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必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六必居[1],是北京一家著名的中華老字號醬園。據傳創自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1965年考證後,實際應該始於清朝康熙年間}}。六必居最出名的是它的醬(黃醬和甜麵醬)與醬菜,它也是北京各醬園中歷史相對最久的一家。
現今六必居,與天源、桂馨齋三個老字號一起都是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
命名由來
六必居最初是一家酒店,為保證酒味醇香甘美,,「六必」是指釀酒工藝的要點,曾制訂了六條操作規則: 「黍稻必齊,曲櫱必實,湛之必潔,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六必居"由此得名。[2]但六必居並不釀酒,只是賣酒,此說也不通。
歷史/傳說考證
掛在店內的金字大匾,據傳是明朝大學士嚴嵩所書[3][4], 謝國楨據明薛岡《天爵堂文集》考證,匾額是明代書法大家姜立綱所寫。
六必居的來歷說法很多,因清代初期驅趕內城漢人,很多事較難考證。
- 一說是山西臨汾西社村人趙存仁、趙存義、趙存禮三兄弟開辦的小店鋪,專賣日常用品。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趙氏兄弟的小店鋪,因為不賣茶,其他六件都賣,就起名六必居,一開始賣酒,但也是外面買來存放的「伏酒」、「蒸酒」[5],製作醬菜是以後的事。一說最初6個人合開的生意,本擬起名六心居,托嚴嵩題匾,嚴寫完之後覺得六心意思不佳,加了一筆,遂稱「六必居」。
- 另一說市根據考證,1965年北京市委書記鄧拓曾來到前門外六必居醬園的支店六珍號,借走了六必居的大量房契與帳本,他從這些材料中考據出六必居實創於清朝,約康熙十九年到五十九年間。雍正六年,帳本上記載這家醬園的最早名字叫「源升號」,到乾隆六年,帳本上才第一次出現「六必居」的名字。[6]
醬菜種類/特色
六必居製造甜醬黑菜、甜醬八寶菜、甜醬八寶瓜、甜醬黃瓜、甜醬甜露、甜醬姜芽、甜醬什香菜、甜醬小醬蘿蔔、甜醬瓜、白糖蒜、稀黃醬、鋪淋醬油等12種醬料最為有名。
這家酒肆改行成為醬菜園,名聲更振。「六必」的嚴格精神和傳統,卻一代一代繼承沿襲下來。比如:它那裡製作醬菜,選菜講究產地、講究規格、講究時節。老秧瓜必要「七寸白」的成熟;黃瓜必要「頂花帶刺」二兩(舊秤)一條;芥菜頭必要「兩道門」的均勻個;糖蒜選料必要 夏至前三天採收進廠,每頭四至五六瓣。這裡制醬,每年春節一過去時就把黃豆蒸熟發酵,製成「黃子」,然後曬乾碾碎人缸,直到「處暑」才能起缸。
解放以後,隨著北京蔬菜類的增多、產量增加、醬菜製作技術提高,六必居醬菜的品種和產量也大大增加,不少傳統名牌醬菜,還製成罐頭,遠銷國外。
目前,那晶紅透亮、又香又脆、色味俱佳的六必居醬菜,在全市各大菜市場都可買到,所以您不用費勁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