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艾萨克·牛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SYM讨论 | 贡献2019年11月11日 (一) 09:32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艾萨克·牛顿
Sir Isaac Newton.jpg
艾萨克‧牛顿(原图连结
来自维基共享
原文名 Isaac Newton
出生 (1643-01-04)1643年1月4日
英格兰林肯郡伍尔索普庄园
逝世 1727年3月31日(1727-03-31)(84岁)
居住地 英国
国籍 英国
母校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知名于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力学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 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自然哲学
机构 剑桥大学
博士导师 伊萨克·巴罗

艾萨克‧牛顿英语:Sir Isaac Newton,1642年12月25日-1727年3月31日),英国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牛顿是一名“百科全书式”的全才。1687年,牛顿发表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书中,牛顿阐述了万有引力和牛顿三大定律。

简介

牛顿(1642年~1727年),是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牛顿1642年12月25日(新历1643年1月4日)生于英国的林肯郡,幼年时代就喜欢制作机械玩具。1661年进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数学,1665年获文学士学位。1667年他进三一学院当研究生,次年获得硕士学位。1669年牛顿受到数学教授巴罗博士的推荐,继承他的教授职位。1689年和1701年,牛顿两次以剑桥大学代表的身份被选入议会。1696年他被聘为造币厂的监督。1703年起担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727年3月20日(新历3月31日)逝世于伦敦。

牛顿在科学上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从天文学来说,他的成就主要有两方面,即天文光学的研究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1666年,牛顿重复了用三棱镜分解日光为七色光的实验。他正确地解释说,这是各色光线通过玻璃时折射率不同造成的。但是,他认为各种玻璃的折射本领都是一样的,因此折射望远镜不易制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牛顿便以铜锡合金磨成一面凹面镜来反射聚光成像,1672年牛顿制成了一种新的反射望远镜,一般称为牛顿望远镜。他亲手制造的望远镜现在仍保存在英国皇家学会作为珍贵的展品。

1666年,牛顿在家乡躲避瘟疫的时候,曾思考过引力的问题。据牛顿晚年的密友斯多克雷的回忆录记载,牛顿在1726年4月15日亲口告诉他,牛顿曾因见到树上的苹果落地而引发深思,引力的概念进入他的脑海。他的结论是,物体都相互吸引,地球上所有物质对苹果的吸引力的合力是向着地心的,因此苹果才向着地心落下。进一步,牛顿又把物体相互吸引的问题推广到宇宙空间。

牛顿的天体理论的局限性在于,他把天体运动归之于起始推动力,归之于上帝。

牛顿的许多发现都收在他的不朽杰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该书于1687年问世,一个崭新的天文学分支--天体力学便由此而诞生了。


少年时代

1642年的圣诞节,牛顿生于英格兰的一个小村庄伍尔索普庄园里。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刚出生的时候只有三磅重,据传闻,牛顿刚出生时可以被放进一个一升大的马克杯里。

牛顿才出生三个月,他父亲就去世了。牛顿二岁时,她的母亲迫于生计而改嫁,于是把牛顿交给外祖母抚养。

牛顿在18岁时考上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成为一名减费生。当时剑桥大学的学生分为三类,贵族学生,普通学生和减费学生。贵族学生的学费很贵,但也享有很多特权;普通学生缴交正常的学费;减费生几乎不交学费,但他们要给教授和贵族学生当佣人,来维持半工半读的生活。[2]

参考来源

  1. 院萍,《一本书,读遍中外名人》:牛顿——科学巨匠
  2. 王爽,科学界的宫斗史: 面对一生宿敌,牛顿如何应对?,2017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