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泉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水泉坪村是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仁河口乡下辖村,水泉坪位于陕西省旬阳县仁河口乡的西北方十公里。说是坪,实则地处海拔近千米的高山;说是山,山巅却有一处长8里,面积近1000亩的"平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两座高山间一河谷淤积成8里平川,一条水泉河沿川头的王莽山流径水泉、桥上村约8里外之川口,突然飞落山下。[1]

人文与未来

水泉坪 的河道上早先是没有一座桥的。但是,在坪坝的山口处,环山口而居的族民给自己居住的地方起了一个乍听起来蛮有点味道的名字--桥上,不禁让人联想起"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般境地。

之所以把水泉坪的河唤做河道,是因为她还毕竟还算不上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河,介乎于河与沟溪之间。她发之于八龙寨山脚下的一眼四季经流不息的圣水泉,又承纳了八龙寨大小沟壑里的溪水,汇聚在一起便自然形成了一条小河,河水呈"S"型贯穿整个坪坝,将坪坝优雅的划分为东湾、西湾和殿湾。坪坝里生活的人们依姓氏分族而居,沿着川地周边倚山傍势清一色的筑建起土木结构的石板房,院落貌似很是随意的形成,但布局起来总是那么顺其自然,贴切合理。

泉水既然汇聚成了河,河道两边居住的人们要互相往来走动,河面上自然就应该有桥。其实,水泉坪早先时候的桥并不是现在人们概念中的桥,它是人们从不远的山里搬运来的厚实宽长的青冈石条略微高出水面简易搭砌起来的供人们行走的通道,在一些河水稍浅的地方,干脆找来几块稍大一点的石块儿,隔一步远放置一块,只需三五块石头就能够让人们轻松地蜻蜓点水般跳跃到对岸,当地人们一般都是把这种在河面相对整齐排列起来的石头垒成的概念上的"桥"形象的唤作"列石"。只要河水一涨满河道,列石就会被淹没,河道两岸的人们在河水未消退前是根本无法过往通行的。早先唤作"桥上"的这个地方确实是没有桥的,那时候当地敦厚良善的人们之所以把这种"列石"固执的唤作"桥",是因为它承载并连接着河道两岸的人们美好的希望,人们把对"桥"的渴望,整日价挂在嘴上"桥上、桥上"顺口的呼唤,深深地铭刻在心底"桥上、桥上"深沉的烙记,祖祖辈辈的念想着"桥",总希望有朝一日梦想会变成现实……

现如今,水泉坪被列为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市级重点旅游村,过去这里凡是曾经铺设过"列石"的地方,都修建起了不同样式的景观桥,并特地在桥上这个地方也筑建起了真正可以过往车辆的水泥桥,不知是哪位高人还给它起了一个颇耐人寻味的名字--桥上桥。桥上桥,是一座名符其实的桥,桥下是曾经承载河道两岸人们过往历史的列石"桥",列石"桥"上是凌空搭建的水泥桥,列石"桥"因水泥桥的搭建而不再担负"桥"的使命,那些被磨蚀的豪无一丝棱角的条石,表层蒙生起了些许绒绒的苔衣,就像是记载一段历史的象形文字,依然如故的陈列在河道中,或许再经一段时日,那些曾经铺设列石的地方不再残留任何痕迹,列石"桥"也会从人们的记

忆中渐渐淡去,而桥上这个地名,却因为这一座水泥桥的诞生,名正言顺的叫起来朗朗上口了。

自从有了真正的桥,一切都畅通无阻了!河道两岸的人们相互交往更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心似乎更加贴近了,山里的银杏、核桃、贡米等特产源源不断的运送出山外,山外的游客们自是络绎不绝的走进来观光旅游,土木结构的石板房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小洋楼,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腰杆似乎也自此挺直了许多,相信不久的将来,水泉坪通向山外面的路会越来越多,桥也会越来越宽广![2]

概况

水泉坪 ,有水、有泉、有坪,故曰水泉坪。水泉河水源远流长,清澈见石;水泉坪的泉,水质甘甜,冬天里温,夏天里凉;水泉坪的坪,地处山顶,宽阔平坦,美丽壮观。

谈起水泉坪,人们总会联想到:那里是高山顶上有平原的地方,七百亩稻田飘香的地方,盛产百果的地方,有一泉冬温夏凉之好水的地方……。当地人常用这个故事来炫耀水泉坪风景独好:旬阳县城初建时选址于水泉坪,城建破土时冒出一泉好水,掘之三尺,泉水奔涌,泉中竟跑出一只羊来,人们寻羊到今旬阳县城的葫芦岛,不见了羊,便开挖寻找,最后将县城建于葫芦岛上,取名"寻羊城",后易音为"旬阳城"。自然,这只是流传于乡间的一段传说,并不可考。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沉睡中的水泉人民,他们开始坚信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征服自然。数年间,水泉公路修通了,水泉电站建成了,水泉村办企业发展起来了。水泉人民告别了煤油灯,成千上万的群众沿着宽阔的公路涌向外面的大千世界。他们走出山门请回技术员,积极推广水稻

温室两段育秧新技术,亩产超千斤,过去年年愁吃饭的水泉人再也不用愁了。水泉人还学会了"联姻",他们争取省、市、县种子公司把水泉坪确定为秦油二号油菜制种基地。过去只管眼前利益的水泉人,如今也懂得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他们积极在荒山上兴建经济林特园1800亩。

今日水泉坪,满山是绿色的海洋,遍地是金色粮仓。每到果香稻熟季节,远处的客人纷纷前来用大豆、小麦换取香甜的大米,商人都慕名前来水泉坪抢购百果、茶叶、板栗、肚倍……。水泉坪人用辛勤汗水描绘的水泉坪风景将会更加美好。[3]

历史与景观

水泉坪 位于旬阳县西北边陲的仁河口乡境内,总面积一千余亩,被罗家山八龙山王莽山和刘秀山四面环绕,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土地肥沃,旱涝保收,盛产油菜籽、小麦和稻子,自古以来就有山里"小江南"之美称。从地形地貌上看,水泉坪所处的位置原来并没有什么"坪",而是一个大峡谷。由于地壳运动,山体崩塌,一整座大山倒下来堵住了隘口,经过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几千万年的泥土淤积,所以才形成了现在的水泉坪。

因为水泉坪很小,所以除了《旬阳县志》以外就找不到任何文字记载,但到过水泉坪的人都说,如果到了旬阳县的仁河口乡而不到水泉坪,就等于没到仁河口乡,也等于没到旬阳县。意思就是说,水泉坪不仅是仁河口乡的一大景观,而且还是旬阳县的一大景观,如果不到水泉坪去看看,就是一个天大的憾事。水泉坪除了它本身极其美丽之外,还有十处景观分布在水泉坪的周围,那十处景观分别是:飞瀑击鼓、黄龙古寺、摩天桶竹、泉喷玉柱、碓窝布岭、卧虎飞龙、八龙下山、天降玉印、幽洞清风、万年垂柳。此外,还有王莽山、王莽墓、古战壕、刘秀寨、碓窝岭、八龙寨和正在成长的石头等等历史景观和人文景观遍布在水泉坪的周围,给水泉坪频添了许多神秘的传说和靓丽的色彩。击鼓飞瀑位于水泉坪的东沿,水泉坪的溪水从这里飞流直下数十米,挂起一道白色的瀑布,落入崖下的深潭之后,其声音便象击鼓一般而又比鼓声响亮。 黄龙古寺位于水泉坪上游的八龙山下,依山而建,气势恢弘,鸟檐兽脊,画栋雕梁,花窗锦阁,曲径回廊,龙神雕像栩栩如生,虾兵蟹将神态各异,不但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摩天桶竹生长在水泉坪东侧,每一根竹子都有水桶粗细,株株翠竹拔地而起,直插云霄,恰似一根根擎天大柱,顶天立地,坚忍不拔,是少见的稀世珍宝。喷泉玉柱位于水泉坪西头的王莽山麓,一股清泉从地心喷薄而出,形成数丈高的水柱,如玉一般晶莹剔透。它是水泉坪的母亲泉,旱也亦然,涝也亦然,无怨无悔地滋润着水泉坪的千亩土地,也养育着几千水泉坪人。

碓窝布岭在水泉坪南面的刘秀山上,整条山岭都陈列着大大小小的碓窝。相传刘秀追王莽追到水泉坪时,王莽占踞了一座山,就是现在的王莽山,刘秀也占踞了一座山,就是现在的刘秀山。其时,刘秀急需火药,而制火药需捣,于是官兵们就就地取材,将石头凿成碓窝捣火药。所以,刘秀山上就布满了碓窝。过去水泉坪不通电,没机器,水泉坪吃大米全靠碓窝捣,而碓窝都是从刘秀山上得来的。卧虎飞龙是自然形成的石虎石龙,置身在水泉坪的三元沟口。那石虎匍匐在地,占地半亩有余,虎尾朝南,虎头朝北,虎口微张,虎目圆瞪,两只前爪前伸,两只后爪后蹬,似乎随时都可跳跃而起。那石龙刚好在石虎前面,直径盈丈,龙鳞毕露,与石虎相隔不过数米,半截在土里,半截在空中,露出地面部分三丈有余。龙头高高昂起,龙目怒视石虎,龙爪前伸作扑抓状。那石龙石虎的位置和形状,刚好形成了一副龙虎相斗的奇景奇观。真是鬼斧神工,匪夷所想。八龙下山指的是八龙山的八条山脉,那曲曲折折八条山脉,恰似八条巨龙头下尾上从天而降,不但形似,而且神似,不由得使人惊叹天地造化之玄妙。天降玉印在黄龙古寺前的一块平地里,是一尊方形石柱。那石柱上小下大,棱角分明,高九丈九尺九寸,上底边长三丈三尺三寸,下底边长五丈五尺五寸,四面光滑如镜,光可鉴人,上底和下底均方方正正,不差毫厘,真象一颗大印立在地上,真是奇妙无比。幽洞清风位于水泉坪南侧大黑沟的一个半山腰上,是一个天然石洞,呈七十五度倾斜,没人能够知道它有多深,反正一块石头抛进去,叮当叮当的滚动声不绝于耳,半个多小时也停不下来。洞口呈圆形,直径不到两尺,一股股清风从洞中呼啸而出,真叫人不可思议。万年垂柳生长在水泉坪正中,直径八米以上,树冠遮天蔽日,占地一亩有余,丝丝柳枝迎风飘荡,美不胜收。但令人遗憾的是,水泉坪的十处景观已经有很多处都再也见不到了。黄龙古寺在"史无前例"的年代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卧虎飞龙和天降玉印都变成了"农业学大寨"的梯地坎,摩天桶竹和万年垂柳也毁于一旦,成了"以粮为纲"的牺牲品,这不能不说是水泉坪的千古悲哀。

但水泉坪依然很美。水泉坪的美就在于它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从旬阳县城西进,山越来越高,沟越来越深,山与山之间越贴越近,一直走到仁河口乡竟难见到整块的平地。一山未过一山迎,百里难见一里平,举目群山起伏,低头沟壑交错。从仁河口乡出发再西行六公里,就有一面陡峭的山坡壁立面前。仰望那面山坡,山姿奇诡,怪石嶙峋,云在坡腰,天在坡顶,云天相接,似真似幻,似乎到了坡顶就到了天的尽头,谁能料到在这崇山峻岭之中还有一块偌大一块平原呢?然而,蹬上坡顶奇迹就出现了,水泉坪似乎从天而降,陡然就出现在了你的面前,那一马平川的水田,那郁郁葱葱的古柏,那小桥流水,那燕语莺歌,会使你惊愕得目瞪口呆,更会使你疑心自己进了世外桃源。水泉坪呈东西走向,平平展展,坦坦荡荡。坪的两侧人口密集,楼房鳞次栉比,家家有场,户户有院,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架着天锅(卫星接受天线),阵阵优美的旋律从家家户花的窗棂中飘然而出。一条小溪穿坪而过,水质纯净,清澈见底,看似奔流,却毫无声息。溪水中有鱼、有鳖、有螃蟹、有蚌壳,还有成群结队的鸭子如一艘艘小巧玲珑的龙舟在水面上缓缓移动。小溪的两旁是青石垒成的堤坝,堤坝上杨柳依依,如烟似纱。一条公路傍溪而行,宽阔而又光滑的水泥路面一尘不染。白天,水泉坪人都各干各的事,黄昏降临的时候,就扶老携幼汇集在了公路上,或十人一堆,或八人一伙,或谈国事,或话桑麻,或东家长、李家短的闲聊。一对对俊男靓女则乘机躲进那枝影婆娑的柳丛中,依偎在柳丝中的石凳上,谈着不为人知的甜言蜜语。这时的水泉坪,十分温馨,十分恬静,南北两侧的电灯与河汉银星交相辉映,令人叹为观止。

油菜花开的时候,是水泉坪最美的季节。成群结队的蜜蜂嗡嗡嘤嘤,你来我往,忙着采蜜;养蜂人把蜂房一溜儿摆在公路两旁,任蜜蜂进进出出、忙忙碌碌,人却在帐篷内摆上棋盘逍遥搏杀;一阵微风吹过,花的海洋波浪起伏,堤坝垂柳随风翻飞,阵阵花香扑鼻而来,令人陶醉而留恋忘返。到了夏季,水泉坪又变成了另外一幅景象,绿浪翻滚,碧波荡漾。水泉坪人一只手杵着竹棍,一只手杈在腰间,两只脚交替地在稻棵间踩、蹂、搓、抹,为稻子除草。偶尔一只青蛙从万绿丛中跳起,阔嘴一张,一只蚊虫便到了嘴里。然后,"呱呱"地欢叫几声,便无影无踪了。当夜幕降临以后,蛙鼓阵阵,流萤点点,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感觉。最令人振奋的还是秋季了。稻子成熟了,一片金色。水泉坪人从水泉坪的四周开始,十人八人合用一只拌桶,进行忙碌地收获。老人和妇女挥舞着银镰将稻子紧贴着地皮割倒,码成整整齐齐的小堆儿,男人们两手一拢便把小堆儿抄了起来,然后悠到身后,划出一道弧光,猛然甩打在拌桶里的木栅上,稻粒儿便象金瓜子一般脱落在拌桶里。这种脱粒的方式在水泉坪叫做拌谷。拌桶是长方形的,就象一只长方形的喇叭,三面用晒席围住,以免拌谷时稻粒儿飞出拌桶。拌桶的底部成拱形,安装着两根光溜溜的滑杆,轻轻一推,拌桶便象小船一般在稻田里游弋。拌谷时一般都是两个人一组,配合得十分融洽,十分默契,拌谷时的次数、轻重都大致相同,两人配合起来的拌谷声大致是嗵嗵--嗵嗵--嗵嗵--嗵嗵--嗵嗵嗵嗵嗵嗵嗵嗵,极有节奏,极有韵味儿。每到稻子成熟了的时候,水泉坪的拌谷声便此起彼伏,汇成一曲丰收、喜悦、胜利和欢欣的交响乐。冬天的水泉坪也是美丽的,稻田里被排去了积水,栽上了油菜。起垄时是用绳子牵过的,笔直笔直。远远望去,就象千万条钢轨等距离地排列在地上。垄上的油菜亭亭玉立,就象迎宾的仪仗队,迎接着又一个春天的到来。[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