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嘉義縣竹崎鄉

竹崎鄉照片來自

嘉義縣竹崎鄉位於嘉義縣之中北部,東與阿里山毗鄰,西接民雄鄉,南與番路鄉相連,西南接嘉義市,北與梅山鄉為界。

「竹崎」地名緣起於全鄉大部份為山坡地形,又多竹林,經砍伐開墾後,遍處留存許多竹頭,因此稱為「竹頭崎莊」。民國九年改稱竹崎沿用至今。[1]

竹崎鄉舊名「竹頭崎」

明鄭時期:屬天興縣;清領初期則屬諸羅縣。

日治時期:在民國9年10月1日前,本區屬於嘉義廳大目根堡竹頭崎區。民國9年10月1日後,因地方行政區域改制,為臺南州嘉義郡竹崎莊。

光復迄今:臺灣光復後﹝民國35年1月﹞更名為臺南縣嘉義區竹崎鄉,隸屬於臺南縣。民國39年10月25日,本省行政區域調整,隸屬於嘉義縣。[2]

行政區域


目錄

關於鄉長

 
竹崎鄉長照片來自

姓 名﹕ 曾亮哲

姓 別: 男

email﹕ cyhgce00@mail.cyhg.gov.tw

電 話﹕ 2611001

施政理念

一、配合林務局林管處、阿管處、阿里山森林鐵道,帶動大陸客到竹崎觀光。

二、配合中央政府、縣政府、阿里山公園風景管理處,重新活躍觀音瀑布榮景、發展觀光。

三、舉辦山區螢火蟲季,帶動在地觀光。

四、活化、美化竹崎公園、親水公園與恢復熱門觀光風貌、帶動商機。

五、推廣竹崎鄉農特產品至全國,增加知名度及銷售量。

六、重視鄉內各種大、小型建設,維護美好家園。

七、路燈照明設備增設、維護。

八、加強重視鄉內環境維護、清潔。

九、爭取更多老人重陽敬老金發放、生育補助津貼、輔導新住民融入在地生活。

十、推動社區營造、各村生活改造。[3]


歷史沿革

本鄉舊名竹頭崎,位於本縣東北近山地帶,地名起源,由於當地均為山坡地形,且多竹林,經砍伐開墾後,遍處留存竹頭,故稱竹頭崎。境內「陳厝寮莊」今之仁壽村,係陳姓先民首先開拓而聚成之部落,「竹頭崎」今之竹崎村與和平村一部份;「樟樹坪」今之白杞村、文峰、塘興三村;「緞厝村」今之緞繻村;「羌仔科莊」今之和平村;「沙坑仔」今之沙坑村等各地,均係先民來開拓以利用地形特徵或事務景觀為地名之部落。

竹崎在明鄭時期屬天興縣,清初領期則屬諸羅縣(乾隆五十一年以助清抵抗林爽文之亂有功,乾隆皇帝賜錫佳名改名嘉義)。另在西元一八六二年、法國人繪製的地圖上,則名為大目根。在民國9年10月1日以前,置嘉義廳大目根堡竹頭崎區,隸屬當時嘉義廳,9年10月1日地方行政區域改制,為臺南州嘉義郡竹崎莊。光復後,於民國35年1月更名為臺南縣嘉義區竹崎鄉,隸屬於臺南縣,民國39年10月25日,本省行政區域調整,隸屬於嘉義縣。

本鄉之開發,依據復金村「真武廟」創建於雍正11年 ; 和平村「晨星廟」建於清初 ; 義仁村「清華山德源寺」創建於乾隆5年與緞繻村「真武廟」建於乾隆末葉,尚有和平村「真武廟」及灣橋村「北極殿」主祀玄天上帝,皆係先民自武當山迎來期地,護土佑民,居民信仰日眾,分別於道光30年及同治3年創廟。在金獅寮莊之「廣福宮」主祀玄天上帝,係康熙年間由廣東人余金來台開墾斯地時,迎來奉祀自宅,嗣因居民日增而成部落,乃經莊眾鳩資創建,有廟產山林8甲餘,供廟永遠香火並助地方建設。在紫雲寺「碧山岩」主祀觀世音菩薩,發源自大陸,由先民入墾斯地時,迎來奉祀,俗稱開基三祖,至道光元年建寺,幾經滄桑之變,於民國47年重建現址,至今又於民國89年進行重建、民國91年11月17日(農曆)竣工。朴子埔莊「興宮寺」主祀觀世音菩薩,係先民自大陸移居時,迎來鎮境護土,嗣後建寺於現址。由此推定先民到此墾植,約在康熙末葉與乾隆年間,即為17世紀之間。

「吳鳳故居」位於義仁村,建於乾隆34年,義仁村昔稱蕃仔潭莊,故居為典型農村四合院,康熙47年閩漳平和縣人吳珠以阿里山業戶入墾此地 ; 子吳鳳曾任阿里山社蕃通事,後遇蕃害殉職,後裔子孫遂建設吳鳳故居墓園緬懷之。[4]


氣候概況

竹崎鄉屬副熱帶與熱帶性氣候間之過度地帶,具高溫、多雨、多風之氣候特徵。年平均最高溫為攝氏28度,平均最低溫為攝氏19.1度,最高溫在8、9月,最低溫在每年1月。雨量分布方面,山區大約為1,500~2,000公釐間,高山地區多在3,000公釐以上。每年6~8月雨量最多,年平均降雨量約1,726.1公釐,降雨日數約106天,相對溼度約82%。[5]


竹崎在地農特產

綠豆簧

綠豆簧又稱「響馬解毒丹」本鄉大坑山有專人煉製,專治毒火、血瘀、血毒為解毒、退熱聖藥用在皮膚癢、青春痘、膀胱炎、發燒、白帶等症狀都有效,是一種純中藥的廣效性抗生素。

柿子

水柿主要分佈於昇平、桃源、白杞、文峰、龍山、復金、緞繻等村,種植於海拔二百至四百公尺的山區為主,水柿通常在每年清明節前開花結果,農曆七月中旬已有果農採收上市。每年農曆七月中旬紅通通的柿子是竹崎的另一項特殊景觀,竹崎水柿果型外觀肥大、肉質鮮美,平均甜度約十三度,每當清明節前後柿樹結的果實,成熟時呈橙黃或橙紅色,可食用。

金龍蜜棗

 
金龍蜜棗照片來自

棗子是喜慶的果實在結婚時使用俗話說「吃紅棗年年好」同時棗和早諧音有早生貴子的意思。竹崎金龍蜜棗大約在民國80年左右開始栽種,因為本地山區提供了優質栽培環境經復金、龍山村農民不斷改良網室栽培有很多好處可減少農藥量甚至不需使用孕育出甜度極高、果實碩大呈現亮麗色澤、細緻多汁、口感更脆,且富含鈣、鐵、纖維維他命C維他命B群亦是營養十分均衡的水果。

柳丁

竹崎屬於低海拔的山區因此相當適宜栽種柳丁金黃色澤的柳丁含有豐富的維他C汁多味甜。

竹筍

嘉義山區盛產竹類,尤以頂石棹地區生產的轎篙竹筍最具特色。轎篙竹為台灣野生竹類又名石竹、石篙筍,早期被用來當轎竿取閩南語諧音故稱為轎篙竹;一般食用竹筍都是選取地下嫩芽,轎篙筍則是採取出土後的嫩芽含豐富纖維質能調和油膩並幫助消化是相當符合現代人健康訴求的高纖食品。

愛玉子

夏天解暑的清涼飲品愛玉是本鄉最著名的特產之一。愛玉最適合生長在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高山森林中果實成熟後外觀看似一顆顆的檸檬,只要將愛玉果採收後剖開翻剝曬乾,再將裡面小小不起眼的種子包在紗布中,放在水中搓揉,便會溶出半透明的膠狀物質,其中含有膠質及多種醣類,能消暑、解熱,除此之外,還有活血、消腫、散毒、止血等功效,將根及藤曬乾更可以治療風濕及關節

龍眼

竹崎的龍眼自日治時期就普遍栽植尤以「十月龍眼」香甜多汁味美是本地聞名全省的特產以緞繻村產量最豐富。因為花期較晚顆粒大、水分多嚐起來味道與一般龍眼不同。

荔枝

本鄉荔枝品種以黑葉、桂味最普遍糯米荔枝,也有零星栽培栽種地點多在內的低海拔山坡地,每年6月至7月上旬為產期果實含有豐富果糖、蛋白質、維生素C、鐵、鈣、磷等,對虛寒性體質有助益,像孕婦食慾不佳、頭暈、手足冰冷、心悸、失眠、呼吸不順等症狀都可藉荔枝改善頭痛、頸淋巴結核也有改善效果。

酪梨

酪梨素有「森林奶油」之美稱,高度的營養比一紅水果多了4倍的卡路里,具有豐富的維他命A、C、E。含有高量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因此擁有增強記憶力的效果,產期在7-8月,考生食用酪梨,可補充營養同時增強記憶力。

寄接梨

阿里山下冬季溫度低冷適合梨樹生長竹崎夏季陽光充足果實可獲得充足的養分甜度口感均佳。因此竹崎成為全省寄接梨橫山梨重要產區之一。

柑橘

竹崎之自然環境包含氣候、土壤、氣溫適宜栽植各式熱帶水果柑橘產量豐且品質佳香甜可口。柑橘因含有豐富的葉黃素多食用可以改善近視、防止視力退化。

竹崎高山茶

茶區分佈於光華村、中和村(石桌)、金獅村、仁壽村、面積約400公頃,海拔介於800~1500公尺的阿里山山脈,品種有烏龍、金萱,依採取季節而分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而常年處於濃霧中、氣溫低、土質肥沃適合茶樹之生長,所產之茶葉吸取日、月、露之精華,味獨特、甘醇香濃,並以雙手採軟嫩茶菁,經過精心研究培製而成,外觀翠綠色,半球型深受飲茶人士的喜愛。

番石榴(芭樂)

番石榴當中其品種也就有很多種,各有其特色隨消費者的喜愛,不過相同的是,番石榴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礦物質也多,如磷、鐵、鈣等,特別是種子部分含鐵質高,較其他水果更能增加人體免疫能力,民間普遍流傳番石榴可以降血糖,治糖尿病。

火龍果

火龍果亦稱紅龍果,其外型討喜,顏色鮮豔,因此有許多人喜歡拿來當供品,本鄉引進火龍果栽植,歷經品種間不斷的雜交,以及利用施肥等方法,成功地培育出甜度高、口味加、每年又可多次收成的火龍果,食用火龍果對便秘、高血壓頗具療效。

蔬菜

本鄉生產之蔬菜有平地之絲瓜、嫩薑、麻竹筍。高冷地有金針菜、甘藍、蒜、芋頭、敏豆、生薑、孟宗筍、石竹筍(轎篙筍)等。[6]


竹崎鄉景點

奮起湖杉林棧道

 
奮起湖杉林棧道照片來自

位於奮起湖的南端,步道口位於大型停車場旁,經百年土地公廟,高聳筆直的柳杉與台灣杉林夾道歡迎,青翠的竹林隨風搖曳,木棧階梯蜿蜒迂迴於樹林之間,沿途欣賞自然的生態景觀,聆聽蟲鳴鳥叫,享受天然的森林芬多精,自然純淨的環境,更成為稀有「雪螢」在此棲息,潺潺流水、清風陣陣,漫步其間洗滌塵囂,令人神清氣爽,步道平緩好走,途中設有公廁、拱橋、涼亭等,適合全家人郊遊散步。

頂石棹琉璃光

琉璃光簡單來說算是雲海的一種,不過特別指在夜景時分,就是在有雲霧裊繞的夜景城市燈光透過雲霧的折射後,就像琉璃器皿透光後,顯現七彩迷濛般的色澤,因為底下需要有萬家燈火點綴,所以拍攝點必須在城市、小鎮附近,雲層不能太高或太厚、遠離城市。

嘉義縣頂石棹地區,秋冬時節因地形及濕冷氣候影響,雲霧對流旺盛催生出如瀑布般壯觀雲海及七彩琉璃光等夢幻自然勝景,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來此等候夢幻美景。

出水坑步道

出水坑步道位於竹崎鄉金獅村出水坑聚落,為昔日聚落對外聯絡的「汗路古道」,相傳附近山泉野溪匯集於此地冒出,故以此為名。

步道入口在166縣道64.5K處,全長約1400公尺,部分與早期青石階砌成的古汗道相疊,沿線孟宗竹及桂竹茂盛,風景清幽。步道終點處稜線海拔約1200公尺,茶園綿延,視野寬廣風景優美,山巒層疊雲霧繚繞,佇立眺望雲霧後忽隱忽現的瑞里山城,彷彿人間仙境。

觀音瀑布

位於嘉義縣竹崎鄉文峰村的觀音瀑布,屬於朴子溪上游牛稠溪水系分支,瀑布從崖頂傾洩而下,形成一道垂直懸掛在崖壁上的長長白鍊,因遠觀狀似側身而立的觀音佛祖而得名,曾名列嘉義五景之一。

內埔星空廣場

基地面積約3522平方公尺,原為內埔國小教職員宿舍用地,宿舍於日據時代陸續興建完成,時至今日所遺留之2棟木造建築,雖仍保有日式風格,惟已殘破不堪使用。 有鑑於此嘉義縣政府於民國98年起進行內埔老街整體規劃,其中本基地因老舊宿舍因年久失修逐漸損壞,管理維護不易,於是規劃為內埔狹小街弄中一處重要休憩空間,打造內埔老街整體景觀,期使風華再現。

為保留原有日式宿舍記憶,本計畫仿原日式宿舍形式,打造一舊宿舍意象,除喚起舊時回憶,亦可作為表(展)演空間,成為內埔一處重要地標。

灣橋鐵道公園

灣橋地區為外來人口遷入眾多為人口密集地區,但相對地休憩空間較為缺乏,以阿里山小火車為特色,位於台159線竹崎灣橋路段旁的竹崎灣橋鐵道公園於96年10月22日完工驗收,由縣府移交竹崎鄉公所管理,提供社區居民一處休閒綠地。

雲潭瀑布

有瑞里第一景之稱的雲潭瀑布高約 200公尺,潭水自石縫飛瀉而下,有如白絲帶懸空而下,瀑布共分三層,每一層都有一個潭面,其中第三層最為壯觀。雲潭瀑布屬濁水溪流域瀑布群之列 ,上層瀑布落差35公尺,底下有一碧綠色瀑潭,親臨其下,水花四濺,清涼無比,頗有消暑之效。

奮起湖老街

奮起湖是阿里山森林鐵道的中繼站,早年以老街、便當和四方竹聞名。奮起湖的房舍依山坡而建,火車站下方有一條五百公尺左右的老街。早年沒有街名,當地人僅以「街仔」稱之,是奮起湖商家最早聚集的地方。在阿里山公路、鐵路未開闢前,這兒即已略具雛形,可說是條百年老街。隨著八十年代初阿里山公路開通,奮起湖的重要性逐漸下降,這一帶老街遂逐漸沒落蕭條。直到近年來,因旅遊風氣盛行,加以周遭自然景觀豐富,乃再度成為阿里山風景區重要的據點。

水社寮風景區

 
水社寮風景區照片來自

水社寮地屬竹崎鄉,位於阿里山森林鐵路交力坪與奮起湖兩站之間,是一個須先告知站務人員才會停靠的小站;區內風景點以水社寮為中心,包括有四天王山、睡美人、石螺洞、蝙蝠洞、臥龍谷等。

群山圍繞的水社寮,為一寧靜純樸的迷你聚落,火車曾為它帶來繁華,如今只能從舊式的木屋、頹圮的小車站、小巧的小學、破損的洋樓、老樹、鐵軌,遙想昔日的風華;在這自成一格的世界裏,時間仿佛是靜止的,瀰漫著一份別具韻味的懷舊氛圍。在小學操場旁有一片罕見的四方竹林,可順道觀賞。

奮瑞古道

由奮起湖往瑞里方向為奮瑞古道,由瑞里往奮起湖方向則為瑞奮古道,但兩邊入口指標皆標示為奮瑞古道。

奮瑞古道位於嘉義縣竹崎鄉與梅山鄉境內,海拔介於1100公尺至1600公尺之間,舊時開墾做為通商之用道,現在已經成為銜接奮起湖和瑞里兩處著名風景區的懷舊之路。古道全長6點4公里,登山入口位於169縣道台電變電所旁,單程徒步約需四個半小時。

吳鳳故居

吳鳳,福建省,平和縣人,清康熙年間,隨親移居諸羅,性行厚毅,勤讀書明義理 年廿四歲任理番通事。位在義仁村的吳鳳故居,首建於清乾隆三十四年(1760年),為典型農村四合院。清康熙四十七年(1780年)閩漳平和縣人吳珠入墾此地,其子吳鳳曾任阿里山社蕃通事,後遇蕃害殉職,後裔子孫於是建造吳鳳故居墓園以紀念之。

大凍山步道

 
鹿麻產車站照片來自

大凍山位於嘉義縣奮起湖風景區,是觀賞日出最著名的山峰之一,其高度為海拔高度1976尺。而此地最特殊之處為日出時間長達三、四分鐘,和阿里山迅速躍升的兩、三秒之日出有著完全不同的景點風情,而且還各具特色。本區最著名的景點為海拔高度1976尺,具有360度寬廣視野的「大凍山觀日峰」,站在山頂的觀景坪可以看日出、雲海、晚霞,並可遍覽山巒和平原景觀。

竹崎親水公園

嘉義縣著名的景觀公園之一是朴子溪沿岸首座親水公園。親水公園位於台三線省道邊竹崎大橋旁,緊鄰朴子溪畔,佔地近4公頃,公園內有多樣豐富的生態、景觀和遊樂設施。竹子園區內廣集國內外珍貴竹類80多種,全國獨一無二。 竹崎親水公園規劃有藝術廣場區、親水活動設施區、多功能草坪區、溪岸步道區、卵石遊戲區、階梯廣場、林蔭散步區等,園內禁止車輛進入,讓前往遊憩的民眾,不必再受塵囂之擾。

鹿麻產車站

阿里山森林鐵道邊的【鹿滿車站】又名【鹿麻產車站】。是座大阪式建築的百年檜木車站,和風洋溢、古韻十足。[7]


視頻

嘉縣竹崎鄉公園花旗木綻放 遊客湧入一睹嬌媚-民視新聞

嘉義 竹崎鄉光華村1080P 169 Ver2

嘉義 竹崎鄉仁壽村1080P 169 Ver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