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叢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叢台原名靈武台,在河北省邯鄲市中心。相傳這是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修建的。叢台高7米,東西長60米,南北寬22米,台前翠柏夾道,有階石可登台上,進門壁上嵌有「滏水東漸,紫氣西來」八個大字。台高7米,東西長59米、南北寬22米,向南突出一段長50米、寬10米。北有趙王宮,又名武靈館,東有門樓,西有小湖,湖心有亭名望諸榭[1],台北有「七賢祠」,祠內樹立着趙國的程嬰、公孫杵臼、韓厥、廉頗、藺相如、趙奢、李牧7位君子的彩色塑像。現在僅剩一台,高26米,中間夯築,外用磚砌。清朝乾隆皇帝在這裡留下了「傳聞好事說叢台,勝日登臨霽景開」的詩句。現在叢台已擴建成了叢台公園,成為河北一大名勝。

基本情況

叢台位於市中心叢台公園內,是古城邯鄲的象徵,相傳它始建於趙武靈王時期,故稱武靈叢台。叢台是趙武靈王觀看軍事演練及娛樂表演的場所,當年曾以結構奇特、裝飾精美而聞名列國,李白杜甫等詩人都曾登台揮毫題詩。

現存古叢台為清代同治年間重修,占地1100多平方米,高 28米。三層青磚高台的底層南北各有一門,甬道右側的台牆上還嵌有「滏流東漸,紫氣西來」幾個大字,北門台階上的大石碑,是乾隆帝游江南路時親筆書寫的詩碑。當中一層有 5間大屋,名「武靈館」,是為紀念武靈王的而建。最上一層門額上題有「武靈叢台」幾個大字。

武靈叢台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發生地[2]戰國時期,趙國本是一介小國,武靈王即位後,決心使國家強盛起來。當時北方少數民族被稱為「胡人」,他們身着窄衣,以能征善戰著稱,武靈王遂讓趙國上下都改穿胡服,勤練兵馬,終於使趙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這裡是一個還不錯的公園,邯鄲也是和很多成語都有關,像邯鄲學步完壁歸趙,負荊請罪等。  

旅遊信息

叢台交通:自駕車於京深高速公路邯鄲北口下,沿迎賓大道向西至中華大街向南,過了叢台交通崗,路西。

叢台住宿:邯鄲市園林賓館。

視頻

叢台 相關視頻

大美邯鄲叢台公園


無人機航拍3000古城河北邯鄲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