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Hwx讨论 | 贡献2018年11月28日 (三) 18:14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王佐'''({{bd|1384年||1449年||W王}}),字孟辅,山東海豐縣人,明朝政治人物,正統朝官至戶部尚書土木之變…”)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佐(1384年-1449年),字孟辅,山東海豐縣人,明朝政治人物,正統朝官至戶部尚書土木之變中死難。

生平

永樂九年舉人,入太學。后升吏部給事中,宣德二年,升爲戶部右侍郎,巡視太倉、臨清、德州等地倉庫。當時平江伯陳瑄稱漕運勞苦,乞求更番轉運,明宣宗下詔王佐與黃福商議,之後會奏商議從陳瑄意。之後受命治理通州至直沽河道。明英宗繼位后,出任鎮守河南,后督理甘肅軍餉。正統三年,戶部尚書劉中敷得罪,王佐因此進尚書。正統十三年,因張安兄弟爭祿事連坐,下吏部獄,后獲釋。其治理財務有方,人稱君子。之後隨同明英宗北伐,土木之變時死難。后贈少保,成化初年,謚忠簡[1]

参考文献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1. 明史》(卷167):“王佐,海豐人。永樂中舉於鄉。卒業太學,以學行聞,擢吏科給事中。器宇凝重,奏對詳雅,為宣宗所簡註。宣德二年,超拜戶部右侍郎。以太倉、臨清、德州、淮、徐諸倉多積弊,敕佐巡視。平江伯陳瑄言,漕卒十二萬人,歲漕艱苦,乞僉南方民如軍數,更番轉運。詔佐就瑄及黃福議之。佐還奏,東南民力已困,議遂寢。受命治通州至直沽河道。已,赴宣府議屯田事宜。英宗初立,出鎮河南。奏言軍衛收納稅糧,奸弊百出,請變其制。廷議自邊衛外,皆改隸有司。尋召還,命督理甘肅軍餉。正統元年理長蘆鹽課,三年提督京師及通州倉場,所至事無不辦。六年,尚書劉中敷得罪,召理部事,尋進尚書。十一年承詔訊安鄉伯張安兄弟爭祿事,坐與法司相諉,被劾下吏,獲釋。時軍旅四出,耗費動以鉅萬,府庫空虛。佐從容調劑,節縮有方。在戶部久,不為赫赫名,而寬厚有度,政務糾紛,未嘗廢學,人稱其君子。土木之變,與鄺埜、丁鉉、王永和、鄧棨同死難。贈少保,官其子道戶部主事。成化初,謚忠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