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高师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白秀峰讨论 | 贡献2021年11月29日 (一) 06:50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高师直.jpg|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AB%98%E5%B8%88%E7%9B%B4&step_word=&hs=0&pn=3&spn=0&di=2100&pi=0…”)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师直 (こう の もろなお)生年不详 - 正平6年/观应2年2月26日(1351年3月24日))镰仓时代后期至南北朝时代的名将。官位武藏守。高师重之子,兄弟为高师泰、高重茂。

家族

父:高师重

兄弟:高师泰、高重茂

妻:正室:上杉赖重之女 继室:二条道平之妹

子:高师夏、高师诠

女:涩川直赖之妻

养子:高师冬(高师行之子)

生涯

足利尊氏的侧近,参加讨幕战争,建武新政等。南北朝动乱时期,与楠木正成,北畠显家,新田义贞等名将长期对阵。1338年,足利尊氏就任征夷大将军,开创室町幕府、高师直成为将军家的执事,得到巨大权力。 1338年3月,高师直在攻打显信坚守的男山城受挫后,改变战术,除留下部分部队围城外,主力从各个方向朝一马平川的四天王寺合围过来。15日,京方军队在四天王寺附近和北畠显家的部队遭遇,拉开了阿部野战役的序幕。16日晨,从两翼进行包抄作战的细川显氏、高师冬加入战团,遭到夹击的显家军一败涂地,本阵四天王寺陷落。 1338年5月,北畠显家在和泉的堺再次起兵,高师直带兵赶来与北畠显家大战,北畠显家战死。 1348年(贞和三年)高师直在四条畷之战中大破南军,楠木正行与楠木正时兄弟自杀,高师直乘胜追击,南朝首都吉野陷落,南朝后村上天皇逃亡贺名生,建立贺名生朝廷。 1349年(贞和四年)6月,上杉重能和畠山直宗以及神僧妙吉的进言,足利直义向将军尊氏请求,罢免了执事高师直(后任高师直之甥高师世)。直义并同时向北朝光严上皇请求颁下讨伐高师直的院宣(即圣旨)。 1349年(贞和四年)8月12日,高师直率领河内军队上洛(特指进京),并与兄长高师泰一起讨伐足利直义。13日,直义逃入幕府将军足利尊氏官邸,高师直包围官邸,要求交出上杉重能,畠山直宗。在神僧梦窗疏石的调解下,以流放上杉重能,畠山直宗,足利直义出家,并退出幕政为条件,高师直退兵。该事件是尊氏与高师直一起谋划的迫使直义退出幕政的阴谋。根据议和条件,足利直义的职务由派驻镰仓的足利尊氏的嫡子足利义诠进京,担任政务官告终。虽然事件和平解决,但是由于该事件,直义与尊氏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1349年(贞和四年)11月,足利义诠进京。12月,足利直义出家,法号惠源。同月,上杉重能和畠山直宗流放途中遭到高师直属下暗杀。两派的矛盾再度急剧恶化。 1350年,北朝改元观应。1350年10月,足利直义的养子足利直冬在九州叛乱。足利尊氏派兵镇压。途中,足利直义逃出京都,并与南朝议和,投降。足利直义受颁纶旨,南朝要求足利直义讨伐足利尊氏。直义派山名时氏、细川显氏等纷纷出兵。足利尊氏返还备后国,高师直兄弟加入。观应之乱正式爆发。1350年(观应元年)11月,足利直义向全国以讨伐高氏兄弟为名征集全国武士,北朝光严上皇颁布讨伐直义的院宣。 1351年(观应二年)1月,直义军进军京都,足利义诠逃走,但是上皇和朝廷落入直义派手中。2月,足利尊氏军与足利直义军会战。史称播磨·光明寺合战和摄津·打出浜之战。北朝军2万人,直义军1万2千人,但是在士气方面,由于直义蓄谋已久,因此北朝军大败,尊氏向直义求和,并以高师直、高师冬出家为条件,双方和睦。 1351年高师直,高师泰兄弟在从摄津向京都护送途中,在摄津的武库川被等待好的直义派的上杉能宪(高师直所杀的上杉重能的养子)的军队杀害。[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