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关达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Receive讨论 | 贡献2019年10月26日 (六) 06:56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关达基, (1885-?),沙俄时期边防大臣,曾任阿穆尔省总督,掌管俄国远东地区大权。

人物简介

在任职时期,一贯与中国为敌.侵占领土,残害中国人民。例如,1912年4月22日。他颁布一项仇视华人的命令,限制当地俄人雇用华人工作,造成大批旅俄华侨失业。他还恶毒地制定了一种污辱华侨的办法,准备在每一个华人的脖子和臂上系一"铅蛋",作为华人的标志。当时,由于中国人的强烈反对,才没有得逞。俄国十月革命后,他逃到哈尔滨,立即遭到哈尔滨人民的反对。同时,在哈尔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组织也散发传单痛斥他的罪行。呼吁哈尔滨人民驱逐关达基。但他却受到中东铁路白俄局长的庇护。不仅定居哈尔滨,还被委任为中东铁路地亩处长。并同霍尔瓦特等沙俄残余势力人物,组织反革命临时政府,勾结帝国主义国家企图推翻苏维埃政权。他担任地亩处长期间,肆意扩大地亩处的权限,抬高出租土地的租费。为此,哈市郊区13个屯落农民多次呈请中东铁路督办定夺,呼吁撤销其职务。1923年3月,由哈商会发起,联合工人、农民和学界群众,掀起了驱逐关达基运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在1924年1O月将关达基撤职查办。1925年9月8日,由张作霖保释出狱后在哈尔滨长期定居,住南岗东大直街一座平房里。经常与流亡的沙俄分子秘密往来,策划反苏活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哈尔滨后,投靠日本当局,参加白俄事务局工作。日寇投降前夕死于哈尔滨。[1]

相关街道

关达基.jpg

大约在1910年,关达基街(现哈尔滨市哈药街)形成了。这条街地处正阳河地区,东北起于前进路,西北止于河干街,全长1220米,是城区通向松花江北岸的一条必经之路。当时正阳河地区是沙俄铁路的附属地,俄文名叫做关达基街。关达基当时是俄阿穆尔总督,在此居住的俄国人就称这条街为关达基街。直到1920年,当时的中国政府收回了哈尔滨主权,这条街才划归东省特别区管辖,到了1925年又改名为河图街,现称哈药街。

参考文献

  1. 顾宏伯. [201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