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粽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2月26日 (四) 14:03 由 安然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粽子的来历'''== ===祭祀食品=== 粽子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是一种祭祀用食品。粽子用作祭祀,并不自祭祀原屈原。粽子…”)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粽子的來歷

祭祀食品

粽子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是一種祭祀用食品。粽子用作祭祀,並不自祭祀原屈原。粽子最初用作祭祖及神靈。東晉范注《祠制》說:「仲夏薦角黍。」說明當時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靈的習俗。角黍,即角形的粽子。所謂「角」,是指古代祭祀時最高級的供品為牛,粽子的形狀代表牛角;「黍」就是一種黃黏米。用穀物製成的「角黍」代表「陽」;包角黍用的「菰葉」(粽葉)為「陰」,陰陽結合,有驅邪納福、祈求平安的意思。

民間傳說

據唐沈亞之《屈原外傳》記載,屈原投江後,人們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裝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到了東漢建武年間(公年22-55年),長沙有個各叫區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見了三閭大夫屈原顯靈,說到祭祀食物被蛟龍竊走,並告訴他以後再投,須裹上蓼葉,再纏上五色線,這些東西,蛟龍害怕,就不會吃了。區回把這次奇遇告訴了鄉民,鄉民們便按屈原吩咐精心製作粽子。這個習俗一直沿襲至今。這個神奇的傳說,最先被梁朝文學家吳均寫成一篇志怪小說,收在《續齊諧記》里。說明粽子是人們紀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後來又成為端午節最主要的節日食品,至於為什麼把它投向水中,一種說法是給屈原吃的,另一種說法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就是說專門用粽子來餵蛟龍,以免它傷害屈原的身體。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並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1]

粽子的做法

粽子的做法,南方北方各有不同

1.北方粽子:以豆子,大棗等乾果為餡料的,用葦草葉(窄粽葉)包的粽子。應該煮製。方法:先在鍋底鋪兩層粽葉,然後一層層碼好粽子,上面再鋪一層粽葉。大火煮開,轉小火煮兩個小時。關火再悶到鍋涼。

2.南方(肉)粽子:用臘肉,火腿,海鮮等各種肉類為餡料的,用寬粽葉包的粽子。應該蒸製。方法:用鍋蒸一小時,或高壓鍋蒸半小時。放涼即可。(注意:包肉粽子一般用長糯米,必須事先泡透)

棗粽子的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準備食材。糯米600克、小棗150克、粽葉適量、棉線適量。(糯米最好選擇圓粒的,這樣口感更有粘性也更糯。)

第二步:糯米清洗乾淨浸泡一晚,然後瀝乾水份備用。

第三步:把粽葉一張張清洗乾淨,然後放到熱水鍋中煮15分鐘,煮好後撈出放到涼水中備用。(煮過的粽葉柔韌性會比較好,在包的時候不容易斷裂。另外,我用的是新鮮粽葉。如果大家用的是干粽葉,一定要提前泡軟後再煮。)

第四步:把小棗提前浸泡1-2個小時,然後瀝乾水份備用。

第五步:開始包粽子。取兩片粽葉,將一頭的硬角剪掉。

第六步:把兩片粽葉平鋪,然後對摺 。

第七步:將兩頭再對摺 。

第八步:將粽葉打開 。

第九步:填入兩勺糯米 。

第十步:放上幾粒棗 。(喜歡吃棗的,可以多放幾個。)

第十一步:再填上一些糯米,然後再勺將米壓緊實。(一定要壓緊一點,這樣更容易包嚴實哦。)

第十二步:將另外一部分粽葉折過來,然後隨手將粽葉兩側捏下去,接下來將粽子翻過來 。

第十三步:把多出一截的粽葉折回來,捏緊。

第十四步:用線繩將粽子捆起來,如圖。(不要捆得太松,否則容易煮開)

第十五步:包好的粽子,放到鍋中煮熟即可。(煮棗粽建議涼水入鍋,水要浸過粽面,大火燒開後轉中火煮2個小時,然後關火燜30分鐘到1個小時。在煮粽子過程中不要再添生水。另外,如果嫌用普通鍋煮比較麻煩,可以用高壓鍋壓20-30分鐘,然後再多燜一會兒。)[2]

種類介紹

粽子的南北之分

南方因為盛產竹子,就地取材以竹葉來縛粽。[www.bipin.org]一般人都喜歡採用新鮮竹葉,因為干竹葉綁出來的粽子,熟了以後沒有竹葉的清香。

而北方人呢,就習慣用葦葉來綁粽子。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異甚巨,有達一兩公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北方的粽子以甜味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

中國粽子種類

1.閩南的粽子分鹼粽、肉粽和豆粽

鹼粽是在中加入鹼液蒸熟而成,兼具黏、軟、滑的特色,冰透後加上或糖漿尤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滷肉、、蛋黃、蝦米、筍乾等,以廈門的肉粽最為出名。豆粽則盛行於泉州一帶,用九月豆混合少許鹽,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後,豆香撲鼻,也有人蘸來吃。

2.北京的粽子大約可分為三種

一種是純用糯米製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後蘸糖吃。另一種是小棗粽,餡心以小棗、果脯為主。第三種是粽,比較少見。華北地區另有一種以黃黍代替糯米的粽子,餡料用的是。蒸熟之後,只見黃澄澄的黏黍中嵌着紅艷艷的棗兒,有人美其名曰「黃金裹瑪瑙」。

3.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質香軟,分為鹹、甜兩種。

鹹的以新鮮浸泡上等,每隻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為餡。甜粽以棗泥或豆沙為餡,上面加一塊豬板油。蒸熟後,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適口。餡料都經過專人選擇,有八寶粽、粽、豆沙粽、粽等,各具特色。

4.瑤族做粽子用糯米配條、,包「枕頭粽」,形似枕頭,每個約250克。也有在糯米中加、花生等製成素餡涼粽子。

5.畲族粽子,民間稱牯角。用箬葉將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龍草綑紮,十個一串,有的人家還要在包粽子時加菜、肉、紅棗等做餡。煮粽常用灰鹼水,粽子煮好後,色黃氣香,可存放半月。

6.傣族過端午也吃粽子,還要過「粽子節」。據說「粽子節」是為了紀念一對因婚姻遭父母反對而殉情的青年男女。在這一天,凡未婚的傣家小伙子都要拿粽子包,與姑娘們相會在大龍潭的芒果樹下,男女圍成圈,姑娘唱起情歌,小伙子吹葉子伴奏。然後小伙子把粽包送給中意的姑娘。

7.毛南族也過,但節日的意義與漢族不同,民間稱為「藥節」。過藥節時,習慣采艾葉、菖蒲、黃姜等草藥熬水飲汁,或用這些草藥作餡包粽食用。民間認為端午吃這種包餡粽粑可以解毒去病。[3]

外國粽子種類

1.越南的粽子

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葉包裹的,有圓形和方形兩種。[www.bipin.org]他們認為,圓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端午節吃粽子可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陰曆端午節吃粽子。咸粽,用糯米加蝦米、瘦豬肉、,再加半隻鹹蛋包成;鹼粽,是用糯加椰絲、蝦米、綠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條肉、蝦米、綠豆和五香調料包成,煮熟剝殼切片而食。

2.緬甸的粽子

緬甸人愛吃粽子,但不是和端午節聯繫在一起的。粽子是用糯米作主料,用成熟的和作餡。這種粽子香氣撲鼻,令人陶醉。

3.柬埔寨的粽子

柬埔寨的粽子稱為「布袋粽」,它不用植物葉包裹,而是取一個布袋,將糯米、赤豆、紅棗等一層隔一層地塞滿布袋,然後紮緊口袋蒸熟。食用時剝去布袋,用刀切着吃。

4.泰國的粽子

潑水節和雨季吃粽子,以甜粽為主。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頭、,用芭蕉葉包成蒸熟後再吃。泰國人包裹的粽子個頭小如,因為是用綠色粽葉包裹,所以蒸熟後呈淡綠色,味道十分清香。

5.日本的粽子

在日本,人們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狀也與的不同,他們習慣於包錘形粽子。稱粽子為茅卷,在陰曆五月五日吃,是用箬葉或菰葉包米粉,成長圓柱形。

6.朝鮮的粽子

朝鮮的粽子被稱為「車輪餅」。人們把鮮嫩的艾葉煮後搗碎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車輪形狀,吃時味道可口。

7.菲律賓的粽子

菲律賓人喜歡包長粽子,風味與中國浙江一帶的粽子不同。粽子還是菲律賓人過聖誕節必不可少的食品。

8.印度尼西亞的粽子

印度尼西亞人對粽子餡特別講究,常用鮮肉末加香菇、蔥做粽餡。吃時香滑可口,多吃不膩。

9.哥斯達黎加的粽子

哥斯達黎加的粽子是用經過特別加工的帶粘性的粉為主要原料,配以雞肉、、胡、等,有的還澆上牛肉汁,然後用新鮮的芭蕉葉包成扁方形。

10.墨西哥的粽子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習俗,他們把粽子稱為「達瑪爾」。主料是粗顆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作餡,用玉米葉子或香蕉葉子包成,www.3lian.com別有風味。有「粽子節」以歡慶玉米豐收,在節日中,家家戶戶用芭蕉葉包玉米和牛肉、雞肉、、土豆、辣椒等煮熟後食用。

11.秘魯的粽子

秘魯人是在聖誕節時吃粽子,全家人圍坐在一起,邊歡慶聖誕節,邊吃粽子,甚至已出嫁的女兒也趕回娘家,再嘗娘家粽子的風味。

12.委內瑞拉的粽子

每逢聖誕來臨,委內瑞拉家家戶戶包裹粽子,這已成了應節一景,屆時,連平日賣點心的店鋪也堆滿了粽子。這種粽子以玉米面為主料,以火腿、臘肉或香腸為餡料,還加進橄欖、葡萄乾,用新鮮蕉葉包成長方形,每個重約半公斤,焙乾蕉葉,粽子即熟,剝開粽子,清香四溢。吃粽慶節,別有一番情趣。

外部連結

  • 粽子的來歷與傳說故事快資訊網,2019-11-23
  • 粽子的做法,快資訊網,2019-06-15
  • 粽子的種類大全,快資訊網,201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