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冢宰

於 2020年2月22日 (六) 21:41 由 Dymh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大冢宰1.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2389058109&di=856d174adee8c79f0878c011e096b068&imgtype=0&src=…”)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原圖鏈接大冢宰

大冢宰,古代官名,西魏、北周大冢宰卿省稱,明、清 吏部尚書別稱之一,來源於《周禮》。

目錄

簡介

大冢宰與其他五官(地、春、夏、秋、冬)並列。稱太宰;稱冢宰則總領百官,大五官之上。

冢宰,即太宰西周置,位次三公,為六卿之首。《尚書》稱:「冢宰掌邦治,統百官,均四海。」周王年幼時,冢宰天子理政,所謂「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

後代雅稱吏部尚書

一、大冢宰卿省稱:北周依《周禮》置六官,設天官府,以大冢宰卿為主官,正七命。副為小冢宰上大夫,另有天官府都上士,辦理本府諸事。北周大冢宰若有「五府總於天官」之命,則與《周禮》之冢宰相同,執掌國政。若無此命,則僅統本府各官。

二、(明清)吏部尚書別稱:明璩昆玉新刊古今類書纂要》卷五《仕宦部·吏部》:「天卿,吏部尚書也,又稱『大冢宰'。」

大冢宰

西魏

北周

Template:中國政府首腦