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杨隆寿

Ymin讨论 | 贡献2019年12月1日 (日) 21:50的版本

杨隆寿(1854年-1900年9月2日),为著名皮黄戏武生演员,梅兰芳的外祖父。在清末时期有"活武松"、"活石秀"之称,曾创办小荣椿科班,培养了杨小楼程继仙等一批著名皮黄演员。演出剧目有《挑滑车》、《贾家楼》、《英雄义》、《八蜡庙》、《八大锤》、《武文华》、《四杰村》及猴戏《闹地府》、《泗州城》等,成功剧作有《火云洞》、《双心斗》、《陈塘关》、《九花天》及连台本《三侠五义》等场场爆满,至今仍是菊坛名剧,久演不衰。

杨隆寿
杨隆寿
出生 1854年,咸丰四年(甲寅)
中国安徽桐城
逝世 1900年9月2日,光绪26年
国籍 中国清朝
别名 名全,字显庭
职业 京剧武生演员
知名作品 《挑滑车》
《贾家楼》
《英雄义》
《八蜡庙》
《八大锤》
《武文华》
《四杰村》及猴戏《闹地府》
《泗州城
成功剧作有《火云洞》
《双心斗》
《陈塘关》
《九花天》及连台本《三侠五义》

主要成就 著名皮黄戏武生演员 ,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著名皮黄演员

艺术特点 工武生、善表演、能作曲、擅编剧

嫡亲关系 杨福元之子、梅兰芳的外祖父

目录

人物生平

京剧武生。名全,字显庭。艺名双全,工武生,寓所名"荣春堂"。原籍安徽桐城 诞辰:1854年,咸丰四年(甲寅);逝世:1900年9月2日,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八月初九日。[1]

杨隆寿出身于梨园世家,父福源为昆曲名伶,曾任升平署教师。杨隆寿自幼随父进京,先入双奎班学京剧武生,后拜程长庚为师。继搭四喜、三庆班,工武生。他扮相英俊,演技超群,善于表演"水浒"人物,有"生石秀、活武二"之誉,拿手戏有《英雄义》中史文恭、《泗州城》中孙悟空、《叭蜡庙》中褚彪等。其舞台表演力健气充,英光?露,是武生行当中的佼佼者。他还与谭鑫培俞菊生方松龄等合演《翠屏山》,珠联壁合,传为盛事。他精于弹弓,"登城垣射飞鸟,应弦辄下",堪称一绝。杨隆寿不但擅于演唱,而且能文。常常上台演戏,下台编剧。他的成功剧作有《火云洞》、《双心斗》、《陈塘关》、《九花天》及连台本《三侠五义》。这些剧本上演,观众场场爆满。至今仍是菊坛名剧,久演不衰。

梨园世家

父杨福元,昆曲小生。有弟名杨双贵,工丑角。杨隆寿有四女二子,其女分适梅竹芬(梅兰芳的父亲)、黄小生朱玉龙徐兰沅;长子杨长林,次子杨长喜,均工武生。长喜子杨盛春、孙杨少春亦工武生,女婿王幼卿

人物经历

2岁丧父,幼从程长庚习老生,后入双奎班习武生。谭鑫培亦为双奎班弟子,与杨隆寿不仅同科,而且是拜把兄弟,虽略长于杨,却敬其为师。

杨隆寿与俞菊笙、姚增禄为同一时期之名武生。早年曾搭阜成、嵩祝成等班社。清光绪八年(1882),与姚增禄同时搭时小福主持的四喜班,常演于广和楼。同年联合姚增禄沈景丞范福泰沈易成唐玉喜裕云鹏沈铭王求安万春茂九人,于京城宣南李铁拐斜街创办"小荣椿"科班(今名铁树斜街,旧址尚存),弟子以"春"字排名,培养出不少人才。头科学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满师,二科学生尚未卒业科班因故停办。后与刘吉庆、迟遇泉重又组建"小天仙"科班。

清光绪九年(1883)四月三日,杨隆寿与张长保方镇泉鲍福山李顺亭彩福禄许福英许福雄袁大奎张云亭姚阿奔罗福喜殷荣海王阿巧陈寿峰刘长喜纪长寿李永泉朱延贵共19人同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后,极受清光绪帝青睐,宫内排戏时,在帝王面前享有赐座之荣者,仅杨隆寿一人,可见其威望之高。庚子年八国联军进城骚乱,洋兵闯入屋内,用枪恐吓而受刺激,不久,便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初九病殁,享年仅46岁。

主要作品

《挑滑车》、《贾家楼》、《英雄义》、《八蜡庙》、《八大锤》、《武文华》、《四杰村》及猴戏《闹地府》、《泗州城》等,均为擅演之戏,尤以《石秀探庄》、《翠屏山》、《蜈蚣岭》著称,享有"活石秀"、"活武松"之美誉。他与方松龄合演《翠屏山》、与汪大升合演《五星碑》珠联璧合冠绝一时。因其颇有文采,能作曲擅编剧,如《三侠五义》、《九花天》、《陈塘关》、《双心斗》、《火云洞》等久为传演。

艺术特色

杨隆寿中等身材,扮相英俊,两眼炯炯有神;演技精湛,昆乱不挡,长靠短打皆精。并多采用当时京城极为少见的砌末、灯彩招揽观众,颇为叫座,是京剧舞台采用彩头戏的先驱。他还精于弹弓,堪称绝活。

主要弟子

满科的小荣椿科班春字科学生如武生杨春甫(杨小楼)、老生蔡春桂(蔡荣贵)、小生程春德(程继先)、旦角郭春翠(郭际湘)、老生叶春善、武老生刘春喜、小生方春仙、小生冯春和、净角孙春泉、丑角郭春山等。二科学生尚未卒业的如老生谭春富(谭小培)等。小天仙科班培养出的学生如武生迟月亭、武生张增明、武净范宝亭、武旦阎岚秋(九阵风)等。张淇林(张长保)、茹莱卿董凤岩三位武生,早在杨隆寿创办小荣椿科班前,即为杨氏手把徒弟,后此三人均在该科班授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