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7月9日 (六) 14:04 由 万事如意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ed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using HotCat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的圖片

霍(拼音:huò)是漢語常用字 ,初文見於商代甲骨文 。霍古字形上部是雨,下部是一隻或幾隻鳥。群鳥冒雨飛翔,會發出聲響,霍的本義就是鳥飛行時發出的霍霍聲。引申指疾速聲,亦指疾速。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霍

漢語拼音; huò

注音鄭碼; ㄏㄨㄛˋ

平水韻部; 入聲十藥

部首; 雨

筆畫數; 8+8

造字法; 會意字

結構; 合體字,上下結構

異體字; 靃、ુ�

鄭碼; FVNI

五筆; FWYF

統一碼; 基本區-970D

倉頡碼; MBOG

四角碼; 10215

字級; 一級(3337)

文字溯源

會意字。甲骨文上部是"雨"字,為降雨或雨滴狀;下部是三隻鳥("隹"),有時也減少鳥的數量作圖4。兩相會意,表示鳥在雨中飛翔時發出了霍霍的聲音

到了西周,作一個"隹"的字形消失,作三個"隹"的字形保留,同時出現了作兩個"隹"的字形。戰國時,作二"隹"的字形成為主流,《說文解字》採納了此種結構(圖9),隸變後楷書作靃。

"靃"筆畫較多,書寫速度慢,到了漢代,又將"靃"下部的兩個"隹"減少為一個,楷書作"霍",這種結構在當時也很盛行。時下有的字形還在"隹"下部多出一個"又"字,隸變後楷書作"䨥",這個字形並不常見,後併入俗體字。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四上】【雔部】呼郭切(huò)

靃,飛聲也。雨而雙飛者,其聲靃然。

說文解字注; 飛聲也。

注:此字之本義也,引伸為揮霍,為靃靡。靃靡音選委切。

從雨雔。

注:各本少此三字,今補。呼郭切。五部。俗作霍。

雨而雔飛者其聲靃然。

注:說從雨之意。

廣韻; 虛郭切,入鐸曉 ‖霍聲鐸部(huò)

霍,揮霍。《爾雅》曰:"霍山為南嶽。"又姓,武王弟霍叔之後。虛郭切。十二。

康熙字典; 【戌集中】【雨部】 霍·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8

《廣韻》虛郭切。《集韻》《韻會》《正韻》忽郭切,並音霩。《玉篇》:揮霍。《集韻》:揮霍,猝遽也。陸機《文賦》:紛紜揮霍。注:揮霍,疾貌。馬融《廣成頌》:徽嫿霍奕。

又《荀子·議兵篇》:霍焉離耳。注:霍焉,猶渙焉也。司馬相如《大人賦》:霍然雲消。

又揚雄《甘泉賦》:翕赫曶霍。注:師古曰:開合之貌。文選注:曶霍,疾貌。

又《前漢·嚴助傳》:夏月暑時,歐泄霍亂之疾。

又《爾雅·釋山》:大山宮,小山霍。注:宮謂圍繞之。疏: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圍繞之。山形若此者名霍,非謂大山名宮,小山名霍也。

又山名。《爾雅·釋山》:江南衡。注:衡山,南嶽。又:霍山為南嶽。注:即天柱山。疏:衡之與霍,一山而有二名也。本衡山,一名霍山。漢武帝移岳神於天柱,又名天柱,亦為霍,故漢已來衡霍別矣。注:即天柱山。此據作注時霍山為言也。其經之霍山,即江南衡是也。○按據此注,霍山有二,南嶽衡山及天柱山,皆名霍山。白虎通:南方為霍,霍之為言護也。言太陽用事,護養萬物也。風俗通義,衡山,一名霍山者,萬物盛長,垂枝布葉,霍然而大。

又周禮夏官職方氏:河內曰冀州,其山鎮曰霍山。爾雅釋地: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晉語:景霍以為城。注:景,大也。大霍,晉山名。

又國名。《書·蔡仲之命傳》:武王克商,封弟叔處於霍。《左傳·閔元年》:滅霍。注:永安縣有霍大山。霍國,姬姓。

又邑名。《左傳·哀四年》:襲梁及霍。注:梁南有霍陽山,蠻子之邑也。《公羊傳·僖二十一年》:會於霍。

又姓。《廣韻》:武王弟霍叔之後也。

又與藿通。《前漢·鮑宣傳》:漿酒霍肉。注:劉德曰:視肉如藿也。師古曰:霍,豆菜,貧人茹之。

又《玉篇》:鳥飛急疾貌。

又《集韻》歷各切,音洛。艸名。《爾雅·釋草》:枹霍首。

又《集韻》:曷各切,音鶴。義同。或作藿。通作隺。

又上聲,音瑣。霍人,地名。《史記·周勃世家》:降下霍人。注:正義曰:霍,音瑣,又蘇寡反。師古曰:山寡反。

【戌集中】【雨部】 靃·康熙筆畫:24 ·部外筆畫:16

《唐韻》呼郭切。《集韻》《韻會》《正韻》忽郭切,並音霍。《說文》:飛聲也。雨而雙飛者,其聲霍然。

又《廣韻》《韻會》《正韻》息委切。《集韻》選委切,並音髓。《玉篇》:露也。

又《廣韻》:靃靡,草弱貌。《楚辭·招隱士》:薠草靃靡。

又《集韻》:靃靃,細貌。

又《玉篇》綏彼切,音髓。靃靡,草隨風貌。亦作霍。

《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寫

【筆順】①一(橫)②丶(點)③㇖(橫鈎)④丨(豎)⑤丶(點)⑥丶(點)⑦丶(點)⑧丶(點)⑨ノ(撇)⑩丨(豎)⑪丶(點)⑫一(橫)⑬一(橫)⑭一(橫)⑮丨(豎)⑯一(橫)

【寫法】❶"雨"扁"隹"長。❷"雨"居上半格,首筆橫居上居中,豎筆在豎中線,四點分列豎筆兩邊。❸"隹"居下半格;首筆撇較長,起筆橫中線上側,撇尖超過"雨"左側;點筆在田字格中心右上側;首橫在橫中線下側,末橫最長;豎筆在豎中線右側。[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