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土拨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小胆狮子讨论 | 贡献2020年2月26日 (三) 15:09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土拨鼠,俗称旱獭,英文名MARMOT(学名:prairie dog),属啮齿动物,成年后平均体重为4.5公斤,最大可成长至6.5公斤,身长约为56…”)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土拨鼠,俗称旱獭,英文名MARMOT(学名:prairie dog),属啮齿动物,成年后平均体重为4.5公斤,最大可成长至6.5公斤,身长约为56公分。土拨鼠与松鼠、海狸、花栗鼠等皆属于啮齿目松鼠科。土拨鼠主要以素食为主,食物大多为:蔬菜、苜蓿草、莴苣、苹果、豌豆、玉米及其它蔬果为主。采食量随季节而变化,一般日食量为300-400克。

寿命可达15~20年,与牲畜争吃牧草,1只成年土拨鼠每年活动季可吃50~100千克优质牧草。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土拨鼠与松鼠、海狸、花栗鼠等皆属于啮齿目松鼠科。平均体重为4.5公斤,最大可成长至6.5公斤,身长约为56公分。

土拨鼠最迷人的地方,莫过于那条可爱的尾巴和短短胖胖的手脚了。它的嘴巴前排有一 土拨鼠 土拨鼠 对长长的门牙,呆呆傻傻的模样相当地讨人喜欢。土拨鼠非常机警,不仅经常察看周围情况,还专门有负责放哨的,家庭饲养初期胆子比较小,最好不要骚扰和惊吓它们。

嘴部前方上下各有两只牙齿(门齿),主要用来切断食物。前齿生长速度很快,因此必须经常咀嚼纤维质高的食物,否则会发生因为前齿生长过长而无法进食的情况。

折叠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打洞,顾名思义,土拨鼠表示其善于挖掘地洞,通常洞穴都会有两个以上的入口,以策安全。多数都在白天活动,喜群居,善掘土,所挖地道深达数米,内有铺草的居室,非常舒适。它们不贮 土拨鼠 土拨鼠 存食物,而是在夏天往体内贮存脂肪以便冬季在洞内冬眠。土拨鼠并不是田鼠。与其它鼠类的区别之一是:旱獭的洞口较大,且洞外有旱獭常走的路痕迹。

草原土拨鼠会在地上挖洞,挖出一个自己的家。由于生活在四季天气变化剧烈的北美洲大草原,它们的洞穴需要经受住温度变化、洪水和野火的考验。土拨鼠会在地下不同深度挖洞,每个洞拥有不同的用途,例如婴儿室。婴儿室位于地下深处,温度更稳定同时也让小土拨鼠受到更好的保护,躲避凶猛的捕食者。距离 地面较近的洞穴充当躲避处,帮助成年土拨鼠躲避捕食者。其他洞穴则用于储藏食物或者监听捕食者的动向。

折叠编辑本段品种区别 英语中有两种动物prairie dog 和 groundhog都被翻译为土拨鼠。这两种动物有很多相似性,比如:同属于一个科,都喜爱在地 土拨鼠 土拨鼠 里打洞,颜色也相似,身形也相似。但是两者也有差异,比如:groundhog 大一些,喜欢住在自己的地洞里,而prairie dogs 喜欢将它们的洞连与庞大的集群。

普通短毛的土拨鼠是著名的实验动物,几乎都成为实验动物的代名词。因而在宠物市场上比较常见,价格也便宜一些。长毛种的土拨鼠又称为缎鼠,它不但体型更大一些,而且拥有如丝般的柔软体毛,美丽可爱,是很好的家庭宠物。有些地方甚至进行卷毛土拨鼠的选美比赛。

折叠编辑本段种群分布 土拨鼠主要分布于北美大草原至加拿大以及俄罗斯,中亚和东欧草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地,青海省牧区也有分布拨鼠。

折叠旱獭阿尔泰亚种 (学名:Marmota bobak baibacina),Brandt于1843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准噶尔界山)、新疆(阿尔泰山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尔泰山。

折叠旱獭天山亚种 (学名:Marmota bobak centralis),Thomas于1909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天山山地)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新疆喀什北。

折叠旱獭内蒙亚种 (学名:Marmota bobak sibirica),Radde于1862年命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外贝加尔地区。

(学名:Marmota bobak bobak),Muller于1776年命名。分布乌克兰,俄罗斯欧洲区域。

(学名:Marmota bobak kozlovi),Fokanov于1966年命名。分布在在伏尔加河地区,萨拉托夫市附近。

(学名:Marmota bobak schaganensis),Bazhanov于1930年命名。

折叠编辑本段饲养 土拨鼠的寿命可以长达10年之久,每天都必须供应水和食物,它的排泄物会有味道,有时候会发出叫声,还会啃咬东西。饲养之前必须有心理准备。此外还要确保家里没有猫狗等会伤害它的其它动物。早期在农业时代时,土拨鼠一直都是农民眼中的害物,它们会不断地破坏农作物而造成农民经济上的损失。直到进入新的经济模式后,它们才以其憨厚的脸庞和可爱的模样重新受到世人的注目与青睐,并得以在国外宠物市场兴起一股饲养风潮。

折叠饲料 土拨鼠主要以素食为主,食物大多为蔬菜、苜蓿草、莴苣、苹果、豌豆、玉米及其它蔬果为主,一天最多可以吃上五公斤的绿色蔬果,每天要供应新鲜的水和食物。以人工方式饲养时,除了新鲜蔬果之外,建议饲喂兔子饲料而不要用老鼠饲料,以减少其心血管、内分泌失调及体重过重等疾病。

折叠饲养方法 如果购买的时候还来不及为它准备一个窝,可以先找一个箱子(木头的或者塑料甚至纸箱都可以),里面铺一些干净的碎布。因为报纸上的油墨对小动物不好,不要使用。这个箱子只是暂时的,因为当它适应了环境胆子变大之后,就会开始用箱子来磨牙,也许就会偷偷溜出去了。所以你必须准备一个合适的结实的箱子来给它做窝。你可以购买市场上的饲养小动物的箱子或者土拨鼠类饲养专用箱。前一种饲养 美洲旱獭 美洲旱獭 箱内部分为两层,底下一层是托盘,中间是铁丝网。优点是打扫方便,缺点是土拨鼠的脚容易陷入铁丝间而造成受伤。而土拨鼠专用饲养箱则只有一层,体积稍微大一些,开口在上方。用它饲养时内部必须铺上木屑锯末等,土拨鼠活动方便。缺点是排泄物不好打扫,且必须经常打扫更换垫材。注意饲养箱要尽可能的大一些,否则它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运动而发胖,甚至造成精神紧张等问题。多只饲养时更是如此。存放地点注意避开猫狗,避免日光直射和风吹雨淋,注意通风。

食盆:避免选择塑料的或其它会被啃食的材料。应当选择陶瓷或者不锈钢质地的,有一定分量不容易被打翻的。

饮水:为了保持饲养箱内的干燥,建议使用舔食方式的给水器。

垫材:垫材的作用是吸收排泄物的水分和异味,让土拨鼠觉得舒适。可以选用木屑,锯末,干草,碎布等。猫砂也是很好的选择,用碎纸机种的碎纸也可以。

饲养温度

6月初之前还不到两个月大的小土拨鼠,晚上就需要注意保暖,尤其北方的气温,温度太低很容易感冒,晚上要给他们多加一点垫材,早上的时候更换垫材,白天注意空气流通。6月底以后的小鼠,白天就需要注意防暑降温,气温太高引起的中暑对土拨鼠来说也是致命的。可以采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白天在笼子里放几个装有凉水的瓶子、放一块瓷砖等,他感觉到太热就会自己趴在上面降温,这些都可以预防高温中暑。

土拨鼠的怀孕期大约60~70天。幼鼠一出生就具备牙齿和皮毛,眼睛也已睁开,可立即开始进食。但是建议幼鼠出生2周内不要单独饲养,还是由母鼠照顾比较好。幼鼠约3个月后即达到成熟期。它个头适中,既不象老鼠那样过于小巧,也不象兔子那样会长到很大,更适合于拿在手中玩耍(约15~20厘米)。它行动笨拙可爱,不象老鼠或者松鼠那样一旦跑了就捉不住,很适合于小孩子或者老年人饲养。

折叠饲养技术 旱獭是草食性动物,凡牛、羊、兔采食的饲料均可喂食。收草、槐、杨、柳、杏等阔叶类植物及玉米、小麦、高梁、麸皮、豆饼等经粉碎用水拌湿后均可饲喂,为保持营养需要,需饲喂配合精饲料。

1、青年獭、孕獭的精料配方:玉米40%、豆饼10%、麸皮44%、骨粉2%、食盐1%、血粉3%,每1000克饲料另添加兔貂用多种维生素5克,微量元素少量。

2、哺乳母獭、仔獭的精料配方:玉米30%、麸皮16%、碎米10%、豆饼15%、血粉5%、 骨粉3%、食盐0.5%、生长素0.5%、每1000克另加多种微生素10克。

旱獭不饮水,主要从饲料中满足对水分的需要。旱獭采食速度快, 十几分钟就可吃饱,主要采食时间在日出两小时和黄昏前两小时,不需常备草料,但应坚持定时喂料,保持青料与精料按7∶3的比例投喂。

折叠日常管理 1、建好圈舍。

选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舍。舍由窝室和活动室两部分组成,大小相同,窝室规格为72×72×80CM,窝室的四周由砖砌成,内壁及底部由水泥抹平。活动室除前面整个做笼门以外,其它三面也用砖、水泥砌沫,底面设竹木制底板,两室之间用砖砌成并留直径为20CM的通道,供旱獭出入。

2、不同龄旱獭的管理。

(1)种獭:种公獭的繁殖季节一般为1~7月份,冬眠后种公獭的睾丸缩回腹内,生精作用停止,但春季苏醒后一周就恢复配种能力。因此,要喂充足饲料,并单舍饲养,防止咬斗。 种母獭妊娠后应单独一窝饲养,一般怀孕后15~25天易流产、不要突然改变饲料,不要无故捕捉。

(2)仔獭:仔獭出生时无毛,一周后可长出,三十天后睁眼。15天后才能恒定体温。在此期间,主要靠与母体拉触维持体温,所以不要将仔獭离开母本。仔獭40天左右开台吃饲料,应供易消化的菜叶, 青草及玉米等。

(3)幼獭和青年獭:幼獭是断乳后4~5月龄的小獭,幼獭与青年獭可群养,在此期间,由于门齿处于生长状态,要投一些杨柳树棍让其啃咬磨牙。

3、注意冬眠管理。

给旱獭创造知宜的冬眠环境是保证安全越冬和提高繁殖力的关键。旱獭冬眠时的适宜温度为2℃~7℃,当温度低于0℃时,会将冬眠獭冻死。温度高于12℃时就会苏醒,一般放在地下冬眠较好。但如室内温度高于12℃时,也可不冬眠,这样可提高生长速度与繁殖系数。

4、防止疾病。

旱獭的抗病力强,但如果饲养不当,也会导致一些疾病。常见的有: 土拨鼠 土拨鼠

(1)蛔虫病。

幼獭和周岁以下的青年獭易患此病。病獭体弱消瘦,被毛杂乱无光,食欲不振,发育慢,严重时粪中可排出蛔虫体。用肠虫清半片一次口服可治疗。

(2)螨病、蚤病。

两者均为体外寄生虫所致,特别是侵害皮肤,并拌发高度痒觉,脱毛及皮肤出现结痂, 治疗时可用万分之三的除螨灵进行全身药浴,每次浸泡一分钟,一次可愈。

5、出栏。

依据市场需求适时出栏。对种獭以青年獭出栏为宜;对皮用獭多为成年公獭及不孕及停产的母獭,取皮以立冬为佳。

折叠编辑本段疾病 土拨鼠最常见的疾病是坏血病。由于土拨鼠无法在体内自行合成维生素C,若食物中缺乏维生素C,就会得这种病。症状为关节肿胀,以及伴随而来的疼痛、跛行等,若不加理会,有死亡的危险。最好的治疗是以口服的方式摄取维生素C,直到症状消失。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土拨鼠是松鼠家族中温厚的、大腹便便的成员。它们大约有一只猫那样大,并且在受到惊吓时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声。土拨鼠很少讨人喜爱,在蒙古大草原发现的波班克品种土拨鼠特别容易感染鼠疫杆菌,这种细菌可以引起肺部感染,传播通常大家所知道的腹股沟淋巴结炎瘟疫。

受细菌感染的土拨鼠通过咳嗽将这种病菌传染给它们的邻居,传染给跳蚤、老鼠,最后是人类。所有横扫东亚到欧洲的、大规模瘟疫的罪魁祸首就是来自蒙古的土拨鼠。据估计,因患这种病而死亡的人数超过了10亿,这使得土拨鼠仅次于传染疟疾的蚊子,成为人类的第二杀手。

当土拨鼠和人类传染上这种疾病时,在他们的腋窝下和腹股沟中的淋巴腺变黑,并出现肿胀。人们将这些出现疼痛的地方称为"buboes"(腹股沟淋巴结炎),它来自希腊语的"boubon"。"groin"(腹股沟)这个字从此被"bubonic"(腹股沟腺炎)所代替。蒙古人从来不吃土拨鼠的腋窝,因为"它们容纳着一个死去猎人的灵魂"。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