿《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奴當切,音瀼。《說文》橐也。從橐省,襄省聲。《詩·大雅》於橐於囊。《傳》小曰橐,大曰囊。《集韻》一曰有底曰囊,無底曰橐。
又《史記·鼌錯傳》太子家號曰智囊。
又《宋玉·風賦》盛怒於土囊之口。《注》土囊,大穴也。
又《莊子·在宥篇》乃始臠卷傖囊,而亂天下也。《注》傖囊猶搶攘。
又姓。《春秋·定四年》楚囊瓦出奔鄭。
又《正字通》六朝人作隱囊,柔軟可倚。《王維詩》不學城東遊俠兒,隱囊紗帽坐彈碁。又米囊,楊花別名,見容齋隨筆。
又《漢官儀》凡表章皆皂囊封事。
又《晉書·郭璞傳》郭公者精卜筮,出青囊中書九卷授郭璞。
又地理書有青囊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