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川昭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8月24日 (三) 14:10 由 Young Main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Young Main 已移動頁面 中川十一 覆蓋重新導向頁面至 中川昭一,未留重新導向頁面:回退)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川昭一(なかがわ しょういち,1953年7月19日一2009年10月4日),日本政治家,本籍北海道廣尾郡,生於東京澀谷區。曾為自民黨的重要高層人物,曾先後擔任自民黨副幹事長、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農林水產大臣、財務大臣等職。

作為日本政壇右翼的代表,其一直是「中國威脅論」提倡者。甚至一度提出要抵制北京奧運會[1]

人物履歷

1953年7月19日,東京都澀谷區宮代町(現廣尾)出生(祖籍為北海道廣尾郡廣尾町);1966年3月,新宿區落合第一小學校畢業;1969年3月,私立麻布中學校畢業。

1972年3月,私立麻布高等學校畢業;1972年4月,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入學;1976年3月,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畢業;1976年4月,東京大學法學部政治學科學士編入學;1978年3月,東京大學法學部政治學科畢業;1978年4月,株式會社日本興業銀行入職;1983年2月,從日本興業銀行辭職。

1983年12月,首次當選日本眾議院議員(共當選8次);1989年6月,日本農林水產政務次官(宇野內閣);1996年11月,自由民主黨副幹事長;1997年9月,自由民主黨北海道支部連合會長。

1997年10月,自由民主黨總務代理會長;1998年7月,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小淵內閣);2001年5月,自由民主黨廣報本部長;2002年10月,自由民主黨組織本部長;2003年9月,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小泉再改造內閣、第2次小泉內閣、第3次小泉內閣);2005年10月,日本農林水產大臣(第3次小泉改造內閣)。

2006年9月,自由民主黨政調會長;2008年9月—2009年2月,日本財務大臣兼內閤府特命擔當大臣(金融擔當)(麻生內閣);2009年8月30日,第45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落選;2009年10月4日,被發現在日本東京家中猝死。

叫嚷「核武裝論」

日本自民黨政調會長中川昭一15日在一個電視討論節目中說,應該允許對日本是否應擁有核武器進行討論,並宣稱「憲法並沒有禁止日本擁有核武」。

這番言論遭到包括自民黨官員在內的廣泛批評和質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當天重申,日本將繼續遵守「無核三原則」。法新社認為,日本一些政治人物試圖利用當前局勢突破政治和軍事禁區。「核武是選擇之一」

中川昭一在參加朝日電視台的政治討論節目中說,由於朝鮮宣布了核試驗,日本是否也該擁有核武器的議論再次高漲。中川表示,從理論上說,擁有核武器將降低遭到核攻擊的可能性,因為遭到攻擊後可以展開反擊。

「我認為應該允許就此深入討論。為確保日本不遭到核攻擊,擁有核武器是選擇之一,」中川昭一說。中川昭一今年9月25日剛被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任命為自民黨政調會長。在自民黨領導層中,政調會長負責審議黨的全部政策,並以黨的名義向政府或國會提出政策要求。

日本前首相佐藤榮作1968年1月在國會發表施政演說時明確提出了「不製造、不擁有、不引進核武器」的無核三原則。日本眾議院全體會議1971年11月通過了這一原則。這是日本政府關於核武器的基本政策。抨擊和質疑

可能是意識到問題嚴重,中川昭一在節目播出後趕緊澄清說,自己並不是視日本應該擁有核武器為討論前提,擁有核武有好處,也有壞處。他表示,「無核三原則」目前是一條「鐵規」,不會馬上就廢除。

但中川的說法招致自民黨和在野黨多種聲音的反對。自民黨前幹事長加藤紘一在接受《每日新聞》採訪時說:「我不清楚,中川這麼說是什麼打算,但如果不約束這種言論,將會招致世界的誤解。」

同為執政黨的公明黨政調會長齋藤在同一個電視節目中當場反駁中川說:「我們絕對不會擁有核武器。就是討論,也會引來國際社會的疑慮,絕不應該討論。」日本最大反對黨民主黨幹事長鳩山由紀夫更是嚴厲批駁說,這是一種「以牙還牙」的說法,「如果認為朝鮮擁有核武,日本也應該擁有,這是在全球範圍擴散核武的邏輯」。

日本防衛廳長官久間章生15日對此表示,目前沒有這種討論,也沒有必要討論核武裝。「最好的做法就是在美國核保護傘下,根據日美安保條約行事。」

首相安倍晉三當天也在大阪府茨木市重申,即使朝鮮宣布擁有核武,日本也將繼續遵守「無核三原則」的國策。

廣島原子彈受害者也對中川昭一的說法提出強烈質疑。日本原子彈受害者聯盟共同主席、現年81歲的坪井說:「作為原子彈受害者,我無法理解擁有核武器的想法……難道因為他人這麼做,我們也能做?這簡直太輕率了。」試圖打破「禁忌」

日本《每日新聞》說,這是有史以來,自民黨領導層中首次有人在公開場合提議討論擁有核武問題。此前,討論核武裝問題一直是日本政治家的「禁忌」之一。

1999年,一名防衛廳副長官因在雜誌訪談中建議國會應該討論核武裝問題而被迫辭職。路透社認為,在朝鮮試射導彈和宣布核試驗的刺激下,這一「禁忌」正在被逐漸打破。這也使得國際社會擔心,日本是否真的開始考慮核武裝問題。

中川昭一15日還表示,為實施聯合國安理會14日通過的有關朝鮮核試驗的決議,日本「有必要大幅修改」所謂《周邊事態法》,以便配合美軍、參與船舶檢查。

1999年日本國會通過的《周邊事態法》規定,日本能為「周邊地區」的美國軍艦提供燃料及其他後勤支持。似乎與中川昭一互相呼應,日本外相麻生太郎15日稱,朝鮮宣布核試驗一事能被認定為「周邊事態」的範疇。但日本《朝日新聞》援引防衛廳官員的話說,目前局勢「難以認定為周邊事態」。

在2009年2月14日的西方七國(G7)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閉幕後的記者會上,日本財政相(財長)中川昭一居然「醉酒登場」。據當時日本共同社和英國《泰晤士報》報道,中川發言時口齒不清,眼皮不停地打架,說錯了日本銀行(央行)目前的政策利率,還把記者提問別人的問題「搶」過來作答。外國媒體記者懷疑他「過量飲酒」,日本媒體更是批評他在全世界面前「丟人現眼」。16日,中川昭一回到日本後解釋說,之所以困意難忍,是因為感冒了,吃了兩倍劑量的感冒藥,而不是喝醉了。但反對黨堅持要他辭職。這等於進一步向麻生太郎內閣施壓,根據15日的民調,麻生內閣支持率降到了個位數,僅為9.7%。事情發生後,引發日本國內一片聲討。執政的自民黨官員說:「記者會上有世界各國的記者,簡直不可理喻。(中川)在全世界面前丟人現眼,應該引咎辭職。」反對黨民主黨幹事長鳩山由紀夫嚴厲地說:「國家利益的損失無法估量。」他要求中川被解除職務或主動請辭,「否則我們將提交譴責動議案」。譴責動議在日本參議院如獲通過,雖然結果不具法律約束力,但過去曾有大臣因此被迫辭職。16日,中川昭一從羅馬返回東京後對記者說:「告訴你實話,我吃的感冒藥產生了很大影響。」言談間中川還不停地抽鼻子。中川16日在國會上還說,事情發生的前夜他曾飲酒,但記者會前的午餐,僅「品嘗了一點」葡萄酒,他強調「並不是真正的喝酒,沒喝完一杯」。中川還反覆解釋:「似乎有點感冒。保險起見吃了兩倍劑量的藥。」他再度否認自己是「爛醉如泥」。前首相森喜朗在電視節目上說,當天「看了(新聞)後大吃一驚,因為中川太喜歡喝酒,曾勸他要當心」。後來,中川昭一終因輿論壓力而辭職。

猝死事件

2009年10月4日,日本前財務大臣中川昭一在東京的家中突然死亡,警方正在對其死因進行調查。 據來自東京警視廳的消息,中川的妻子當天上午發現中川一直沒有起床,查看時發現中川在床上身體已經冰涼。急救人員趕到現場時中川已經死亡。警方說,中川被發現時已死亡數小時,身上沒有明顯的外傷,中川家中也沒有發現遺書。警方正在對中川的死因進行調查。對於中川的突然死亡,日本政界許多人士都表示震驚和遺憾。

隨後,中川昭一回到北海道準備議員大選,並發誓戒酒,但不名譽的失敗者頭銜卻似乎早已註定了――中川昭一嗜酒的名聲早就為日本人所熟知,中川曾在小泉內閣的會議上酩酊大醉,遭到小泉的訓斥;而安倍晉三也曾對麻生囑咐,要注意中川嗜酒的毛病。但是這位性格灑脫的少爺似乎並沒有把杯中物對自己政治生命的影響太當回事,直至在羅馬出醜,中川昭一終於被與麻生政府的無能捆綁在一起,成為笑柄。

視頻

中川昭一 相關視頻

北海道有珠郡壯瞥町的活火山,因多次地震形成昭和新山
走遍日本 東京澀谷夜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