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葉公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2月20日 (三) 23:03 由 XFYBK03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葉公杼

來源網頁

葉公杼,1947年1月20日出生,生物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教授。

簡介

1964年葉公杼從台北市立第一女中畢業考上台灣大學;1968年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攻讀物理碩士;1970年師從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學習生物物理;1974年獲博士學位後一直從事神經生物領域的科研工作;1979年進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任教,先後擔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84年被霍華德·休斯醫學院聘為研究員;1996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8年當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葉公杼以完成鉀離子通道的分子選殖工作而最為知名。

基本資料

中文名 葉公杼
外文名 Lily Yeh Jan
國 籍 美國
出生日期 1947年1月20日
職 業 教學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加州理工學院
主要成就 1996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98年當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籍 貫 浙江永嘉
丈 夫 詹裕農

經歷

葉公杼從台北市立第一女中、台灣大學物理系畢業。中學及大學皆就讀於全台灣最優秀的學校及科系。葉與當時其他許多年輕學生一樣,受到華人物理學家傑出成就的鼓舞而選讀物理學,台大物理系也成為當時全台灣入學競爭最激烈的理工科系。此外少年時期的葉公杼,因為聽聞了女生不適合選讀物理系與電機系的說法,也希望以自己為實例打破這種偏見。她後來的夫婿詹裕農(Yuh-NungJan),是長她一個年級的台大物理系同窗。1968年,葉公杼大學畢業,詹裕農服完了一年兵役,他們相偕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攻讀物理碩士及生物物理博士。1971年,葉和詹結婚,兩人育有一女一子。

1979年,夫婦同時被舊金山加州大學聘為助理教授。1983年,同時晉升為副教授。1984年,同時被霍華德·休斯醫學院聘為研究員。1985年,同時晉升為教授。1995年,葉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但因丈夫未獲提名而婉拒,美國科學院特為她保留一年資格。次年,詹裕農也獲得提名,夫婦雙雙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98年,他們再度同時當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而葉更是以當屆最高票當選。[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