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汪藻

Hwx讨论 | 贡献2018年11月28日 (三) 15:30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汪藻'''({{bd|1079年||1154年|catIdx=W汪}}),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宋朝文学家。 汪穀之子。先世贯婺源,…”)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汪藻(1079年-1154年),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宋朝文学家。

汪谷之子。先世贯婺源,后移居德兴[1][2]。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年)霍端友榜进士[3],调婺州(今浙江金华一带)观察推官,再改知宣州(今安徽宣城县)教授。徽宗亲制“居臣庆会阁诗”,下令群臣献诗,汪藻一人独领风骚,与胡伸俱有文名,时称“江左二宝”[4][5]。历官著作佐郎,与王黼不和,提点江州太平观,终不得用。北宋时官至太常少卿、起居舍人。绍兴元年(1131年),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今淅江吴兴县),擅长写四六文,诏令制诰皆出自其手。官至显谟阁大学士,封新安郡侯,为官清廉,“通显三十年,无屋庐以居。”,后知徽州,王黼貌美,汪藻曾戏之为“花木瓜”,后来王黼得势,贬汪藻通判宣州。又知抚州(今江西临川)[6]、泉州[7]。绍兴十二年,秦桧秦熺状元及第,汪藻作《贺宰相子状元及第启》以贺,有讥讽词[8],秦桧恨之,指使御史对汪藻弹劾,落职永州,永不得还。[9]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卒于永州。封新安郡侯。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浮溪集》三十六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目录

注释

  1. 《新安志》卷七《叙先达》:“汪内翰藻,字彦章,婺源人。自曾祖以下三世第进士。”
  2. 《浮溪集》卷二四《奏议公行状》:“公讳谷,字次元,姓汪氏。汪氏轩辕皆古国名。春秋时,童子踦以功显鲁,孔子韪之。中间谱系不传。至五季,有自歙之黄墩,徙婺源还珠者,于公为九世祖,子孙因家焉。用高资为江左著姓。至公之父子,始以进士继踪起家,知名一时。……男六人,盘、棐、槩、楶、藻、汇。”
  3. 《新安志》卷八《进士题名》:“崇宁二年霍端友榜:汪藻,翰林学士赠端明殿学士。”
  4. 宋史·文苑传七·汪藻》:“ 徽宗亲制《君臣庆会阁诗》,群臣皆赓进,惟藻和篇,众莫能及。时胡伸亦以文名,人为之语曰:‘江左二宝,胡伸、汪藻 。’”
  5. 陆游《老学庵笔记》:“绍圣、元符间,汪内相彦章有声太学。学中为之语曰:‘江左二宝,胡伸、汪藻。’”
  6. 汪藻《知抚州回韩驹待制启》,参见汪藻,《浮溪集》卷二十二
  7. 《宋史》未载泉州,但见《闽书》、《泉州府志》、《晋江县志》
  8.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四“作文切忌题”:“秦益公子伯阳,以状元登第,李汉老贺启云:‘一经教子,素钦丞相之贤:累月笞儿,更起邻翁之羡。’秦喜谕其子。汪彦章启云:‘三年而奉诏策,固南宫进士之所同;一举而首儒科,乃东阁郎君之未有。’或以为有刺讥。用是得谤。然汪意未必然也。作文忌切题,切题则有嫌。”(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四。)
  9.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O:“丙子,敕令所删定官王晞亮、秘书省正字潘良能、宗正寺主簿孟处义并与外任。侍御史李文会言:‘晞亮之于赵鼎、良能之于李光、处义之于汪藻皆潜植党,与窥伺朝廷,动息密通,私书相继不绝,伪造事端,唱为异说,喧传四方,实伤国体,望赐罢黜,以一内外之心,天下幸甚。’”

参考书目

  • 孙觌:《汪公墓志铭》
  • 道光《晋江县志·卷34·政绩志文秩1·宋·知州事·汪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