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HFQ讨论 | 贡献2020年11月11日 (三) 20:24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
圖片來自搜狐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又称青釉提梁倒注瓷壶,是耀州窑五代时期的瓷器,1968年出土于陕西彬县国家一级文物国家文物局于2013年8月19日将其列入了《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1][2][3]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在设计构思上与众不同,极富创造性。其造型、结构新颖奇特,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可谓巧夺天工。[4]

文物历史

1968年,陕西彬县城关村一位农民在挖土时发现了一个瓷壶,即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当时这位农民并没有多想,就随手把它扔在了家中。

1982年,西北大学哲学系高立勋先生到亲戚家串门,偶然间发现了这把奇异的壸,猜测应该是文物,于是把它带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请教知名的耀州窑专家禚振西女士,禚老师认为它是罕见的耀州窑国宝级文物,劝高立勋将此壸献给国家。高立勋先生听从了禚老师的建议,把壸捐献给了陕西省博物馆。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5]

形制外观

该壶通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腹深12厘米,足径8.7厘米。。器身近于球形,壶盖与器身连为一体,提梁为凤凰,以花蒂象征壶盖。盖、壶衔接处堆塑哺乳母子狮,母狮张口为流,通体施有青釉,腹部满刻四朵盛开的缠枝牡丹花[2][3]底部中心有梅花形注水孔,造型奇巧。

创作技巧

倒流壶的壶底有一个梅花形的孔,需要往壶里灌水的时候就把壶倒过来,把水从壶底的梅花孔注入,直到壶嘴儿往外流水了,就表示灌满了。倒流壶最吸引大家注意的地方就是把壶灌满水后,壶身正过来的时候,水却丝毫不会流出来。喝水的时候只需要把壶嘴稍稍下倾,水就从壶嘴中流出来了。 “倒流壶”为何能倒流?

为了解倒流壶的秘密,专家们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倒流壶进行了X光“透视”。于是,他们领略了古人的智慧,感知了先人的伟大。X光“透视”图,通过倒流壶的剖面图,专家看到壶里面有两个导管,以此可以判断倒流壶是一种可以把液体从壶底注入,并从壶嘴正常倒出的壶。这是根据物理学中的“连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做成的。其原理是: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因此,倒流壶之所以没有可以掀开的壶盖,却在壶底留有一个神秘梅花形孔洞的谜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倒流壶具有如此功能的奥秘在于壶中有一个长长的注水管,只要壶中水的高度不超过它,水就不会从梅花孔中流出来。所以虽然倒流壶底部有孔,但却能滴水不漏。[6]

參考文獻

  1. 马自树主编:《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一级品·上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12月。
  2. 2.0 2.1 倒流壶被禁止出境展览. 铜川市人民政府网. 2013-08-22 [2015-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9). 
  3. 3.0 3.1 李来玉.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4.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明,百度百科
  5.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明,百度百科
  6.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赏析 ,搜狐,201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