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出版社
历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前身是华东人民出版社,1951年3月由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编辑部和出版部组成,隶属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当时社址位于新乡路1号。1951年7月,华东人民出版社社址迁至绍兴路54号。1951年8月,华东画报社并入华东人民出版社,增设美术编辑部。1952年8月,华东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部划出,另行成立独立建制的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文艺等其他出书业务划给其他出版社。1955年1月,华东大行政区撤销,华东人民出版社改为上海人民出版社。
文革期间,上海市出版局和各出版社被合并为一个大社,对外仍称“上海人民出版社”。文革结束后,上海出版系统恢复原建制。
特色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上,我们从思想价值、学术水平、作者知名度、品牌建设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在专业出版上深耕细作,把内容建设放在第一位,突出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把握主旋律出版物对提升当今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促进作用,又兼顾传统文化出版物对加深中国文化积淀的意义,将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学术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触摸中华文化脉搏,同时积极借助各种交流合作传播平台,进一步增强图书的有效传播,近年来在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累计销量上百万册的张维为“中国三部曲”在国内市场热销的同时,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成功售出了三部曲作品的多个语种、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版权共计8项。中国首部关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学术专著《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1]出版当年,英文版版权很快就成功授出,次年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资助。《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探索传统文化精髓的“现代表达”方式,被认为是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学研究同时又通俗好读的理论读物方面的一次尝试,该书韩文版业已出版。解析中国文化发展脉络与传承流变、展现中国深厚文化内涵的《方言与中国文化》授出日文版后又获得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资助。
荣誉
2000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优秀出版社”;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中,荣列“全国读者最喜欢的八家出版社”之首。
“2017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报告”榜单前20位排名中,上海所占据的两个席位由世纪出版集团旗下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包揽,分列第11位和第12位。今年有350种图书进入海外馆藏系统的上海人民出版社,成为了全国唯一一家进入海外馆藏系统排名前30的地方人民出版社[2]。
视频
上海人民出版社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书展引关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2015-08-26
- ↑ 走出去 | 让世界触摸中华文化脉搏——上海人民出版社跃居海外馆藏影响力第11位,连续三年跻身前20强 ,搜狐,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