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吳縣是江蘇省蘇州市下轄縣,位於江蘇省東南部,有「水鄉」之稱。
吳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西部多低山丘陵,東部為河網湖蕩平原,盛行稻麥輪作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制,主要農產品有稻穀、麥類、油菜籽等。境內桑蠶飼養業、淡水捕撈業等均發達,著名景點有天平山、靈岩山、光福鎮等。[1]
簡介
江蘇省蘇州市屬縣,工農業發達縣。位於省境東南部,西包太湖,東含陽澄湖,京杭運河流貫南北;滬寧鐵路橫穿東西,水陸交通便利。面積1577平方公里,水面約占25%,號稱「水鄉」,人口112.38萬。縣府駐蘇州市。春秋時為吳國地。秦置吳縣迄今。縣境西部多低山丘陵,海拔300米左右。東部為河網湖蕩平原,河道縱橫,湖盪羅列。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盛行稻麥輪作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制,主要農產品有稻穀、麥類、油菜籽、蠶豆、豌豆等。生豬、湖羊飼養業、桑蠶飼養業、淡水捕撈業、內塘養殖業均較發達。工業集中於滸墅關、木瀆等鎮。縣第一大鎮滸墅關是中國著名蠶桑基地和研究中心。位於蘇州西北12公里,地當京杭運河和滸光(福)運河交會處,北靠滬寧鐵路。居民2.2萬餘人。建有鋼鐵、通用機械、造紙、電瓷、繅絲、航海儀器等工廠。鎮內有滸墅關蠶種場、蘇州非金屬礦山設計院和蘇州蠶桑專科學校。傳統手工業品有滸墅關草蓆。縣第二大鎮木瀆鎮為吳縣西南部交通運輸和旅遊要地,為蘇州市區出入太湖水路要衝。人口近2萬。建有動力機械、化肥、水 泥、絲織、印刷、製藥等工廠。望亭鎮在蘇州西北20公里京杭運河畔,北靠滬寧鐵路,上海市屬望亭電廠設此;其他重要集鎮尚有甪直、東山、光福等。名勝古蹟有寶帶橋、甪直保聖寺和東洞庭山紫金庵。天平山、靈岩山、光福鎮、東西洞庭山、甪直等均以風景秀麗著稱,為太湖風景區組成部分。縣境有距今5000年的龍南村落遺址。
位置面積
吳縣市位於江蘇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太湖之濱。地理坐標為東經119 度55分—120度54分,北緯30度56分—31度33分之間。環抱蘇州市區和中新合作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東臨上海,南頻杭州,西銜太湖,北依長江。境內擁有國家級蘇州太湖旅遊度假區、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山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蘇州光福機場。全市總面積2963平方公里。全境東西寬92.5公里,南北長68公里。
1990年人口121.1萬。面積3175平方千米。吳縣地區,商末屬「勾吳』國。周時,境內先後成為吳、越、楚三諸侯國轄地。秦設吳縣(今蘇州市姑蘇區)後,除王莽新朝一度改為泰德縣外,縣名沿用至今,已有2200餘年。建縣後,縣域曾數度分割。晉代北析海虞(今常熟),隋唐時嘉興、崑山又數度與吳縣分合,唐代分置長洲縣,五代對吳越分吳縣地建吳江縣,清代又析吳、長洲兩縣地建元和縣及太湖、靖湖兩廳。民國元年,復並三縣兩廳為吳縣。建國初,城區劃建為蘇州市。50年代,曾一度析東、西山等地建震澤縣。吳縣長期為郡、府、州首縣及治所駐地,清代200餘年吳縣一直為省督撫衙門所在地,民國時期也一度為省政府所在地。1995年6月撤消吳縣,建立吳縣市(縣級),2001年2月28日撤消吳縣市,原吳縣市轄區分設為蘇州市吳中區與蘇州市相城區。[2]
歷史沿革
吳縣地區,商末屬「勾吳』國。周時,境內先後成為吳、越、楚三諸侯國轄地。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建立吳縣(蘇州市姑蘇區)算起,則有二千多年歷史。秦設吳縣後,地域、轄屬屢有變化。除王莽新朝一度改為泰德縣外,縣名沿用至今。至東漢末年,吳地屬孫權割據地。晉武帝滅孫皓,分天下為十九州,吳屬揚州。晉太康四年(283)縣境北部析置海虞縣(今常熟市)。宋、齊、梁、陳四代吳縣均為吳郡,梁代侯景之亂時,吳郡一度還曾被稱為吳州,後吳州、吳郡、吳縣治所同駐一城。
隋開皇九年(589)改吳州為蘇州。十一年(591)吳縣縣治遷徙至橫山(今新郭鎮)。唐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析吳縣東部地置長洲縣,兩縣分境合城而治。後梁開平三年(909年)分縣境南部設吳江縣。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吳、長洲兩縣均屬浙江西路。清雍正二年(1724),劃長洲縣東南部建立元和縣,與吳縣、長洲縣合城而治。後又劃吳縣東山、西山建太湖、靖湖兩廳。至1912年,復並三縣兩廳為吳縣。1928年,劃吳縣城區設蘇州市,1930年撤銷市建置,轄區復歸吳縣。
縣以下行政區劃,鄉區自秦至清設鄉,城區唐宋建坊,明清改廂。鄉以下基層組織,秦為亭、里,唐設里、保、鄰,宋改保、甲,元建村、社,明初為里、甲,後又改設都、圖、村(鎮),清襲明制,保留都、圖,增建保、甲、牌制。民國初,縣以下改為市、鄉,市、鄉下沿用清末的都、圖;繼而改為區、鄉(鎮)、閭、鄰制,旋又改閭、鄰為保、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保留區、鄉(鎮)制,廢保、甲,改設行政村、組;1957年撤銷區級建制,1958年又改鄉、村、組為公社、大隊、生產隊;1983年起復為鄉(鎮)、村、組。1987年底,全縣轄11鎮24鄉,共833個行政村,9443個村民小組。2000年底,全市轄29鎮,3個區,共610個行政村、7303個村民小組。
商
商末,周太王長子泰伯、次子仲雍為避讓王位,從陝西岐山下的周原南奔「荊蠻」(今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梅里(今無錫縣梅村)與土著居民結合,建立「勾吳」。
周
西周初,武王克商後封泰伯五世孫周章為吳子,吳始名列諸侯。 周簡王元年(公元前585),泰伯十九世孫壽夢稱王,是年為吳壽夢元年,吳國始有確切紀年。 周靈王十一年、壽夢二十五年(前561),諸樊繼位。後遷國都至吳地(今蘇州市平門西北二里處)。 周敬王六年、吳王闔閭元年(前514),伍子胥築闔閭大城(今蘇州城)。 周元王三年、吳王夫差二十三年、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前473),越國滅吳,吳地屬越國。 周赧王九年、楚懷王二十三年(前306),楚國滅越,設郡江東,吳地屬楚國(民國《吳縣誌》謂滅越在楚威王六年,即公元前334年)。 周赧王五十三年、楚考烈王元年(前262),楚拜黃歇為相,封以淮北地,號春申君。楚考烈王十五年,改封春申君於吳。
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國建置吳縣(蘇州市姑蘇區),隸屬會稽郡(直至東漢初)。會稽郡郡治設於吳縣,吳縣為會稽郡首縣。秦初,吳縣地域廣大,包括常熟、吳江、嘉興等地在內。 秦二世三年(前207),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吳縣歸楚。
漢
漢高祖五年(前202),項羽兵敗,韓信封為楚王,吳縣為韓信封地。六年,劉邦廢楚王,封劉賈為荊王,都於吳,吳縣仍為會稽郡首縣。十一年,淮南王英布併吞荊王地。次年十月,劉邦殺英布,立劉濞為吳王,王故荊國地,都廣陵,吳縣改屬吳國。 漢景帝前三年(前工54),劉濞叛亂被誅,吳國廢。吳縣仍屬漢之會稽郡。 漢元封五年(前106),吳縣屬揚州刺史部(州為監察區)會稽郡。 新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改吳縣為泰德縣。地皇四年(23年),仍復名吳縣。 漢永建四年(1,29),析會稽郡錢塘江以西部分,置吳郡。會稽郡治徙山陰,吳郡郡治設於吳縣。吳縣隸吳郡(直至隋末),為吳郡首縣。 漢中平五年(188),州實際上成為行政區,吳縣仍隸揚州吳郡。 漢興平二年(195),孫策占據吳郡。
三國孫吳
魏黃初二年(221)八月,魏封孫權為吳王,吳縣所在的吳郡隸屬吳國。
吳寶鼎元年(266),析吳郡與丹陽郡之地置吳興郡,吳縣仍為吳郡首縣。
晉十六國
晉太康元年、吳天紀四年(280)三月,晉滅吳,吳縣隨吳郡歸屬晉。吳縣仍為吳郡首縣。
晉咸和元年(326),司馬岳封為吳王,吳郡改為吳國,吳縣隸吳國。
南北朝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罷吳國,其地復為吳郡,吳縣仍為吳郡首縣。
南朝宋大明七年(463),吳郡改隸南徐州。次年,吳郡復歸揚州。
梁太清三年(549),侯景攻占吳郡郡治所在地吳縣城,改吳郡為吳州。梁大寶元年(550)二月,復改吳州為吳郡。
隋
隋開皇七年、陳後主禎明元年(587),析揚州地置吳州,吳郡隸屬吳州,州、郡、縣三級治所同駐吳縣城。
隋初廢郡,地方行政建置改為州、縣兩級。開皇九年、陳後主禎明三年(589),隋滅陳,廢吳郡,改吳州為蘇州(因吳縣姑蘇山而命名),吳縣隸蘇州。蘇州由此得名。
隋大業元年(605),復改蘇州為吳州,吳縣隸吳州。大業三年,又改吳州為吳郡,吳縣隸吳郡。
大業十年(614),御亭(今望亭)建堰閘。
唐
唐武德元年(618),沈法興起兵占據江南十餘郡,稱江南道大總管。翌年自稱梁王。武德三年,李子通占據吳郡。武德四年,唐平定江南地。唐廢郡設州,改吳郡為蘇州,吳縣隸蘇州。
唐貞觀元年(627),全國分為十道(道為監察區),蘇州屬江南道。
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析吳縣地置長洲縣,吳、長洲兩縣(同治今蘇州市姑蘇區)隸蘇州(直至清末)。時吳縣31361戶,長洲縣23700戶。
唐開元四年(71.6),吳縣升為望縣,長洲縣次之。開元二十一年,分江南道為東、西兩道,蘇州隸江南東道,道治設於吳、長洲縣城內(今蘇州市姑蘇區區)。
唐天寶元年(742),蘇州又改為吳郡。
唐乾元元年(758),改吳郡為蘇州;又置浙江西道,蘇州隸浙江西道。翌年,廢長洲縣,改置長洲軍。
唐大曆十二年(777),廢長洲軍,仍置長洲縣。十三年,蘇州升為雄州,吳縣仍為望縣,居蘇州七縣之首,長洲縣次之。十四年,合浙江東西二道(後仍時有分合)。
唐元和二年(807),浙江西道都團練觀察使升為鎮海軍節度使,蘇州隸鎮海軍。
元和五年(810)蘇州刺史王仲舒令築城南運河堤為路,並帶頭捐寶帶,於十一至十四年(816—819)建造寶帶橋,使松陵鎮與治陸路相通。
十年(869)長洲人歸仁紹殿試進士第一人:狀元及第。由此下至清同治十三年(1874),吳縣、長洲、元和縣考取文武狀元總計34名(含外籍)。
五代十國
後梁開平元年(907),錢謬封為吳越王,蘇州屬吳越國。 後唐同光二年(924),蘇州升為中吳軍。
宋
宋開寶八年(975),中吳軍仍改為蘇州,屬江南道。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吳越國歸宋,蘇州隸江南道。吳縣、長洲二縣共35195戶 宋淳化五年(994),改道為路,蘇州屬兩浙路。宋政和三年(1113),蘇州升為平江府,仍屬兩浙路,吳縣為平江府首縣,長洲縣次之,兩縣均為望縣。大中祥符四年(1011)為66139戶。
元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平江府為平江路,屬江淮行省。吳、長洲兩縣隸平江路,吳縣仍為首縣,長洲縣次之。至元二十年,平江路定為上路,吳、長洲兩縣為上縣。至元二十二年,改江淮行省為江浙行省,平江路隸江浙行省。 元至正十六年(1356),張士誠占平江,改平江路為隆平府。次年,張士誠降元,復改隆平府為平江路。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自立為吳王,建都平江城(今蘇州城)。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吳元年(1367),朱元璋部將徐達攻占平江城,改平江路為蘇州府,隸江南行中書省,吳、長洲兩縣隸蘇州府。
明
明洪武四年(1371)吳縣、長洲二縣共146203戶,601598人,洪武九年(1376)曾至148035戶,666105人。 明洪武十三年(1386),罷中書省,蘇州府直隸六部。明永樂十九年(1421),明遷都北京,蘇州府直隸南京六部(簡稱南直隸),吳、長洲兩縣隸蘇州府。 崇禎五年(1632)吳縣有100969戶,但百姓非死則徙,僅剩65610人,反少於戶籍數。
清
清順治二年(1645)元月三日清軍進占蘇州城,吳縣、長洲縣歸清。改南直隸為江南省,是年,清軍總兵土國寶屠城,由盤門殺至飲馬橋,城區遭受嚴重破壞。(1644—1661)吳縣有63832戶,65610人,逃亡在外371375人。
順治十八年(1661)二月四日,府學生另及眾千餘人,為反對貪官污吏,託言順治皇帝駕崩。至文廟哭訴,遭到當局鎮壓,仉用賓,金聖歎等18人被殺害,是清史上有名的「哭廟案」。
康熙六年(1667)始設江蘇省,江蘇巡撫,江蘇布政使,蘇州府治和吳縣、長洲縣同駐蘇州城。 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月二十六日,康熙皇帝首次南巡。抵滸墅關,視察河工及江南賦糧重地,遊覽虎丘、盤門、瑞光寺、拙政園等,駐蹕織造公署。 康熙二十八年(1689)二月初三,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蘇州,到虎丘,登靈岩山,到鄧尉山聖恩寺,夜宿四宜堂。 康熙三十八年(1699)三月十八日,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抵姑蘇,至虎丘、華山、東山、太湖等地巡視,賜「碧螺春」茶名。 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第四次南巡,二月十一日抵邑境,第二日至虎丘,隨後去浙江。 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第五次南巡,三月十七日抵邑境,入虎丘,路遇雨即返,至穹窿山上真觀,賜「餐霞挹翠」額。 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第六次南巡,二月十六日抵縣,駐蹕虎丘,題字「虎阜祥寺」。 康熙五十五年人口猛增至194144丁,其中吳縣78230丁,長洲縣115914丁。
清雍正二年(1724),析長洲縣地置元和縣,吳、長洲、元和三縣同城而治,均隸蘇州府。雍正八年,設太湖水利同知,駐吳江同里;雍正十三年,太湖水利同知改為撫民廳,移駐吳縣洞庭東山,割吳縣東山設太湖廳,加督捕銜,專理民事,隸蘇州府。 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第一次南巡 ,二月二十一日抵縣,駐織造府行宮,傳諭減免江蘇秋欠地丁銀228萬餘兩,二十二日至虎丘,黃村人張宗包獻吳山十元景畫冊,乾隆於每幅畫上題詩一首。 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第二次南巡,二月二十三日臨虎丘,為獅子林寺題額。 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第三次南巡,三月十四抵縣境,至光福香雪海,雷音寺,上虎丘。 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第四次南巡,二月二十六日抵蘇,到虎丘。 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第五次南巡,二月抵縣上虎丘。 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第六次南巡,二月四日抵縣境,初八登靈岩山,宿靈岩山行宮,次日至天平,書「高義園」額,十八日至虎丘禪寺。 嘉慶十五年(1810),三縣共1655619人(其中吳縣1170833人,長洲縣266944人,元和385970人)。 嘉慶二十五年(1820),吳縣、長洲、元和三縣合計2975313人。當年人口密度已超過每平方公里千人,居全國之首。城區蘇州為世界第一大城市。 清咸豐十年四月十三日(1860年6月20日),太平軍攻占蘇州府城,建蘇福省,蘇州為省會。省下設郡、縣,蘇州府改為蘇州郡。十一年春,太平軍在洞庭東山設東珊縣,轄東、西洞庭山,隸蘇州郡。清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四日(1863年12月4日),清軍重占蘇州城,仍恢復舊制。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在洞庭西山置靖湖廳,隸屬蘇州府。
清宣統二年(1910),三縣二廳共200477戶,624326人。宣統三年九月十五日(1911年11月5日),在蘇州成立中華民國蘇軍都督府和蘇州軍政府。同年十月初四(11月24日),裁蘇州府及長洲、元和、吳三縣,設蘇州;立蘇州民政長署,轄原長洲、元和、吳三縣地區,隸蘇軍都督府。十月十三日(12月3日),改蘇軍都督府為中華民國軍政府江蘇都督府,蘇州隸江蘇都督府。
民國
民國元年(1912)1月,江蘇都督府頒令廢府、州,並縣、廳。同月,蘇州改稱吳縣。廢太湖、靖湖二廳,設太湖縣,旋易名為洞庭縣。7月,省議會裁撤洞庭縣,其地歸屬吳縣。12月14日,江蘇省行政公署在南京成立,吳縣隸江蘇省。全縣共1027091人。
民國3年6月,江蘇省劃分為五道。吳縣為特別級縣,隸江蘇省蘇常道,道治駐吳縣。
民國16年4月,廢蘇常道,吳縣為一等縣,屬江蘇省。
民國17年12月10日,吳縣城區劃出建蘇州市,市、縣分治。民國19年5月16日,撤蘇州市,仍併入吳縣。
民國22年3月28日,江蘇省劃分為13個行政督察區,吳縣隸第三行政督察區,區行署設在吳縣。同年12月26日,原13個行政督察區裁併為9個,吳縣隸無錫區。民國24年1月,吳縣列為一等縣。民國25年5月1日,無錫區改為第二行政區,吳縣仍隸屬之。
民國26年爆發中日戰爭。11月15日,國民黨吳縣政府遷至無錫盪口、甘露附近,仍隸第二行政區,成為流亡政府。11月19日,日軍侵占吳縣。民國28年初,吳縣政府駐宜興張渚鎮,吳縣為二等縣,隸江南行署第二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2年10月,張渚淪陷,吳縣政府又撤離張渚。抗日戰爭勝利後,縣政府仍遷回吳縣城區。
民國26年12月3日,偽蘇州地方自治委員會成立,吳縣歸其管轄。民國27年3月,偽吳縣政府建立。5月23日,江蘇省偽政府在蘇州建立,吳縣隸屬之。民國30年7月1日,汪偽政府在蘇州設立第一區清鄉督察專員公署,吳縣隸第一區。同年12月底,第—區清鄉督察專員公署撤銷,吳縣淪陷區仍隸偽江蘇省政府,直至抗日戰爭勝利。
民國29年9月,蘇州縣人民抗日自衛會成立,下轄7區l鎮,在吳縣境內的消陸區(今沺涇鄉消涇與湘城鄉陸巷一帶)隸屬之。民國30年2月,蘇州縣人民抗日自衛會撤銷,陽澄湖地區建洋(陽)澄縣政府,轄吳縣境內的消陸、洋沺(今沺涇鄉一帶)及常熟縣內的辛莫區,隸屬江南第一行政區。7月,洋(陽)澄縣縣、區政府均遭日偽破壞。 民國29年9月,吳縣蘇西北地區渭黃區人民抗日自衛會成立,隸屬無錫縣人民抗日自衛會。翌年2月,縣、區自衛會撤銷,正式成立無錫縣政府,先後在吳縣蘇西北地區成立的漕東區(2月)、漕南區(3月)、東橋區(4月)、黃埭區(6月)等4個區級政府均隸屬之,無錫縣政府隸屬於江南第二行政區。同年9月,因日偽「清鄉」,上述4區均撤銷。民國34年春,錫東縣蘇西北(吳縣境內)行政辦事處成立,下轄漕東、漕南、東橋、黃橋4區。同年7月,撤銷蘇西北行政辦事處,成立蘇州縣政府,駐黃橋方浜村,隸屬蘇中第六專員公署;下轄漕湖(後稱漕東)、東橋、黃橋、陽澄、黃埭5區。11月,因奉命北撤,蘇州縣縣、區政府均撤銷。
民國30年8月,蘇西(太湖)行政辦事處建立,隸屬江南第六行政區,下轄其後成立的陽西(西華)、香山、陽東、西山等4個區的辦事處。翌年4月,因日偽「清鄉」,上述辦事處均撤銷。民國32年5月,中共蘇西縣委設立陽山、彭山、鄧尉,西華等4個區級行政辦事處。民國33年3月,西華區辦事處遭敵破壞。同年1l月,太湖縣行政辦事處成立,駐馬山島,隸屬蘇南第二行政專署,下轄蘇西(吳縣)、錫南(無錫縣)、馬山(武進縣)三地區及蘇西地區轄原屬蘇西縣的剛山、彭山、鄧尉3個區級行政辦事處。次年2月,增設蘇西、洞庭行政辦事處,作為太湖縣辦事處的派出機構;分別管轄陽山、彭山、鄧尉和東山,西山5個區級行政辦事處(或區公所)。同年9月底,因奉命北撤,縣、區各級辦事處均撤銷。
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國民黨吳縣政府接收偽吳縣政府,吳縣隸江南行署。9月4日,國民黨江蘇省政府在吳縣接收偽江蘇省政府。10月,江南行署撤銷,於武進成立江蘇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吳縣隸屬之,為一等縣。10月15日,江蘇省政府遷至鎮江。民國35年,江蘇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由武進移駐吳縣,吳縣仍隸屬之。
民國38年2月5日,江蘇省政府在吳縣設立辦事處;至24日,江蘇省政府全部遷至吳縣。4月25日,國民黨江蘇省政府、第二區專員公署及吳縣政府均逃離縣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4月27日,吳縣解放。市、縣分設,析城區和郊區置蘇州市,周圍鄉村為吳縣。5月1日,吳縣人民政府成立,隸於蘇南蘇州行政區專員公署。解放後的吳縣,沒有另建縣城,全縣的黨政機關駐於蘇州市區。7月,東山、西山及太湖湖區劃建太湖行政辦事處。
1950年4月15日,太湖區行政辦事處隸屬蘇州行政區,相當於縣級機構,轄原屬吳縣的東山、西山兩區。同月又劃吳縣橫涇區和武進縣馬山區歸其管轄。太湖區共轄東山、西山、橫涇、馬山四區,包括太湖全部水域及其島嶼。全縣共686569人。
1951年,由吳縣劃出城東、城西兩區組成蘇州市郊區。同年6月,太湖區行政辦事處撤銷,東山、西山、橫涇3區仍劃歸吳縣(馬山區已在2月劃歸武進)。1952年7月,復建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辦事處,隸屬蘇州區專員公署,轄東山、西山兩區和太湖中島嶼及水域。
1953年5月,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太湖辦事處改建震澤縣,並將吳縣橫涇區和武進縣馬山區劃歸其管轄,與吳縣均隸屬蘇州專員公署。1954年6月,馬山區劃無錫市。
1959年4月,撤銷震澤縣,復併入吳縣、吳江縣,隸屬蘇州專員公署。
吳縣(1958—1978)人民公社:保安公社、望亭公社、東橋公社、黃橋公社、楓橋公社。
1984年開始,吳縣在離蘇州市中心約3千米的城南開闢總面積為20平方千米的新城區(今屬吳中區)。
1989年8月,吳縣機關遷入新城區。
1995年6月,撤消吳縣,建立吳縣市(縣級),以原吳縣行政區域為吳縣市區域,市人民政府駐長橋鎮。
2000年,吳縣市轄29個鎮。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1,128,429人,其中長橋鎮 24920人、車坊鎮 46709人、郭巷鎮 32331人、甪直鎮 63068人、越溪鎮 19370人、望亭鎮 39692人、通安鎮 41723人、東橋鎮 26379人、黃埭鎮 45693人、黃橋鎮 27393人、東渚鎮 33541人、鎮湖鎮 20202人、陸慕鎮 48758人、蠡口鎮 44001人、西山鎮 42196人、渭塘鎮 34042人、北橋鎮 37557人、太平鎮 28918人、湘城鎮 29267人、陽澄湖鎮 21007人、木瀆鎮 71438人、藏書鎮 28673人、光福鎮 38999人、胥口鎮 22110人、太湖鎮 9577人、橫涇鎮 36764人、浦莊鎮 21752人、渡村鎮 25252人、東山鎮 52492人、月浜街道 25656人、蘇苑街道 24997人、龍西街道 24600人、吳縣市經濟開發區 25185人、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11266人、江蘇省太湖採石公司 2901人。
2000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吳縣市,設立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1]
2001年2月28日,吳中區正式掛牌。行政區劃調整後,蘇州市轄張家港、常熟、太倉、崑山、吳江5個縣級市和平江、滄浪、金閶、虎丘、吳中、相城6個區,市區面積擴大到1730平方千米,人口205.9萬。[3]
社會經濟
1995年產蠶繭243噸 ,白廠絲2000噸,高檔真絲綢3500千米,占全國總產量的1/10,出口的1/6。1995年已基本形成栽桑、養蠶、繅絲、織造、印染和服裝一條龍。1995年國民生產總值132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達5.33億美元,其中出口創匯3.5億美元,連續14年在江蘇外貿出口中奪魁。有各種商品市場69家,年交易額達124億元。
吳中教育概況
吳中區位於蘇州市南部,東連崑山,西銜太湖,南接吳江,北依蘇州古城區。全區陸地面積742平方公里,太湖水域面積2425平方公里,其中屬吳中區的水域約1459平方公里。吳中區下轄1個國家級太湖旅遊度假區、1個省級吳中經濟開發區、1個穹窿山風景管理區、7個鎮和8個街道。全區有學前教育機構48個,本區域3~5歲在籍在園幼兒15535名;公辦中心小學25所,在校小學生28716名;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81名;公辦初中18所,在校中學生16677名;公辦高中(含職校)9所,在校高中生13504名;民辦學校6所,在校學生4061名;批辦的民工子弟學校11所,在校學生7600名。2006年被評為「江蘇省普及高中段教育先進縣(市、區)」、「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縣(市、區)」;2008年被評為「江蘇省幼兒教育先進縣(市、區)」、「江蘇省規範收費示範縣(市、區)」。
學校辦學條件日趨優化
中小學總占地面積達268.1萬平方米,校舍建築總面積達107.7萬平方米。教育設施設備極大改善。學校100%「三機一幕」進教室,100%建有多媒體教室,100%實現光纖寬帶接入,100%建立學校主頁,100%建成校園網;建成多媒體教室1664個,計算機網絡教室205個。學生用電腦8244台,生機比7∶1;教師用電腦5224台,師機比1∶1。
教育優質資源迅速擴大
全區擁有省優質(示範性)幼兒園17所;省實驗小學10所,市教育現代化小學24所;省特教示範校1所;省教育現代化示範初中8所、市教育現代化初中17所;四星級高中3所(其中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為國家級示範高中),三星級高中2所,二星級高中1所;通過評估驗收的省中等職業教育四星級學校1所、三星級學校1所,省重點中等專業學校1所;省重點成人教育中心校3所。
師資隊伍建設成效顯著
全區擁有省特級教師20名,江蘇省名教師1名,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3名,蘇州市名校長、名教師27名,蘇州市十傑教師6名,蘇州市學科(學術)帶頭人104名,區知名教師61名,區學科(學術)帶頭人599名,區學科骨幹教師1230名。全區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通高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為100%、99.9%、99.33%、98.381%,高一層次學歷比例分別為89.25%、91.03%、86%、12.67%;職業高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專業課教師「雙師型」比例分別為93.87%、56.81%。碩士研究生71名,在讀研究生162名。
區域素質教育彰顯特色
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江蘇省外國語學校的感恩教育、西山中學的環保實踐研究、城西中學的每日大家談和在寄語中成長、寶帶實驗小學的外國文化周活動、碧波實驗小學的機器人教育、度假區中心小學的無線電測向活動、木瀆三小以石文化為抓手的自然與人文教育活動、全國農民書畫之鄉胥口中心小學的書畫教育、光福中心小學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香雪海梅文化系列教育等,都已成為區域素質教育的著名品牌。學生良好個性充分發展。幾年來,全區在校青少年違法犯罪率為零。
教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2008年,在籍3~5歲幼兒入園率達99.5%,小學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達100%,初中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達100%。義務教育免費政策全面落實,殘疾兒童少年和貧困家庭子女入學率均為100%,外來務工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達10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5%。教育教學質量持續優化。小學教學質量穩步提升,中考、高考成績優異。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陳海江同學喜獲蘇州大市理科狀元,並獲得李政道獎學金一等獎;該校高二學生魯昊騁代表中國參加第19屆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勇奪金牌,被教育部特批錄入北京大學,從而實現了吳中區、吳縣市乃至吳縣歷史上零的突破。
服務經濟能力顯著提高
全區職業教育不斷加強基礎能力建設,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努力構建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職教專業建設步伐加快,已建成省級示範專業4個,市級示範專業6個。全區各成人教育中心校努力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積極實施社區教育實驗項目,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為失地農民、進城務工人員和新生勞動力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引導培訓。全區建有省社區教育示範鎮1個,市農科教示範基地4個、市社區教育實驗區2個、市現代農民教育中心2個。2008年,全區完成各類崗位培訓和技能培訓達22萬人次,從業人員年培訓率達50%以上,有效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養和職業技能水平。
吳縣中學
吳縣中學位於蘇州市滸墅關鎮,前身是「私立成城初級職業中學」,創建於1943年,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的歷程。1948年初,一批熱心地方教育事業的人士徐芝生、鄭辟疆、邵申培、金雪亢等,積極向上反映民意,申請批辦公立初級中學。當時吳縣教育局局長王芝九,鑑於滸墅關為吳中大鎮,地處滬寧鐵路和南北運河要衝,人口眾多,於1948年8月批辦「吳縣縣立滸關初級中學」。
1949年全國解放,學校有吳縣人民政府接收,從此獲得新生。1951年7月,學校改名為「吳縣滸墅關初級中學」。1956年秋增設高中部,成為吳縣第一所完全中學;同年列為吳縣和蘇州地區的重點中學,命名為「吳縣中學」。「文革」初一度改為「東方紅學校」,1972年改為「吳縣滸關中學」,1979年3月學校重新被定為縣重點中學,1987年恢復「吳縣中學」校名,1989年1月經省教委批准,元隸屬關係不變,同時成為「蘇州大學附屬第二中學」。1997年10月學校順利通過省教委驗收,成為江蘇省重點中學。
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培養了三萬多名初、高中畢業生。為社會和高校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其中湧現出教育部副部長、中科院院士韋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有功之臣,青藏、川藏、中印、中尼公路的總設計師,為祖國的航天工業作出貢獻的科學家和蘇州市首屆李政道獎學金一等獎獲得者,以及吳縣第一個運動健將等。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已形成了「自尊、自強、自信、自立」的校風、「修身敬業,精心育人」的教風和「黽勉勵志,勤學善思」的學風。
目前,全校上下同心同德,繼續堅持正確的辦學思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創建學校特色,積極發揮實驗示範作用,積極創建國家級示範高中。
學校現有教職工135名,其中教師96名。35周歲以下青年教師75人,占全校教師的78%,教師隊伍充滿活力。12名教師研究生課程班結業,本科率達94%。現有高級教師32名,一級教師35名,中高級教師占全體教師的70%。近幾年,有80多人次獲省、市級優秀教育工作者、學科帶頭人、「雙十佳」、評課選優一等獎等榮譽。
英語特色教學:學校與澳大利亞艾倫摩爾學院中學部結成姐妹學校,雙方互派師生進行中外文化交流,澳方定期派教師到我校給學生上課。2011年初,我校高三學生王吉已赴澳留學。
中學生業餘黨校:我校在蘇州市率先創辦中學生業餘黨校,」中學生業餘黨校的實踐與研究」被批准為江蘇省教育科研課題,是省內唯一一個業餘黨校研究課題。我校從82年起成立學黨章小組,95年開始成立中學生業餘黨校,至今已有562名學生骨幹、優秀班團幹部結業,有392名學生先後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先後發展了21名學生入黨。
勤工儉學:我校在蘇州市率先組織中學生參加勤工儉學活動,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學校提供50多個勞動崗位,供中學生(特別是貧困學生)利用課餘休息時間勤工儉學,同時對特困生每學期進行定期補助,以幫助家庭貧困學生完成學業。近五年來,學校用於勤工儉學和特困補助的費用已達30多萬元,有3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補助。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近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黨建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科技教育先進學校」、「江蘇省先進團委」、「江蘇省普通高中會考優秀考點」、「蘇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蘇州市文明單位」、「蘇州市教科研先進單位」、「蘇州市貫徹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先進學校」等二十多個榮譽稱號。94年至今,高考升學率連續七年達100%,1997年錄取本科107人,1998年錄取本科215人,1999年本科224人,2000年本科244人(均為公費生)。本屆高三學生,根據蘇州大市評估進本二線人數可超300人。僅2000年,就有60多人次學生在全國和省、市學科競賽中獲獎。[4]
旅遊資源
吳縣市自古以來就是經濟繁榮的商埠之地,也是沿海經濟開發區之一。境內有得天獨厚的礦產、物產和旅遊資源,傳統產業蘇繡工藝聞名中外,國有工業門類多多,市屬國有企業有80多家。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吳縣市無疑是天堂里的天堂。「太湖風光美,精華在吳縣。」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成為一座與蘇州市緊密相連的美麗的新興城市。
吳縣市素有「人間天堂」美稱,位於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域的京滬鐵路線上。東臨上海,南連杭州,西含太湖,北望長江,中間環抱古城蘇州。
「太湖風光美,精華在吳縣」。太湖2400平方公里水面,吳縣占有75%;湖中72峰,吳縣擁有58峰;太湖13個風景名勝區中,東山、 西山、光福、 甪(lu)直、 木瀆、石湖六大景區在吳縣市境內。
吳縣市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文物古蹟眾多,自然景觀風光旖旎,擁有縣以上文物保護單位89處,其中省級24處,國家級1處。有三山舊石器時代遺址、 保聖寺的唐塑絕藝作品、 紫金庵的彩塑羅漢,有 司徒廟「清」、「奇」、「古」、「怪」的四株古柏,還有 石公山、林屋洞、啟園、天池山、寶帶橋、雕花大樓等著名景點,秀山麗水,人文薈萃。
吳縣市工業基礎深厚,旅遊資源豐富,已先後建設了包括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 太湖大橋、東山賓館、光福機場等在內的一大批娛樂和基礎配套服務設施,開發了梅花節、金秋采桂游、仲春碧螺採茶游、四季鮮果游、水鄉古鎮游等特色旅遊產品,形成了吃、住、行、娛、購、游的配套服務體系。[5]
特色景點
英雄冢
在吳縣市善人橋馬崗山麓。是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國民政府十九路軍淞滬抗日戰爭中部分陣亡將士的陵墓。墓前有碑,碑上鑲有「氣壯山河」四字,碑上鑲有戰鬥經過及戰死者78人姓氏的碑文。現墓碑俱在。此處為愛國主義教育景點,使後人不忘歷史,不忘國恥。
司徒廟
司徒廟(Prime Minister Temple),坐落於吳縣市光福鎮鄧尉山麓,相傳東漢司徒鄧禹隱居在此,故名。廊內四株古柏傳為司徒鄧禹手植,距今已有1900餘年,清乾隆南巡命名「清奇、古、怪」,清者,碧郁蒼翠,挺拔清秀;奇者,主幹折裂,一空其腹;古者,紋理纖繞,古樸蒼勁;怪者,臥地三曲,狀如蚊龍。碑廊內《楞嚴經石刻》為明崇禎年間(1628—1644)名人王時敏、侯峒曾、張炳樊所書,吳門章撤德齋鐫刻,是研究佛經和書法、金石藝術的珍品,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吳縣伍子胥墓
在吳縣市胥口鎮百伍相國詞內。伍於胥(?一前484),名員,春秋時楚國人。其父、兄為楚平王所殺,他逃至吳國,助吳王閻間築城練兵,發憤圖強,任相國。夫差時勸王拒絕越國求和並停止伐齊。不諧,吳王賜劍自殺。墓封土高約1米多,加以麻石砌成,墓前碑書「吳相國伍公之墓」。原有吳相國伍公齡夷藏處碑和重建骨山詞記碑等,今均無存。近處還有二妃墓、拜將台等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